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一语破的-三国谋士贾诩:一生用谋千虑而无一失,为何还落了恶士的骂名(下

一语破的-三国谋士贾诩:一生用谋千虑而无一失,为何还落了恶士的骂名(下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11-22 14:36:01
阅读:
最新资讯《一语破的-三国谋士贾诩:一生用谋千虑而无一失,为何还落了恶士的骂名(下》主要内容是五、投奔曹操,谨慎一生建安四年,张绣第二次投降曹操,还是贾诩的主意。这时袁绍亦遣使者持其称张绣为“国士”的亲笔书信,来襄城招降张绣,与张绣结好,联合抗曹。-一语破的,现在请大家看具体新闻资讯。

五、投奔曹操,谨慎一生

建安四年(199),张绣第二次投降曹操,还是贾诩的主意。


这年,袁绍率领重兵,在官渡摆开战场,拉开了历史上有名的官渡之战的序幕。这时袁绍亦遣使者持其称张绣为“国士”的亲笔书信,来襄城招降张绣,与张绣结好,联合抗曹。面对曾经威胁、羞辱过他的曹操,张绣相联绍,贾诩却力主去投靠曹操。并当着张绣的面,扯碎了袁书,叱退来使,大笑谓使者曰:你现在就可以回去告诉袁本初,就说你们兄弟尚且不能相容,还容得下天下国士么?张绣听得又惊又怕,话怎么说到了这种程度?但事已如此,只好问贾诩:


“方今袁强曹弱。今毁书叱使,袁绍若至,当如之何?”


贾诩斩钉截铁地出了六字建议:不如去从曹操!


张绣很意外:老铁啊!你又不是不知道,咱已和曹某人结了仇,他儿子、侄子都死在宛城,曹某人能包容我们吗?我们这不是去白白送死吗?


贾诩一拍桌子:就是因为与曹操有仇,才要去投奔曹操。


贾诩这是审时度势,临机善变。贾诩用谋,大开大合,变化幅度极大,看似鬼神莫测,实则是他静观大局,审时度势之结果。贾诩为张绣设谋两败曹操,使操失爱子损爱将,伤心至极,也对张绣恨之入骨。但曹操面临袁绍、刘备两面夹击时,贾诩却把天下大势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毫不犹豫地劝张绣降操。


贾诩的理由依旧简洁清晰:第一,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政治上占有优势,投靠曹操就是投奔朝廷,名正言顺,此为得天时,有理;第二,袁绍人多势众,曹操人少势弱,我们这点人马,在袁绍那里微不足道,对于曹操却是雪里送炭,必被看重,善待我们,此为得地利,有利;第三,但凡有志于天下者,一定不会斤斤计较个人恩怨,反倒会拿我们以彰其德,向天下人表示他的宽宏大度和以德服人,此为得人和,有安全。现在,天时、地利、人和三占,曹操能杀你?能吃你?能不接纳你?


张绣这才吃了定心丸,在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作出了人生的正确抉择,归顺曹操。一切皆如贾诩的分析。张绣一到,曹操就亲亲热热地拉着他的手,为他设宴洗尘,并立即任命张绣为扬武将军,封列侯。为了进一步表示自己的诚意,打消张绣的疑虑,曹操还让自己的儿子曹均娶了张绣的女儿为妻,两人结成了儿女亲家,同当年刘邦在鸿门宴之前对待项伯一样,极尽笼络之能事。至于过去的恩恩怨怨,操更不以前仇为记,还安抚张绣曰:“有小过失,勿记于心。”


从此,张绣成为曹操麾下一员勇武的战将。


当然,得到谋士贾诩,才是曹操最为开心的事。曹操前两次败于张绣,实则败于贾诩也。曹操爱才,战事虽败,但贾诩的智谋,人品,才气,曹操早已铭记在心。得一贾诩者,胜过得千军万马也。这次机缘成熟,得了贾诩,自己不记恩怨、以德服人的威名,自然会被天下人所知。


所以见面时,曹操不禁拉着贾诩的手说:能使我的威信散布于天下的人,就是你呀!


