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读资料
王船山,即王夫之,湖南衡阳人,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是明清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清三大学者。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界称“船山先生”。
《读通鉴论》是一代大儒王夫之的历史沉思录。这部书是传统史论中最系统和最精彩的杰作之一。王夫之虽颇富才名,却无奈生逢乱世。他因拒绝为清政府服务,从而把毕生精力用于文学创作,为后人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思想文化遗产。
《读通鉴论》不是一部单纯的历史著作。首先,它是阅读另一部历史巨著的笔记,其中的每一章节都是针对读《资治通鉴》所记的有关某一段史实而发的议论,如果不参照《资治通鉴》而单读《读通鉴论》,就会被弄得“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其次,这部书是一个思想家的历史沉思录。它既折射了明清之际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之光,又积淀了一个当时心境极为痛苦与矛盾的思想家的深邃反思。所以,它的总体水平远超出一般史书。
全书共30卷,其中秦1卷,西汉4卷,东汉4卷,三国1卷,晋4卷,宋、齐、梁、陈、隋各1卷,唐8卷,五代3卷,另附《叙论》4篇为卷末。
王夫之是一个既忠于明王朝,又具有浓厚汉民族意识的文人。对于明亡于清这一事实,其文字里行间透溢出自己的痛苦和悲愤。但是,他并不是简单地借古史来发泄自己的民族义愤,而是希望“推本得失之原”“立一成之型”,所以,其史论著作具有极大的现实感。
名句赏析
天下之术,皆生于好。
出自《庄子通·天运》。【译文】天下的技艺,都产生于爱好。
君子之过,不害其为君子,唯异于小人之文过而已。
出自《读通鉴论·卷十三·明帝》。【译文】君子的过错,不妨害其成为君子,跟小人掩盖过失是不一样的。
我之与天子,皆天之子,则天子无以异。
出自《庄子通·人间世》。【译文】我与天子,都是天的儿子,那么天的儿子就没有什么特别的。
谁能以生恩天地乎,则谁能以死怨天地。
出自《老子衍》。【译文】谁能因为生而感谢天地,那么谁就能会因为死而怨恨天地。
尽天地之间,无不是气,即无不是理也。
出自《读四书大全说·卷十》。【译文】极尽天地之间,没有不是气,也没有不是理的。
王者能臣天下之人,不能擅天下之士。
出自《读通鉴论·卷十四·孝武帝》。【译文】君王能使天下人向自己称臣,但是不能独占天下的贤士。
形也,神也,物也,三相遇而知觉乃发。
出自《正蒙注·卷一上》。【译文】形,神,物,三者相遇时知觉才发生。
师心不如师古,师古不如师天,师天不如师物。
出自《庄子通·人间世》。【译文】以自己的心为师不如以古人为师,以古人为师不如以天为师,以天为师不如以万物为师。
离事无理,离理无势,势之难易,理之顺逆为之也。理顺斯势顺矣,理逆斯势逆矣。
出自《尚书引义·卷四》。【译文】离开事没有理存在,离开理也没有势存在,势的难易,是理的顺逆导致的。理顺了其势就顺,理逆了其势就逆。
天下在我,吾何取?我在天下,吾何为?天下如我,吾何欲?我如天下,吾何执?
出自《老子衍》。【译文】天下在我心中,我还有什么可要夺取的?我在天的里面,我还有什么可作为的?天下像我一样,我还需要什么呢?我与天下没什么区别,我还有什么可执著的呢?
治之敝也,任法而不任人。
出自《读通鉴论·卷六·光武》。【译文】治理国家的弊端,是任用法律而不任用人。
清风有意难留我,明月无心自照人。
出自《王船山自题湘西草堂》。【译文】清风(暗指清朝)虽然有意但是难以留住我,明月(暗指明朝)虽然无心但还是自然光亮地照耀着我。
留千古半分忠义,存大明一寸江山。
出自《王船山举兵抗清时自题》。【译文】留得千古以来半分的忠义之心,来保存大明王朝的一寸江山。
邪说之行于天下,必托于君子之道。
出自《读通鉴论·卷四·元帝》。【译文】歪理邪说要流行于天下,必然假托于君子的道理、学说。
六经责我开生面,七尺从天乞活埋。
出自《王船山自题湘西草堂书室》。【译文】六经赋予我一个别开生面的责任,七尺之身从天而生,祈求隐居起来。
天位者,天所位也;人君者,人所归也。
出自《读通鉴论·卷四·元帝》。【译文】天子之位,是天所赐予的位置。人们的君主,是众人所要归附的地方。
人之能为大不匙者,非其能无所惧也,唯其能无所耻也。
出自《读通鉴论·卷五·哀帝》。【译文】人能做出公认的错事,不是他的能力达到了什么都不怕,是因为他的能力达到了不知羞耻。
所贵乎史者,述往以为来者师也。
出自《读通鉴论·卷六·光武》。【译文】史书所宝贵的地方,是记述过去并以此为未来提供借鉴。
利之所在,害之所兴,抑之已极,其纵必甚。
出自《读通鉴论·卷七·宏帝荡帝附》。【译文】利益所在的地友,也是祸害所兴起的地方,越是强力压制它,放任时害处必然更大。
天下至不仁之事,其始为之者,未必不托于义以生其安忍之心。
出自《读通鉴论·卷九·献帝》。【译文】天下那些极其不仁道的事,开始做这些事的人,未必不假托仁义来安慰他那残忍的心。
1. 天下事,少年心,分明点点深。——《更漏子·本意》
回想着风云多变的天下大事,少年般的雄心啊令人心潮激荡!
