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赞美庐山的诗句-苏轼游庐山,写了首哲理诗,意境深远而耐人寻味,被后世奉为经典

赞美庐山的诗句-苏轼游庐山,写了首哲理诗,意境深远而耐人寻味,被后世奉为经典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18 06:33:26
阅读:

故人最爱游山玩水,故常登山,见识了祖国的名山胜水之后,总会有一番自己的感悟。登山是一个很容易引起文人思考的运动,从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的诗文之中就可以看出来了,角度不同,所以见识到的风景不同,产生的情怀不同,表达的道理自然也不同。


杜甫登泰山,写《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是诗圣的思考,那时的他豪气万丈,心中有理想抱负,看见此等壮观景象,不禁热血澎湃,这是最直观的所见,也是最浅显的哲理。王之涣登鹳雀楼,虽不是山,但站的也足够高,遂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何故?其短短十个字道出了"站得高,看得远"之真理。除此之外,王安石登飞来峰,也曾写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身在最高层了,自然是不怕被浮云遮住视线,与王之涣诗有异曲同工之处,但却又多了层政治家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


我们的大文学家苏轼其实也写过一首登山诗,但因为站得角度不同,表达的也不仅仅是"站得高,望得远"的道理,他独辟蹊径,在短短二十八个字中又给我们展现了另一个哲理。那一年是神宗元丰七年,苏轼从黄州调任汝州,从黄州前往汝州的途中,苏轼一路游山玩水,途经九江,遂与友人相约游庐山,庐山瑰丽之景深深吸引了苏轼,所以他写了很多首与庐山有关的诗词,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这首浅显而耐人寻味的七绝——《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从正面、侧面看庐山是不一样的,正面是连绵起伏的山岭,侧看又是高耸的山峰,远近高低不同的角度看去,所呈现的景色又不一样。苏轼说他认不清庐山真正的样子,那是因为自身处在庐山之中。因为处在庐山之中,所以看不清全貌,这是苏轼想要表达的东西。


庐山自古以来就是无数文人墨客喜爱的风景名山,著名的就有诗仙李白留下的《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是单纯的写景,场面宏大壮观,体现的是盛唐诗人的豪迈浪漫,而苏轼写庐山,虽也是写景,但其中又多了那么层想要表达的哲理,细细品来,颇有趣味。


诗的前两句写庐山不同的形态变化,由于具有连绵起伏又直耸云霄的山岭山峰,所以游客们站在不同的地方看到的景物就各不相同了。前两句写现象,后两句就直接道出原因,"身在此山中"扰乱了我们的视线,就只能看到庐山的局部风景,不能跳出山脉的遮蔽去欣赏全貌。诗人只写自己的所见所感,语言亲切自然,但却又耐人寻味,使读者产生深深的思考,可见一切真理都来源于客观实践,亲身去体会到的道理,往往比书本上教给我们的更令人印象深刻。


苏轼这首诗,很容易引起人们的深思,我们平时所读之诗大部分是写景言志,或是抒情,但这首《题西林壁》却是一首言理的诗作。何为言理?自然是诗中有值得人思考的真理,不讲究人生这种虚无的东西,而是就大自然的客观事实,缓缓道出我们可能都接触过,却无人去注意的道理,而这种道理又能慢慢的与人相挂钩,给我们的未来启示。


不止是看山看景,处在这个社会,所站的角度不同、所处的地位不同,对一件事情的看法就不同。人都是感性动物,很少有人能摆脱感性的心理去理性的看待事物,这就是世上如此多不公平的事情出现的原因。哲学上告诉我们说要以全面的、客观的角度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大概也是苏轼想要通过这首诗告诉我们的道理,借看山来隐喻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


简明的语言内藏丰富的内涵,我们常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这个世界需要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才能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但却又不能脱离客观实际的去坚持一己之见。所以说,只有站在事物本身之外才能见识到事物全貌,才能不被主观意识影响的去判断事物的正确与否,这就需要庞大的知识储备以及置身事外的豁达心态,只有站在旁观者的位置,才不会被事情本身扰乱视线。游国恩曾评价苏轼这首诗说:"此诗的理是局外人有时会比局中人更容易看到事物的真相",所以说,只有摆脱主观成见,才能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这也是每个人都应该警醒的真理!


《题西林壁》深入浅出,含义深刻且意境深远,在细品庐山秀美之景时有令人产生无穷的思考,可谓经典而深刻,苏轼自己曾说"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这大概是对他自己作品最形象的评价了吧!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