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部《论语》流传了千百年,一部《论语》奠定了中华文化,一部《论语》解答了一生困惑。
关于《论语》人们从中学到了很多。有志学研道,立业修身;有为人处世,行为君子;有为政治国,明德善政。小到顽童,大到耄耋人们多少总能说出其中的名言。如“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等等关于立业修身,建德为君的言语一直广为流传。但人们其实一直忽略了书中传承的孝道。
什么是“孝”?我们应该怎样去做?此时今日我们更应该重拾古典传统美德作为我们人生当中的必修课。俗语说孝能解忧,愿“孝”能为我们在当今残酷竞争的社会中带来一份力量与安宁。
《论语》在为政篇中有第一次解释何为孝。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知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侍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什么意思呢?就是有一天有一个鲁国大夫孟懿子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就是要不违背礼节。”后来樊迟未孔子驾车,孔子告诉他说:孟孙问我什么是孝,我告诉他说,无违。”樊迟说:“什么意思呢?”孔子说:“父母活着的时候要按照礼的要求孝顺他们,父母去世后,要按照礼的要求厚葬他们、祭祀他们。”这其实很好理解,但做起来却难。生我们养我们的父母我们根本无以为报。所以要在活着的时候好好的孝敬,即使他们不在人世也要心里装着他们,常常祭祀他们。而且侍之礼,葬之礼,祭之礼——这个孝文化一直传承于我们的中华文化里,形成了我们孝文化的根基。
还是为政篇,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孟武伯向孔子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父母只为子女的疾病担忧。”孔子的这个回答很巧妙,没有直接正面回答什么是孝,而是通过父母平时对儿女的一种行为来解释。他所强调的就是父母对于子女正是子女对于父母所缺失的。这就是孝。常有一种说法:人们只会“往下疼,不会往上头疼。”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什么意思呢?子游问孔子孝。孔子说:”如今认为孝敬父母,只要能赡养父母就够了。就算是狗、马都能得到照料,如果不真心孝敬父母,那么用什么来分别孝顺父母呢?”——古人诚不欺也。现如今有多少人在外漂泊,长时间不回到父母的身边,认为只要多给父母寄钱就是尽到了孝。那么读到了这句话的我们脸红了吗?陪伴也许就是最好的尽孝。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子夏问什么是孝道。孔子说:“保持和颜悦色的态度最难。遇事则年轻人为长者们效劳;有酒食,则请长者享用,仅是这样就算尽到了孝道吗?”——孔子说了孝不是仅仅表现在美食、劳力的效劳。遇事我们真能保持对父母的和颜悦色吗?我想只有为人父母之后才能真正理解孔子说的意思吧。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这是最为传颂的《论语》名句。体现了父母对子女安危的担心和牵挂。所以不远游和时常告知自己的信息就是孝。常回家看看,如果不能就要时常电话报平安。
子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也。”——孔子说:“如果一个人对他父亲的正道长期坚持而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就可以说是尽孝了。”当一个人过了三十岁,尤其是有了自己的子女,就会深刻体会到父母对于自己的爱。父爱如山,父亲的爱总是在以行动来教给我们他自己对于人生的态度和对于在社会立足的道理。但当时的我们又怎能听得进去?直到后来才发现父亲的话一直都是期盼我们能够在脱离他的翅膀之下也能展翅飞翔的啊!
孝乃人伦使然。在《论语》的阳货篇孔子以教训的语气告知我们为何要孝。
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旧谷既没,新谷既升,钻燧改火,期可已矣。”子曰:“食夫稻,衣夫锦,于女安乎?”曰:“安。”“女安则为之。夫君子之居丧,食旨不甘,闻乐不乐,居处不安,故不为也。今女安,则为之!”宰我出,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宰我问道:“三年的服丧期有点太长了,君子三年不修习礼仪,礼仪一定败坏;三年不奏音乐,音乐一定会失传。旧谷吃完,新谷又成熟了,钻燧取火的木头在一年的时间里都伦过了一遍,所以服丧一年就够了。”孔子说:服丧一年你就开始吃白米饭,船织锦的衣服,你安心吗?宰我说:“我安心。”孔子说:“你安心那你就按照那样去做吧!”宰我走后,孔子说:“宰予真是不仁啊!孩子生下来,到三岁时方能离开俘虏的怀抱。服丧三年,这是天下同行的丧礼制度。难道宰予 就没有从他的父母得到三年怀抱的爱护吗?”
何为孝?如果位置颠倒你能做到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