自润无止尽荒冢里,赢得血痕香。——清·王夫之《挽烈妇廖周氏》
这句话高度赞扬了反清妇女廖周氏,当时清兵要杀廖周氏的婆婆,廖周氏用身躯堵住了贼掳屠刀。
埋心不死留春色,且忍罡风十夜霜。——清·王夫之《绝句》
小草将身体埋藏在泥土中,抵挡撼动,以等待春天的到来。比喻反抗清政府的斗争精神。
梦里鹅黄拖锦线,春光难借寒蝉唤。——王夫之《蝶恋花·衰柳》
梦中初春那轻碧浅黄拖着锦线般丝条的美景再看不到了,而今已难借春光遍地一片寒蝉啼唤。
以天下之功为功,而不功其功,此谓之大公。——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
国家和民众都有益的事才能算功劳,不居功自傲,这就叫“大公”。
精而益求其精,备而益求其备。——清·王夫之《宋论·太宗》。
精:完美,最好。备:表示完全。精益求精,是说已经很好了,还要更好;备益求备,是说已经很完备了,还要更完备。
天下日动,而君子日生;天下日生,而君子日动。——清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下传》
意谓宇宙在不断运转、变化,人们的思想也要不断更新、发展。
君子之道,以人治人者也。
出自《宋论·宁宗》。【译文】君子的道,就是用人来管理人。
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
出自《读通鉴论·卷六·光武》。【译文】天下有不变的理论但没有不变的方法。
人主,将将者也。大将者,将兵而兼将将者也。
出自《读通鉴论·卷三·武帝》。【译文】君主,善于任用将。大将,既善于用兵也善于任用将。
治末者先自本,治外者先自内。
出自《宋论·高宗》。【译文】要想治理好末端,必先治理本根。要想治理好外部,必先治理好内部。
任法,则人主安而天下困:任道,则天下逸而人主劳.
出自《读通鉴论·卷一·二世》。【译文】用法治国,君主安逸而天下人困顿,用道治国,天下人安逸而君主劳乏。
自疑者必疑人,信人者必自信。
出自《读通鉴论·卷三·景帝》。【译文】怀疑自己的人必然怀疑别人,相信别人的人必然相信自己。
君子之道,行则以治邦国,不行则以教子弟。
出自《宋论·理宗》。【译文】君子的道,如果行得通就用来治理邦国,如果行不通就用来教育子弟。
乱天下者,非乱法乱之,乱人乱之也。
出自《宋论·徽宗》。【译文】祸乱天下的,不是祸乱之法使天下混乱的,是祸乱之人使天下混乱的。
有其志,不待言也:无其志,言无益也。
出自《宋论·高宗》。【译文】有志向的,不用说出来。没志向的,说了也没有用。
善言道者,言其宗而万殊得;善言治者,言其纲而万目张。
出自《宋论·高宗》。【译文】善于谈论道的,只说道的宗旨而众多的不同的分支自然获得了。善于谈论治理的,说他的纲领而众多的细则自然就伸张了。
后治而先学。——(清)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二十二》
先学习,后从事政事活动。强调学习对于治政的必要性。
本意斜月横,疏星炯。不道秋宵真永。——《更漏子·本意》
明月横斜空中,稀疏的星星耿耿发亮。秋天的夜晚实在太长。
.剪中流、白芳草,燕尾江分南浦。盈盈待学春花靥,人面年年如故。——《摸鱼儿·东洲桃浪,潇湘小八景词》
东洲啊剪开流水草,远望就像燕尾双分,艳丽的桃花啊好似美人的笑脸,年年岁岁竞相怒放是这样的多情。
知识拓展
有关《读通鉴论》的小知识
1. 王夫之的著作都有哪些?
