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中有这样一句话:“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志”无疑说的就是人要有志向!从小不管是在家里爸妈说,还是在学校里老师说:要立志向!回想那时的志向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自己长大了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而随着年龄的增加,阅历的加深,现在关于“志”,自己已不再盲目地说:我要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而是会想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自己的需求是什么,然后根据自己的所想所需小心翼翼地确定自己的目标。
很喜欢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名词解释——人力资源规划:为实施企业的发展战略,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环境条件的变化,运用科学的方法,对企业人力资源的供给和需求预测,从而使企业的供给和需求平衡,实现合理配置,有效激励员工。之所以喜欢,无非是觉得“需求”二字很是耐人寻味。很多时候也明白自己的需求的是什么,想要的是什么,但一方面自己的需求好像在一直变化,另一方面是自己很少去思考为什么自己有这样的需求。而问题的关键在于后者,最重要的莫过于为自己做需求分析。
有志
对于立志而言,不妨拿“招聘是如何做需求分析”来简单比较,继而清楚自己的目标。企业招聘需求分析无外乎从内部环境和外部条件两方面着手。正是由于内心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追求幸福感的意识,所以才需要一个信念无时无刻地支撑着自己;当别人确立自己的志向后,一步一步地朝着目标前进,而自己又不甘落后,必须要有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所以立志不仅仅要考虑自己内心的真实需求,而且要结合现实实际情况,不能为了成为一个怎样的自己,而忽略或不认真考虑外在的客观条件,不能为了梦想而忘记了过日子所必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我相信“物质基础才能决定上层建筑”,志向也是需要有面包支撑的。志向需求分析之后就是结合内外需求分析结果制定自己的计划。
有恒
而后就是计划的执行,实施计划要严格按照计划表,其中不乏含有强制性的色彩,而这点神似志向的坚持,即为“恒”。哈佛有一个著名的理论:人的差别在于业余时间,而一个人的命运决定于晚上8点到10点之间。每晚抽出2个小时的时间用来阅读、进修、思考或参加有意的演讲、讨论,你会发现,你的人生正在发生改变,坚持数年之后,成功会向你招手。要做的也就是这个“恒”字。不能因为那些意料之内的苦难问题或意料之外的挫折打击就去随意地改变自己的目标。
有识
当然也不能不懂得变通,这就是说自己要有“识”,要善于倾听批判的声音,虚心接受反对的意见,然后把这些宝贵资料加以汇总整理,与自己的计划认真作比较,从而发现是不是有错误,或是不完善而需进一步的改进。志向亦如此,有时可能为了自己的目标不得不做一些“无关之事”,比如非科班出身但想做人力资源管理,那么可以首先选择做其它工作,比如销售,业务等。要知道做人事不仅仅要懂得必备的人资资源管理知识与技能,还需要懂得企业各部门的工作内容、业务流程等,更需要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管理能力等这些几乎在所有的职业中必须拥有的能力。而这些知识和能力会因为在销售的岗位上工作而得到很好的学习和锻炼,并且由于利用业余时间坚持补充人力资源管理知识,那么就为自己以后人事工作的更容易展开做好了一定的基础准备。看似是志向的改变,实则是为了志向更好地做准备!
这篇文章把曾国藩的这句话跟工作联系了起来,角度很新,读书之后重思考,结论也很务实。推荐给大家,我们也可以思考一下,我们的目标(有志)我们的才能(有识)我们的坚持(有恒)是否都具备了,用现在比较火的一句话,我们的能力是否配得上我们的野心?
周银博,FESCO河南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