贾诩微微一笑:哪里哪里……


曹操懂政治,贾诩懂人心。能在复杂纷纭的局势中洞见利害,趋利避害,不为细微未节所扰惑,且办大事如玩小棋子,眼到,心到,手到,三者一齐到位,短期内便立见成效,实有万古不及之明智也。这是贾诩千虑不失的内因。他更知道曹操最需要什么:天下的争夺,归根结蒂是人心的争夺。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而要争取人心,就必须有一个宽宏大量的气度和一个既往不咎的心胸,哪怕是装,也要装得像回事。这就需要有一个典型,一个样板,一个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张绣恰恰是一个做榜样当典型的最好材料。他同曹操有过多次交手,而且每次都把曹操打得落荒而逃。他同曹操有着深仇大恨,一个污辱了张绣,一个杀了曹操的儿子,而且是投降了又叛变的人。杀子之仇,伤己之恨,这样的人,都能为曹操所容,还有什么样的人才不能包容呢?这样的人,都能为曹操所信任,还有什么人不能信任呢?相比较而言,袁绍连自己的弟弟都不信任,还能指望天下人归顺依附于他吗?


贾诩把曹操的心思分析得太透了,所以大胆地劝张绣归顺了曹操。曹操其时,“挟天子以令诸侯”才刚刚三年,天下不服的人不可胜数。他自己在社会上的名声也不太好。后来陈琳代袁绍起草的讨曹檄文,就把他骂得狗血淋头,说他从来就不讲道德,只不过鹰爪之才,甚至说“历观古今书籍,所载贪残虐烈无道之臣,于操为甚”;简直把曹操骂成了天字第一号的大坏蛋,大流氓。此类文章,历来就是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其中难免诬蔑不实之处,但有些事,恐怕也非空穴来风,曹操自己也有口难辩,说不清楚的。


因此,他实在需要有一个机会,来展示自己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很需要一个典型,来证明自已的容人之量和仁爱之心。贾诩此时把张绣送上门来,真使他喜出望外。因此他不但尽释前嫌,而且始终如一地对张绣信任有加,给予的封赏也总是超过其他将领。对于贾诩,曹操更是既感激又欣赏,感激他雪中送炭,欣赏他才智过人。


得了贾诩,曹操立即上表献帝,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享候。


曹操与贾诩


张绣、贾诩归顺曹操后,官渡之战随即爆发。


《三国演义》中,郭嘉为曹操定下“十胜十负”的判断,是极有水平的。


但是,贾诩的智谋也非同一般。曹操一生,军事上最成功的一战是官渡之战。而这一战的打法就出自贾诩的谋略,只不过贾诩的说法,比郭嘉的“十胜十负”更为简洁。当时袁绍把曹操围困在官渡,外有重兵,内无粮草,曹操打算撤退,便急切地问计于贾诩。


这年贾诩已经54岁了,说话更加稳重娴熟,有理有节,贾诩说:你精明胜过袁绍,勇敢胜过袁绍,用人胜过袁绍,决断胜过袁绍。有精明、勇敢、用人、决断四胜袁绍之处,但你相持半年没有取胜,为什么?就因你考虑的太多,想的太周全了。万全之计诚然保险,但最容易丧失机会。胜在险中求,你若能当机立断,该舍则舍,以己之长击敌之短,马上就能干翻袁绍。


曹操称善,因为贾诩的分析,和曹操的军师荀彧的分析,一模一样。官渡之战是他一生面临的最为关键的战争,所以,曹操咨询完荀彧后,不放心,又来咨询贾诩,得出了同样的结果,曹操这才依此计,趁夜偷袭乌桓得手,袁军粮草尽失,军心溃散,曹操一举歼灭袁军,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河北平定后,曹操领冀州牧,改任贾诩为太中大夫,张绣因功升为破羌将军。


曹操顺利统一北方后,贾诩则随荀彧留守许昌,基本不随曹操出征。荀彧是曹操身边的智囊,品格高尚,在曹操统一北方的战略、战术等方面,出谋策划,立下了汗马功劳;政治上,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等方面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可见曹操对荀彧之倚重。就连司马懿也高度评价过荀彧“书传远事,吾自耳目所从闻见,逮百数十年间,贤才未有及荀令君者也”。曹操只所以把贾诩安插在荀彧身边,是因为荀彧在后来曹操欲“取而代之”时,第一个反对曹操。让两个智囊呆在一起,相互制衡。贾诩当然知道个中厉害,时时有掉脑袋的危险。所以,平日里不显山,不露水,谨言慎行,如履薄冰,处处小心,除了闷骚得慌,到许都城里转转,一般都安心于室,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学习读书,研究《孙子兵法》,一旦遭遇紧急情况,才会像个救火队员,压轴出场。贾诩就这样在许都,小心谨慎地度过了七八年。


