在安徽省境内,有一处集游览、观光、休闲、人文地理和地质地貌为一体的综合型旅游景区,它就是八公山国家森林公园。
这座美丽的森林公园,主体部分在淮南市的八公山区,而南麓还有一小部分,在淮南市的寿县,一块不丁点儿大的地方,却时常令人神思遐想。
把时光倒退一千六百年,就在南麓的八公山上,发生了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役的经典程度,足以令它永载史册。
东晋太元八年(383),前秦苻坚在统一北方后,强征各族人民,组成90万大军,对外则号称“百万大军”,浩浩荡荡,挥师南下,企图一举灭晋。
面对来势汹汹的前秦大军,东晋内部的官僚士族暂时缓和往日矛盾,一致对敌。宰相谢安沉着指挥,令谢石、谢玄等率8万北府兵开赴淮水一线抗击。
同年十一月,谢玄遣部将刘牢之率五千精兵夜渡洛涧(今安徽洛河),大破秦军前哨,斩梁成等秦将十名,又派部队阻绝淮河渡口,一句歼灭秦军一万五千余人。
东晋以劣势兵力首战告捷,士气大振,于是水陆兼程,直逼淝水东岸。而前秦这边的苻坚听闻初战就败得这么惨,往日的骄傲自满一下烟消云散,不免有些心神恍惚。
一日,苻坚登上寿春城楼,看到淝水对岸的晋军排列严整,战舰密布,又望见八公山上草木森然,一阵风吹来树木摇曳,他以为皆是晋兵在步操演练,内心惊恐不已。
苻坚这一望,不仅见识了东晋军队的强大,挫伤了自己的锐气,还为中国的语言文化创造了一个生动形象的成语——草木皆兵。
我想,那一刻,把草木都怀疑成士兵的苻坚,心中一定懊丧不已,他一定在心底一遍又一遍的叫苦,为何忘了丞相王猛临终前苦口婆心的训诫:“不可轻易南下伐晋!”
王猛 像
回想自己在出征前,对着满朝文武夸下的海口:“以吾之众旅,投鞭于江足断其流。”如果这一仗打败了,那么他将有何面目在面对前秦父老?
在东晋这边,谢玄早已收到混入前秦队伍中的内线提供的情报了。
此时的前秦将士已是上下离心,又因为队伍都是混杂了各族士兵的杂种军队,彼此互不相容,所以早就怨声载道,厌战情绪日益高涨。
谢玄料到,此时苻坚最担心军队哗变,为免夜长梦多,他一定急于找东晋军队决战。
于是谢玄便假意派遣使者面见苻坚,谎称东晋大军早已准备好与前秦军队决一死战,只要前秦把部队向后略微撤退一点,以便让晋军渡过淝水与之决战。
苻坚一听,心下暗喜,认为可以趁东晋军队渡过一半时就立马下令进攻,用骑兵冲杀他们军队,杀他个措手不及,于是便爽快答应了东晋使者的要求,下令撤退。
然而令苻坚想象不到的是,秦军将士一退再退,不可复止。同时在襄阳被俘的晋将朱序趁机大喊秦兵败了,致秦军大乱。晋军乘机抢渡淝水猛烈进攻,大败秦军。
溃兵逃跑时听到耳畔有阵阵山风呼啸而过,又有野鹤在凄惨唳叫,以为是追兵正在赶来,早就吓丢了魂,因而不舍昼夜地逃跑。疲惫催生饥饿,黑夜伴随寒冷,在这极端恶劣的境况下,前秦军队死者十有七八,而苻坚也身中流矢,单骑而逃。
最终,这场声势浩大的战役以晋军的全面胜利告一段落。
让我们把视线再拉回到今天,看一看,一千六百年前的那场战役,我们应该给他们怎样的评价呢?犹记得,孟老夫子曾说过:“春秋无义战”,那么淝水之战算得上义战吗?
春秋战国是乱世,两晋南北朝同样也是乱世。伴随着西晋末年五胡乱华的杀戮声,刀光剑影从未离开过华夏大地。
各民族之间除去无休无止地厮杀,就只剩一具具血肉迷糊的尸体,胡虏也好,汉人也罢,生前嚷嚷着胡汉有别势不两立,整日你杀我砍,直到互相杀死彼此后,便一起暴尸荒野,葬身野狗肚中。
百余年间,先后有数十个强弱、不等大小不一的政权,如同走马灯似的,出现在无辜的百姓头上。
不惜屠戮成千上万条人命,只为换取那昙花一现的短暂帝王梦,哪怕是今天已料到明天的结局,也在所不惜。
到底谁能够终结这一段散发着着血腥味和尸体腐烂气味的历史?
或许淝水之战便是一个很好的节点。
这次战役,东晋大获全胜,便趁此继续北伐,把边境线推到了黄河边。这极大地巩固了它的统治,同时又遏制了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侵扰。
此后数十年,东晋再也没有遭遇过外族侵略,江南地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得到了必要的契机,而江南百姓也过上了几十年太平美满的幸福生活。
从长期看,淝水之战最重要的作用是开辟了一方相对平和稳定的净土,那些流落到南方的汉族士大夫,将最纯正的中原文根植于南方这块净土上,保存并发展了中华民族的原始文明,并直接影响了此后隋唐等统一王朝的精神实质。
今天,当我漫步在八公山上时,看着那一块残旧破败的淝水之战纪念碑,无言的伫立在山坡上,醒目的玄黑色似乎在向我,向人群,诉说往日战场上血肉横飞的惨烈战况。
但是我听不见,我只听见另外一句声音:
八公苍苍,淮水泱泱。中华精神,山高水长!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一个鼻一个句-俗语:“鹰鼻鹞眼不可交,歪颈杀人不用刀”, 有何含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