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中国人骨子里就有
一种爱花的情结。
认为花是有情之物,
不仅愉悦感官,
更撩情思,寄以心曲,
爱美、爱花,
视花为美,与花媲美,
认为花是世界上美之物。
中国人对于花的理解与依恋,
往往是从生命的大彻大悟中得来,
花之情本是人之情。
晋陶渊明独爱花中隐逸的菊,
自李唐以来,国人多爱富贵牡丹,
而宋周濂溪则独爱花中君子的莲。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美爱情,
最终也化为了恋花香的飞蝶
……
我们的花似乎和别人的不一样,
几乎每株都凝着一股情绪,
记着故事,
彰显着千年传承着的,
高尚品德与珍贵的节气
在中国人眼中,百花里
最为独特的当属兰花。
兰花是我国最古老的花卉之一。
早在帝尧之世就有种植兰花的传说。
兰花“香”、“花”、“叶”三美俱全,
又有“气清”、“色清”,
“神清”、“韵清”四清,
万花皆美,而唯独兰花,
这出自深谷的一缕幽香,
让中国世代贤达格外痴迷,
不负“王者香”之名。
张大千《兰花》
中国人眼中,
兰富而不傲、容古留芳,
属隐逸之最。
淤泥而不染,经岁寒而不凋,
清介坚劲之美,更非莲所能比拟,
真可谓是花中真君子。
中国文人从不吝啬对兰花的赞美。
他们写诗作赋,极尽歌颂她的君子之美。
宋末元初 郑思肖《墨兰图》卷 纸本 25.7×42.4厘米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藏
《饮酒·十七》
【东晋】陶渊明
幽兰生前庭,含薰待清风。
清风脱然至,见别萧艾中。
行行失故路,任道或能通。
觉悟当念迁,鸟尽废良弓。
《家语》
【春秋】孔子
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
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种兰》
【南北朝】袁淑
种兰忌当门,怀璧莫向楚。
楚少别玉人,门当植兰所。
《幽兰五首》(其一)
【南北朝】鲍照
倾辉引暮色,孤景留思颜。
梅歇春欲罢,期渡往不还。
明 文徵明(1470~1559)《兰竹图》
《咏兰》
【南北朝】萧詧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
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和令狐侍御赏蕙草》
【唐】杜牧
寻常诗思巧如春,又喜幽亭蕙草新。
本是馨香比君子,绕栏今更为何人?
《咏兰二首·其一》
【唐】唐彦谦
清风摇翠环,凉露滴苍玉。
美人胡不纫?幽香霭空谷。
《兰》
【宋】梅尧臣
楚泽多兰人未辨,尽以清香为比拟。
萧茅杜若亦莫分,惟取芳馨袭衣美。
明 王穀祥(1501~1568)《四季花卉图》卷
《和昌言官舍十题·兰》
【宋】司马光
艺植日繁滋,芬芳时入座。
青葱春蕊擢,皎洁秋英堕。
青葱春茹擢,皎洁秋英堕。
正苦郢中人,逸唱高难和。
《朱朝议移法云院兰》
【宋】王安石
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闼婆。
《蔬兰》
【宋】王令
晓折寒蔬野圃间,荒林深处有芳兰。
世无贤士纫为佩,犹有幽人日取餐。
《次韵答人幽兰》
【宋】苏辙
幽花耿耿意羞春,纫佩何人香满身。
一寸芳心须自保,长松百尺有为薪。
明 杜大成(不详~不详)《花卉草虫图》纸本水墨 28.6×44.8厘米
《兰花》
【宋】苏辙
李径桃蹊次第开,秾香百和袭人来。
春风欲擅秋风巧,催出幽兰继落梅。
《幽兰花》
【宋】苏辙
珍重幽兰开壹枝,清香耿耿听犹疑。
定应欲较香高下,故取群芳竞发时。
《墨戏二首·蕙》
【宋】陈与义
人间风露不到畹,只有酪奴无世尘。
何须更待秋风至,萧艾从来不共春。
《题画兰》
【宋】张浚
翠袖冲寒暮倚楼,高山流水思悠悠。
玉人何处空遗佩,月落沧江壹笛秋。
八大山人 兰
《咏兰》
【宋】杨万里
健碧缤缤叶,斑红浅浅芳。
幽香空自秘,风肯秘幽香?
《兰涧》
【宋】朱熹
谩种秋兰四五茎,疏帘底事太关情。
可能不作凉风计,护得幽香到晚清。
《苏叔党所作兰蕙》
【宋】居简
风雅传衣到小坡,笔头分外得春多。
佩寒帐冷空遗恨,淡写孤芳续《九歌》。
《咏兰》
【宋】刘克庄
萧艾荣枯各有时,深藏芳洁欲奚为?
世间鼻孔无凭据,且伴幽兰读《楚辞》。
孔子咏兰、屈原佩兰,
勾践种兰、鲁迅采兰。
中国人似乎一直都在续写着
自己与兰花的传情故事,
历代文人骚客更是用着
自己独特的方式,
袒露着对于兰花的挚爱,
将所有华丽的辞藻、惊艳的色彩,
一一堆砌在了繁华似锦里。
而兰也在时间的浸润下,
散发着千年不散的君子之香。
- 上一篇:有关数学的名言-用数学书写的人生格言
- 下一篇:有关童年的诗歌-诗歌「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