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英平:河南息县三中高级教师,省级骨干,省级学术技术带头人,国家级特色教育优秀教师。网名“老英”,主持诗先锋“现场诗歌俱乐部”论坛、“大息地”论坛,管理“新教师成长网”网站。
世说新语两则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读得懂《世说》,方可与之论文。
首先,读出简约。《咏雪》用廖廖88个字,叙述了一个写作教学的经典案例。人物风神,当时场景,宛在目前,真切可感。不可谓不神奇,怎么做到的?
其次,读出头绪。相比而言《陈太丘与友期行》头绪较多。先是讲陈太丘,然后是客人,接着是元方与客人交替对答。镜头的转移,像极了短片的剪接;而人物的表演,真真本色当行。
再次,读出情味。《咏雪》一文,公“欣然”,到“大笑乐”,人物由自得到快意,自然而然。公何以如此?意味又相当丰富,是因兄女所用柳絮之喻比撒空空中恰切,还是感觉子侄辈皆有灵性,拟还是为自己的讲论效果而得意?
接着,读出时态。中文不用时态,但每一句叙事,都用现在进行时。如《陈太丘与友期行》,“去后乃至”,不叙客人见到元方“门外戏”,只道“元方年七岁,门外戏”,镜头感颇强。而且,在此强调“年七岁”,与下文的对答成对比,读后便知。
然后,读出点染。短文再短,也要有重点,有详写。《咏雪》中谢太傅神态前文已述,《陈太丘与友期行》中友人由“怒”到“惭”的尴尬之态,也刻画得栩栩如生。其前之“怒”,其实是佯怒,可以理解为逗弄孩子吧?
最后,读出安排。上段所述“元方年七岁”在叙述中点出,而在《咏雪》一文中,交代谢道韫时,却安排在最后补叙。并连带她嫁与谁都一并带出,“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令人释然。中间之所以不介绍,应该是担心破坏了叙事节奏,同时也影响了两句答语的对比之意。
我向来偏爱琢磨短文,也偏爱用短文教写作。因为短文短,一是一目了然,二是省时省力。因为短,所以要特别讲究技法;因为短,所以什么东西都藏不住。其裁减,其安排,其详略,其点染,都毫厘毕现。
难怪胡应麟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然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
好一本《世说》!
- 上一篇:筹笔驿怀古_筹笔驿唐李商隐
- 下一篇:成为别人的牺牲品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