但曹操也有头脑发热,不听贾诩之言的时候。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占领荆州,想乘机顺江东下,拉开赤壁之战。62岁的贾诩立即出马劝阻,说应该安抚百姓,等待时机。但曹操不从,结果在赤壁之战中大败而归。官渡之战的胜利,赤壁之战的失败,这一胜一败,再次让曹操信服了贾诩的智谋,真正非常人能及,也再次证明了贾诩自己,最惬意的事情是“用吾计即胜”,最痛心的事情是“不用吾谋致败”。贾诩当然不敢沾沾自喜,他明白,远离鞍前马后,就是最好的安全。时常跟在领导身边,计策难免不出失误,说话难免会有纰漏,还不如在家多休息休息呢!这对性格隐忍,不爱说话,又乐于居于幕后的贾诩来说,简直太适合了。当然,贾诩身为谋臣,不可能不做事。


建安十六年(211),韩遂、马超为首的十部联军,聚集十余万人马,据守潼关抗曹,曹操被打得割须弃袍。西凉马超提出划河为界的议和条件,被曹操拒绝。马超多次前来挑战,曹操坚守不出,使马超欲急战速胜不得。九月,再次提出划地为界的要求,并送子为人质。贾诩认为可以表面上假意应允,麻痹对方,实际积极准备,伺机歼敌。


双方相持了一段时间,曹操还是脱不了身,又问贾诩如何破敌?


65岁的贾诩只稳稳地说了四个字:“离间他们。”


曹操大喜,妙计啊。随采用他的计谋,故意给韩遂修书一封,贾诩则提议在书信上涂抹几笔,让西凉马超的猜忌心无限放大,使他们不战而内乱。曹操视时机成熟,主动对关中联军发起进攻,大胜而归,轻而易举地瓦解了西凉军的战斗力。


如果说,谋臣之智,首在“审于量主”,审慎而准确的选择自己的服务对象;那么,君主之明,则首在“知人善用”。应该说,贾诩和曹操互相配合,都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曹贾合作,是中国政治史上一个成功的范例。


六、辅佐曹丕,成功登帝

贾诩越老,素养越全面,即精通战略、战术,又深识帝王之道。


还有一点是人所不及的,那就是察人心曲,游刃有余,他颇会揣摩人心思,又不挑破人的心思。他与人相处时,观察仔细,见微知著,不仅知人知面,而且知人内心。这使他在与主子对策时遣词得当,容易被接受,而不容易被误会或生出抵触。如曹操晚年立谁为嗣,是他最重要、也是最头痛的一件大事。操长子昂死于宛城,卞氏生有四子,其中三子曹植举笔成章,最初在曹操的心中一直占据上风,操欲立之为后嗣。而曹操的两个儿子曹植、曹丕,谁也没闲着,争着当太子,偷偷地咨询着曹操的两个谋士,杨修和贾诩。杨修明帮的是曹植,贾诩暗助的则是曹丕。三子曹植天天问计于杨修,按杨修的计策行事。长子曹丕揣摩到了老子的心思,恐不得立,乃问计于贾诩。


那是建安二十二年(217),曹丕在与曹植的储位争夺中渐渐落于不利局面,就主动找贾诩问计,如何才能当好太子?贾诩有心支持曹丕,却不想给人留下把柄,惹来杀身之祸,他回答得极为简单高明:做老实人,干老实事,说老实话,当老实子,就这四条,别的不用关心。贾诩的原话是:“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曹丕直接懵逼了,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这不是做人最简单的道理嘛。


曹丕再问道:先生,能不能给点干货呢?