王夫之一生著书320卷,录于《四库》的有:《周易稗疏》《考异》《尚书稗疏》《诗经稗疏》《春秋稗疏》等。岳麓书院建有船山专祠,以纪念这位不朽的大师。王夫之在康熙二十八年(1690年)其自题墓石中说:“有明遗臣行人王夫之……自为铭曰:抱刘越石之孤愤而命无从致,希张横渠之正学而力不能企,幸全归于兹丘,固衔恤以永世……”他特别告诫儿子说:“墓石可不作,徇汝兄弟为之,止此不可增损一字。行状原为请志铭而设,既有铭,不可赘作。若汝兄弟能老而好学,可不以誉我者毁我,数十年后,略纪以示后人可耳,毋庸问世也。背此者自昧其心。己巳九月朔书授攽。”
王夫之在自己墓志铭中说的“戊申纪元”,是指明太祖朱元璋的洪武元年,即明朝开国的时间。并且特别强调“墓石可不作”,如果作,则“不可增损一字”,“背此者自昧其心”。
2. 王夫之是什么时候被世人所接受的?
正因为王夫之强烈的夷夏之辨思想,他的著作在清前期200年一直埋没不彰,直到19世纪40年代才有邹汉勋、邓显鹤整理编校的《船山遗书》问世。此后,曾国藩、曾国荃兄弟又在金陵书局刊印较完备的《船山遗书》,使他的学说广为人知,从而对近代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曾国藩借重他的重“礼”思想来强化保守的传统观念;维新人士吸收他“变化日新”的社会变动观倡言改革;辛亥志士利用他的夷夏之辨的民族意识进行反清革命。民国初年,刘人熙等人在长沙设立船山学社,创办《船山学报》,鼓吹保护国粹。
3. 王夫之的《正落花诗》
王夫之曾写过6组共99首《落花诗》,以合阳九之数。《正落花诗》写于顺治十七年(1660年),一共有10首,为第1组。
该诗意在凭吊朱明王朝的灭亡,同时也是在抒写他自己的民族气节。由于处在清初明末那个特殊的历史环境中,也由于王夫之本人的创作风格及特点使然,王夫之的《落花诗》写得非常隐晦,但本诗的词旨还是比较明确的。它在咏物的同时,也是在托物言志;字面句句不脱离落花,言外之意则是在处处表现情怀。细读之,自能体会作者的用心、用意及情愫。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
-
王夫之读通鉴论原文及翻译_哲学通论读书笔记
助读资料 王船山,即王夫之,湖南衡阳人,字而农,号姜斋,别号一壶道人,是明清杰出的哲学家、思想家,与顾炎武、黄宗羲同称明清三大学者。晚年居衡阳之石船山,学界称“船山先生”
-
儒家名人名言_儒家对个人修养的名句
王夫之(1619年-1692年 ),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汉族,衡州府城南王衙坪人。世界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史学家、文学家、美学家之一。 1、治之敝也,任法而不任人。 出自《读通
-
王夫之为什么叫船山先生_王船山诗词
王夫之(1619~1692年),字而农,号薑斋,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文学家。与黄宗羲、顾炎武并称为明末清初的三大思想家。世称“船山先生”,著作很多,其中以《读通鉴论》、《宋论》为其
-
以下哪些人物是出自于王实甫的《西厢记》_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是哪个朝代的人
文/邓海春 王实甫是元代与关汉卿齐名的著名剧作家,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非常高的《西厢记》就是他著名的代表作,也因此王实甫扬名世界,被翻译成为多国文字的《西厢记》深受外国人的喜
-
王充的论衡出自_论衡王充的论衡出自什么时代
王充(公元27年—约公元97年),字仲任,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战斗的无神论者,曾拜班彪为师。《论衡》是王充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历史上一部不朽的唯物主义哲学著作。王充《论衡》10句
-
一片冰心在玉壶出自王昌龄的哪首诗_一片冰心在玉壶这首诗
一片冰心在玉壶的诗人——王昌龄 文/钟百超 王昌龄(698—756),长安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因其七绝《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和《长信秋词五首》之三(奉帚平明金殿开)被誉为唐人
-
王充《论衡佚文》里自述他写作《论衡》的主旨是_王充的论衡出自什么朝代
如果对史学有一定研究的读者,一听到王充的两个字,就会不由说道:“王充,祖籍河北大名人,生活在浙江会稽上虞(今绍兴)啊,是东汉唯物主义哲学家、无神论者,在当时,这可是异已
-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赏析_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出自哪首诗
一诗一文一个坚持原创的平台 / 每一天的诗歌和梦想,不要再和我擦肩而过 《爬山虎》 文/田祥珍 笔名:悠然云舒 沿着岁月的车辙 悄然将青春走过 回首来路 一片萧瑟 梦的泉水是否已干涸 爬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三境界_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出自
《蝶恋花》 -- 宋.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译文:
-
昨夜西风凋碧树 高楼望尽天涯路_望尽天涯路出自哪里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
-
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出自_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赏析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自难忘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 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
围炉夜话经典名句赏析_围炉夜话句子赏析
1、 夙夜所为,得无抱惭于衾影;光阴已逝,尚期收效于桑榆。 出自《围炉夜话·一五四则》。每天回想起早晚的所作所为,都应该没有丧德败行的事;时光流逝再不回头,却依然期待能够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