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楼,位于济宁任城区古运河北岸,原为唐代贺兰氏经营的酒楼。因诗仙李白常于此楼“日无同志荒野宴”,自唐咸通二年(公元861年)吴人沈光为该楼篆书“太白酒楼”匾额,并作《李翰林酒楼记》。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济宁左卫使狄崇在重建太白楼时,由古任城东门里(今青莲胡同附近)依原楼样式移迁于南城墙上,去掉酒字,正名“太白楼”,并留传至今。
1952年,政府在高约4.5米的原城墙旧址重建。现太白楼座北向南,共七间,开间3O米,进深13米,高15米。楼为两层重檐歇山式建筑,灰瓦顶,青砖砌体,环绕朱栏游廊,二层檐下高悬匾额,上刻“太白楼”三字。楼上正厅北壁上嵌明人所镌“诗酒英豪”大字石匾,字体丰硕,遒劲豪放。下嵌李白、杜甫,贺知章三公画像石,阴刻线条流畅,形态风流浪漫。楼廊四壁乖院内嵌立《李白任城县厅壁记》和自唐以来历代文人墨客的赞词诗赋及乾隆皇帝《登太白楼》等石刻碑碣40余方; 还存有李白手书“壮观”斗字方碑:楼内收藏天宝年间李白辞书《清平调》三首狂草横卷(摩本)。楼外院内,青松掩映,花木扶疏,方砖铺路,花墙围绕,景色逸致。 济宁太白楼居中国“四大"太白楼之首,它肃穆沉静,是李白在济宁生活二十余年的重要见证。如今,太白楼成为李白纪念馆,收藏文史资料丰富。外地人到济宁旅游除了游孔孟故里,还要到诗仙饮酒作诗的太白楼逛一逛,求“以文化人”之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