贾诩笑而不答,再无言语了。曹丕只好照贾诩的指示,老实做人。


曹丕


贾诩此策,看着简单,清汤寡水,没有一点干货,但却是从做人的根本上真心教育曹操的儿子的。再者,贾诩早已知道,杨修的聪明,不过是小聪明。他辅佐曹植,多半因为揣度曹操会立曹植,个人的功利性很强。所以,杨修给曹植整天出的计谋,不是耍小聪明,就是玩小阴谋,算计于人,纯粹是误人子弟之策。有一次,曹操命令曹丕、曹植兄弟出邺城门外办事。事先又密令门卫不得放行,给两个儿子设置障碍,来考两儿的智能。杨修猜中了曹操必然有此安排,便事先告诉曹植说,万一门卫不放候爷出去,候爷身有王命,可以杀了他。结果曹植出了城,曹丕没出去。但曹操这一安排,是对兄弟两的综合考察,既要察其才,更有察其德。曹植表面上赢了这场比赛,却给曹操留下了曹丕仁厚、曹植残忍的印象。


贾诩的聪明,却是大聪明。在立储问题上,他不但知曹操其一,而且知曹操其二,从不带个人的倾向。所以,当曹丕亲自来向贾诩求教,怎样做才能战胜曹植而继位时,贾诩只说让他谨守人子的本份,如此而已。显然,杨修耍的是小聪明,贾诩玩的是大智慧;杨修谋人之皮,贾诩谋人之骨;杨修只考虑眼前,贾诩考虑的是长远;杨修注重曹植的才,贾诩注重曹丕的德。而且杨修教曹植的是假才能,贾诩教曹丕的是真道德。两个师爷的智谋高低悬殊。曹植的败北在师爷这里就已输定了。


自是,曹丕依此计谋,深自砥砺,为人处事,慢慢变了。但凡曹操出征,诸子送行,曹植乃称述功德,发言成章。唯曹丕辞父,只是流涕而拜,重于父子之亲,弄的左右皆感伤不已。时间一长,曹操开始怀疑曹植的人品乖伪,诚心不及曹丕也。曹丕又使人买嘱近侍,只言丕之德,不言丕的能力。在曹操的影响中,一个有能而无德,一个有德而无能,曹操欲立后嗣,更加六神无主,踌躇不定,拿不定注意了,到底是以德为先,还是以能为先,久持不准,就找来贾诩聊天。


曹操说:文和啊,丕儿植儿皆我爱子,究竟立谁为嗣,我真拿不定主意呀!


贾诩自顾思谋事,半天不出声,不回答。


曹操催问其故:我问你话呢,怎么半天不言语。


贾诩回道:我正在想问题,还没想清楚呢,所以不能回答。


曹操一听,觉得贾诩心不在焉,就直接发问:我想立曹植为嗣,你看如何?


贾诩回答:这是大王的家事啊。


曹操只好再问:我知道是我家事,那我想听听你的看法啊!


贾诩又故作思索状,过了好一会儿,还是不回答。


曹操有些焦虑:你咋又不说话呢?想什么呢?


贾诩这才缓缓说出那句最能体现其聪明才智的话。


贾诩说:您问我时,我正在想死去的袁本初、刘景升父子呢。


曹操一听,不由得哈哈大笑,心领神会道:罢了罢了,我明白了!


贾诩在这里引用袁绍、刘表立嗣,都曾废长立幼,导致内乱四起的教训,点了曹操后顾之忧的死穴,可以说是引而不发,一语破的。立嗣大谋之所以成为事实,乃因为贾诩在设谋时已对曹操、曹丕、曹植各自的长处短处、所喜所忧以及性格特点了如指掌,故能举重若轻,在不经意的运筹中让曹操拿定了注意,也让曹丕梦想成真。


废长立幼,取祸之道也!贾诩的话外之音点醒了曹操,随立曹丕为嫡。而曹操注意一定,为防杨修给曹植再出馊注意,同曹丕对着干,惹麻烦,弄得兄弟相争,祸起萧墙,便在自己临终前的一百多天,亲自把杨修杀了。再加曹植在此后的表现实在不给力,曹丕终于成功被立为政权继承人。


