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子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不一般的文化含义,自古文人墨客对竹充满了赞美,并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大量的咏竹诗和墨竹画。为何自古文人墨客多喜欢竹子呢?竹子的象征意义又是什么呢?
古人曾经将竹子称为君子,取其高风亮节。王维有“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之句,可谓万千潇洒;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就曾咏竹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好竹之情跃然纸上。在苏东坡写竹的诗句中,最经典的一句当属“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东坡宁可不吃肉也要种竹,不仅是因为嗜竹,恐怕更是因为“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也许正是因为东坡有宽广的胸襟,潇洒似竹,刚直坚毅,不屈似竹,正人君子,气节似竹,才会有对竹有如此惺惺相惜之感。
对于画竹的理论,最为经典的见解当是“胸有成竹”。北宋时候,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名叫文同,他是当时画竹子的高手。文同长年累月地对竹子进行细微地观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状有什么变化;在阴晴雨雪天,竹子的颜色、姿势又有什么两样;在阳光照耀下和在月光衬印下,竹子又有什么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样子,他都观察和分析的一清二楚。因此时人称赞说:“文同画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竹子有很多美德:
它身形挺直,宁折不弯,可谓正直。
它身上有竹节,但却从未停止生长,可谓奋进。
它中空外直,拥有宽广的胸怀。
它有花,但是从不开放,这是简简单单的质朴。
它顶天立地地生长,这又是一种超然独立。
它不畏严寒与酷暑,万古长青,这又是一种坚韧。
古人爱竹,不单爱它的秀美,更因它的高洁,它那刚正不阿的性格,不畏风霜严寒,正是文人墨客所追求的,也是做人的根本所在。竹子的这种品性,不仅古人对其赞赏不已,今人亦是对其钟爱有加,我想这大概也是对人生境界的一种追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