皇初元年(220),曹丕正式建立曹魏政权,为魏文帝。


曹植


七、文帝感恩,下葡萄诏

曹丕能顺利当上皇帝,功在贾诩。这恩不能不报,而且要大报。


曹丕继位后,第一个感恩的对象,就是贾诩。晋封贾诩为太尉,进爵魏寿乡侯,增食邑三百,前后共八百户,又分食邑二百,封其幼子贾访为列侯,任命其长子贾穆为驸马都尉。贾诩是武威姑臧人,曹丕除了封赏贾诩本人,还从故乡之谊上慰劳贾诩,立即把凉州州治迁到了武威姑臧,让贾诩的出生地,更加厚实。


这年冬,凉州刺史邹岐进献葡萄,曹丕饱啖后,大加赞扬,写下了《葡萄酒诏》:“三世长者知被服,五世长者知饮食。此言被服饮食,非长者不别也。……中国珍果甚多,且复为说蒲萄。当其朱夏涉秋,尚有余暑,醉酒宿醒,掩露而食。甘而不饴,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又酿以为酒,甘于鞠蘖,善醉而易醒。道之固已流涎咽唾,况亲食之邪。他方之果,宁有匹之者?”一个皇帝,为吃了一口葡萄专门下诏书,为免有点小题大做,官宦们也都不解,但当把凉州葡萄人格化时,曹丕的真正用心,就容易理解了,曹丕这是借凉州的葡萄,笼络人心呢,诏告天下,他与凉州谋士贾诩的关系,亲密着呢。贾诩就是他“甘而不饴,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除烦解渴”的那颗葡萄。


这一年,魏国智囊团中,郭嘉病逝多年,荀彧已被曹操赐死,荀攸郁愤而终,徐庶仍然一言不发,程昱、满宠水平有限,老狐狸司马懿还在努力装孙子,真正成为魏国第一谋臣的,就剩下非曹操嫡系旧臣的外人贾诩了。


黄初三年(222)秋,曹丕获知孙权复叛,再下《葡萄诏》:“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葡萄石蜜乎?”孙权起初还只是曹丕的一个“大将军”,孙权“复叛”后,曹丕非常生气,因人及物,以物喻人,就拿孙权当荔枝,拿贾诩当葡萄了,意思是你孙权,充其量不就是一颗龙眼荔枝嘛,其才其德其人品,压根比不上我凉州的贾诩这颗葡萄的高贵品质。


今世之人,能读懂魏文帝《葡萄诏》真谛的,是凉州鬼才李林山,他说过两句话:“凉州葡萄在三国时期是一种高贵品质的象征;曹丕不但喜食凉州葡萄,而且还以葡萄喻人喻物。”“南方有龙眼荔枝,宁比西国葡萄石蜜乎?”把孙权等南方敌对势力喜爱的物品跟自己喜爱的凉州葡萄、石蜜作对比,有了贾诩这个师爷,自己定能实现争雄天下的豪情和壮志。


神人无功,达人无迹。贾诩当然懂得魏文帝大夸凉州葡萄的用意。所以,登上“三公”之位后,做人更加谨小慎微,夹着尾巴,活得像个神秘的隐士,整日闭门不出,不与别人私下交往,就连子女婚嫁都不攀结权贵。当时天下谈论智谋之士时,都十分推崇他的人格和品德。


有人就朝政向其询问意见时,贾诩总是简单一句:交众人共议。


政事要众人商议去办,我还跟你贾爷废什么话!


这正是贾诩的聪明之处。因为魏文帝,又是给他封官进爵,增加食邑,又是荫封子孙家人,还拿凉州葡萄玩起了以物喻人的把戏。而朝政是需要大批才华横溢之人辅佐的,要注意搞平衡啊。不然,官宦们心生了忌妒,我即便天才,也独木难支啊。所以,遇一般事儿,贾诩总要让大家共议,让人人有事做,人人有话说,自己的话就少了,朝廷的凝聚力就强了。但遇国家大事,贾诩毫不含糊,说出话来,更为成熟稳妥,如凉州葡萄“甘而不饴,酸而不脆,冷而不寒,味长汁多”。


皇初四年(224),曹丕远征东吴,临行前向贾诩问计:


“朕欲一统天下,先取蜀乎?先取吴乎?”


贾诩回答曰:“刘备雄才,更兼诸葛亮善能治国;东吴孙权,能识虚实,陆逊现屯兵于险要,隔江泛湖,皆难卒谋。以臣观之,诸将之中,皆无孙权、刘备敌手。虽以陛下天威临之,亦未见万全之策也。只可持守,以待二国之变。”贾诩这篇对策,已明显表达了反对意见,不论先伐蜀,还是先伐吴,皆不可取。曹丕既不是刘备对手,也不是孙权对手,你虽然说南方的龙眼荔枝,比不上凉州的葡萄,但智谋再好,战场需要的是实力说话,攻则必败,这是一席反谏。意思是,眼下最好先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观清蜀吴两国的变化,再考虑动武的事。


但贾诩懂曹丕“一统天下”的急切心情,他刚刚当上皇帝不久,急需要给天下人做件大事,亮出政绩,以服天下人。也知年轻人气血方刚,刚愎自用的毛病,知道谏也无益,不如留此存照,以作后鉴。再说,自己已经是七十七岁的老人了,把曹丕辅佐上帝王位,一生的谋心已经了了;现在魏国智囊团中,曹操嫡系智囊,死的死了,装的装着,剩下我一个,再好也是外人,再不能如老母鸡护小鸡那样,护着他成长,而要放开小鸡,让年轻人靠自己的智慧成长。故在语言、语气上十分委婉,你听懂也行,听不懂也行,自己看着办。结果,曹丕未听贾诩之言,坚持伐吴,乃至三路攻吴之兵皆败,损兵折将,无功而返,曹丕始信贾诩之言,对诩更加敬重。


可惜,贾诩的智谋,曹丕再也指望不上了。


同年六月甲申日,贾诩善终病逝,终年七十七岁。


八、谨言慎行,藏而不露

总结贾诩一生的智慧,对今人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史家都知道,曹操是个既爱才又妒才,既容人又整人的主儿。他手下谋士众多,人才济济。但“伴君如伴虎”,在这只虎面前,一般人是很难善终的。贾诩既非曹操旧臣,又非与操一道起兵之元老勋臣,为何能为曹氏集团服务两代人,在文帝曹丕朝官居太尉,位列三公,善终而逝,结局比曹操自己营垒里的人还好。这同贾诩一生的修养有关,特别是贾诩低调了又低调的做人之道、处事之道、为官之道,保证了他在竞争十分激烈的环境中泰然自处,成为了不倒翁。


相也系统梳理贾诩的智慧和活人之道,有以下几点:


对待才智,不显山,不露水。贾诩在谋士生涯中,炼就了“藏之名山,束之高阁”的大隐士风度。在他看来,人的才智,如山中富矿,需要等待别人用心开采,才有价值。不需显山露水,不需自我张扬,也不能张扬,即使被埋没,金子还是金子,也比被烂挖焚毁好。因此贾诩的满腹经纶,从无心血来潮主动献计之举动,总是被动地等人来询,方斟句道出。用谋前后,守口如瓶,若无其事,从不张扬。而杨修则恰与贾诩相反,在争夺后嗣斗争中杨修为曹植出谋划策,很快就沸沸扬扬,人皆知之,连曹操本人都知道是杨修出的点子,导致曹操不仅认为杨修不诚实,还认为曹植也不诚实。所以,贾诩性命安然,而杨修被曹操杀了。


史家说,曹操为子杀修;相也认为此说可疑,曹操是为己杀修的。


再进一步,杨修的死,与其说死于曹操之手,不如说死于自己的小聪明。杨修喜欢揣度曹操的心思,而且揣度的很准。甚至曹操来办公室检查工作时所提问题的次序都能猜中,并按次序写好答案,自已若溜出去玩时,就吩咐侍从,如果丞相有令传出,就按这个次序一一作答。没想到人算不如天算。一次,一阵风吹来,纸张的次序全乱了。侍从按乱了的次序回答,自然驴嘴不对马腿。曹操勃然大怒,开始对杨修厌恶之极。更糟糕的是,杨修还要在众人面前卖弄这种小聪明。有一次,曹操去视察新建的相国府,看后没言声,只让人在门上写了个“活”字。杨修便令人将门拆掉重建,说:“门”中“活”,就是“阔”,丞相是嫌门太大了。又一次,有人送给曹操一盒酥糖。曹操吃了一口,便在盒子上写了个“合”字交给众人。众人不解,杨修却接过来就吃,并说:不就是每“人一口”吗?


如果说这还属雕虫小技,那么,杨修在军中的表现就让曹操起了杀心。公元219年,曹操亲率大军,进军汉中,准备和刘备决战一场。谁知刘备敛众据险,死守不战。曹操欲攻不得进,欲守无所据,欲退无退路,战守无策,进退两难。有一天,部下向他请示军中口令,曹操竟答应以“鸡肋”。杨修听了,立即收拾行装。大家忙问何故?


杨修说:鸡肋这玩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主公是打算回家了。


这一回,曹操的心思又叫杨修猜中了。可这一回,也就要了他的脑袋,罪名是“露泄言教,交关诸候”。大约相当于泄露国家机密罪和妖言惑众罪。确实,在那样的战时状态,杨修竟要卷行囊打道回家,动摇军心,军纪也饶不了他,不要说早就想伺机杀他的曹操了。他对曹操的心思洞若观火,而且连将要提问的次序都能猜到,这实在太令人恐怖了。有这么个像X光机、B超一样能看透人心思的人守在身边,曹操还能玩政治吗?曹操还有秘密吗?如果杨修猜出来了但不说出来,装傻卖傻,也许会好一点。他又偏要到处张扬,显示自己的才能,这就犯了谋士的大忌。因此,杨修这颗钉子,非拔掉不可。


可以说,杨修死于他的自作聪明,贾诩善终于他的大智若愚。


对待计策,不多话,不废话。他的成功,除了识时务、知进退、善其身之外,最关键的就是他永远不多说话、不说废话。谨言慎行,永远是他的为官之道。所谓言多必失嘛。真正聪明的人懂得,说话不说满,不懂不要说、不乱说,想好再说,要说就直奔主题,说到点子上,要害上,给彼此留下思考和交流的空间,这既是一种为人处事的智慧,又是对听者表示尊重,让彼此身心愉悦。贾诩一生献计无数,都是直奔主题,如何如何,说完点子,没了,干净利落,半句废话没有。别人不问为什么,他根本不解释。只有别人再三追问为什么,他才会解释,说出自己的理由。


贾诩一生,从没玩过杨修那样笨的谋术。无事了揣摩主子检查工作的次序,多无聊,多可怕。他所有的智谋都是用在关键处,用在刀刃上,用在大事上的。而且,即便天大的事,你不求我,不主动,他概不开尊口。献了计策,又能守口如瓶,从不卖弄,不张扬。他一辈子只所以安全,就因为做到了一个“谦”字,始终谦虚谨慎,小心做事。他知道曹操的猜忌心和防范心是很重的。曹操最忌恨的就是别人猜透他的心思。别人的一切他都要掌握,自己的心思和想法却不能让别人知道,除非他有意暗示、提醒你。所以,要说揣摩曹操心思,贾诩揣摩的比杨修透彻多了,但贾诩是知道装不知道,从来装着一幅看不透曹操的样子,该糊涂时且糊涂,该弱智时且弱智。这就在曹操的心目中,占据了安全的位置。贾诩给曹操出谋划策,总是点到为止,恰到好处,顺理成章的结论,总是留给主公自己说出。甚至曹操问立储之事时,他连正面的回答都没有,曹操再三追问,他还是装糊涂,在想死去的袁本初、刘景升父子呢。一个字不说,点中的却是曹操的死穴,让曹操突然间心明如镜,知道应该立谁为太子了。处处显得主公聪明,自己弱智,主公天威,自己不过尔尔。这就处处维护了主公的权威。不象杨修,爱说话,还废话多,到处张扬,自然祸从口出,惹来了杀身之祸。


对待做人,不瞒过,不虚伪。贾诩的人格魅力,高就高在他为人诚实,忠厚。即便自己犯了天大的罪,也敢于承认自己的罪孽,不虚伪,不隐瞒,不骗人,这恰恰是一个人最终能得到别人信任、尊重,立足于社会的最可贵的品质。人在成长过程中,不可能不犯过错,但能正视自己,承认错误,改正错误,就是值得信赖的君子。贾诩一生,最大的污点,就是曾从过董卓、李傕等人,始终怀有一种负罪感。他从张绣时,虽然劝说张绣投奔曹操,但当曹操想招他为谋士时,他直言:“我昔从李傕,得罪了天下。”直接就把那段帮助李傕时的罪孽经历说出来了,他承认自己曾经犯下的错误,不是小错,而是天大的罪过,这样的人,你曹操还要不。就这一点,贾诩的人格光芒,一下子就在三国的天空上闪耀起来了。曹操不但不计较,反而更加敬重了贾诩的人品。三国中,最忠心耿耿的是诸葛亮;最狼子野心的是司马懿;最善用计的是郭嘉,而贾诩却是最无私心、最为诚实、最讲职业道德的谋士。归曹操后,尽心尽力,尽职尽责,说他“通达权变,算无遗策”诚非虚言。《三国志》对其为人处事有极为中肯的评价:诩自以非太祖旧臣而策谋深长,惧见猜嫌,阖门自守,退无私交,男女嫁娶,不结高门,天下之论智计者归之。


对待功劳,不争功,不争名。贾诩从不争功,不争名,不争利,也不争主角位置。他知道,出头的椽子先烂,更知道,争名夺利的后面,跟着的永远是祸患二字。如助李、郭杀回长安后,李、郭逼献帝封完功后,准备给贾诩封侯,贾诩便再三推辞不受,他说,那仅是活命之计,算什么功劳。最后不得宜,受了个尚书典,也乘母亲逝世之机,辞了。别人欲扮演的角色,欲得的机会,诩皆虚其怀,礼让之。如曹丕逼汉献帝禅位,贾诩谏曹丕三辞乃受,而且要献帝降旨,筑受禅坛,以昭告天下。诩同时建议曹丕,命华歆去做这件事。贾诩此举用心极妙。华歆其时正是生怕别人抢了头功,一心要在禅让这台戏中唱主角。华歆那种风风火火的性格,也很适合做这件事。贾诩不抢华歆的戏,反送戏份于华歆,就不仅不会使华歆忌恨,还会从内心感激和敬佩自己,得益绝非一时。曹操手下另一位谋士许攸,却正好与诩相反。攸曾向操献计烧毁袁绍鸟巢粮草和决漳河水淹袁军而使操攻下冀州,进城后却得意忘形地在曹军将领面前炫耀:“汝等无我,安能出入此门乎?”大将许褚怒曰:“吾等千生万死,身冒血战,夺得城池,汝安敢夸口!”攸自恃其功回骂许褚,结果被褚一剑砍下头来。争角儿、争功劳的许攸与不争角儿、不争功劳的贾诩,得失之差若此!


对待资历,不卖老,不倚老。贾诩在众谋士面前,始终保持了温良恭俭让的谦逊态度。贾诩晚岁随曹操西征张鲁,操欲降服张鲁手下的猛将庞德,聚众将商议办法。贾诩时在帐中,耐心让别人献计,见众人计穷,他才谈出自己的想法。曹操不解其中细节,贾诩又如倾家珍,娓娓道出实施步骤。操用其计,果将庞德招降过来。此举不仅使曹操多添一员大将,还迫使张鲁投降,夺得东川大片土地。贾诩愈到老年,愈念晚节末路之难,愈能谦逊老成,体恤周围,其思维亦愈清灵鲜活,其智谋愈新奇玄妙。他深知曹操其人志大心雄,是以实用价值评估臣僚价值的,其待人之感情全随建功立业之需要而变化,如同着衣厚薄随季节冷暖变化一样。


因此,贾诩能始终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随曹操创业,反成就了他千虑而无一失,始终得志而不失宠的善果。而曹操的另一位谋士荀彧情形正好相反。彧是与操一道招军纳贤的多年故旧,曹操称他为“此吾之子房也!”运筹帷幄,有张良之功;措筹钱粮,有肖何之劳。但荀彧在助曹操平定北方之后,却因长期在皇帝面前行走,滋生了身份特殊的优越感,甚至对曹操出语不逊,引起曹操误会,“以为不助己也”。进而产生间隙,导致曹操把他看作事业的障碍而必欲扫除。操使人送给病中的荀彧一个空饮食盒,盒上有操亲笔封记。荀彧会意,知操是讽自己江郎才尽,如同此盒已无任何实用价值,于是服毒而亡。贾诩与荀彧二者福祸悬殊如此之大,亦足见两人才智之高下也。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