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的庐山
盛夏时节,我匆匆辞别了黄鹤楼,从武汉乘船顺江而下,傍晚时分,登上了向往已久的庐山。
早晨起来,看见一场夜雨把庐山洗涤得干干净净,天地间一片清凉。远处的山峰,云蒸霞蔚,苍翠欲滴,一层叠一层,不时有一团团白雾从山间生出,给原本碧绿的山峰披上一层白纱,远远望去,给人一种浓浓诗意的感觉。
太阳刚刚升起,我便从牯岭出发,沿着如琴湖的岸边缓步前行,此时湖面上的云雾随风飘荡,时而上升,时而下降,犹如大海奔腾不息的波涛,一浪高过一浪,构成了一幅波起峰涌的奇丽画卷。我边走边看,不一会儿,便来到了花径公园。这里清新典雅,花木盛开,远远就闻到了花草的芬芳。花径是中唐诗人白居易咏诗“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地方。看到这里的一草一木,我仿佛有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一切是那么远,又那么近,啊,我明白了,最美的遇见往往在路上,而最美的邂逅则是心灵的重逢。
庐山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地方,这里曾留下过司马迁、陶渊明、李白、王安石、陆游、朱熹、康有为、胡适等许多文坛巨匠的足迹。诗仙李白26岁时到过这里,当他看到峰峦叠嶂,玲珑秀美的庐山时,曾惊叹道:“匡庐真天下之壮观也”。于是,他没有写“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思乡之情,也没有写“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浇愁愁更愁”的惆怅与无奈,而是望着气势磅礴的开先瀑布,写下了“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千古名句。诗句虽然不长,但掷地有声,给人们带来无尽的遐想,至今读起来仍感到回味无穷。
庐山的瀑布不仅多,而且姿态也很美。南宋时由一个樵夫发现的三叠泉,现在被人们称之为“庐山第一瀑布”。只见瀑水沿着陡崖折成三折飞流而下,总落差达300余米。上叠如瑞雪飘飞,中叠如碎玉摧冰,下叠如飞龙入潭。看着瀑水落潭,响声雷动,无不让观光者拍手交绝。明代诗人彭梦祖在描写三叠泉时曾写出“奔流青玉峡,泻出白云端,飞沫千山湿,轰鸣六月寒”的著名诗句。诗由泉出,泉借诗名,如今的三叠泉名气越来越大。当地导游的一句宣传口号便是:不去三叠泉,不算来庐山,如今三叠泉已成为来庐山旅游的必到的景点之一。看来诗歌对促进旅游还是很重要嘛!
庐山沿途的风景很美,仰望蓝天,白云悠悠,莺歌燕舞;环顾群山,满目苍翠,葳蕤成诗。我走过天桥,越过锦绣谷,又登上了龙首崖,刹那间,我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青山、白云、古木、秀岩,让人目不暇接。驻足远望,欲要真真切切地看一下庐山的真面目,但却无法办到。难怪苏轼在诗中写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啊,庐山之大,庐山之奇,有谁能说得清呢?庐山汇集了几千年民族文化的精髓,它的一山一水,一树一石都博大精深,需要人们慢慢地去感受与体会,我们不妨在绿云翠竹的幽径中,看一株草,赏一朵花,观一溪流水,让思绪乘着渐行渐远的轻风,去品味庐山的诗情与画意吧!
站在含鄱口,举目远眺,霞光普照,气象万千。这里有初阳照耀下突显出的阳刚之美,也有云雾蒙蒙下的展现的妩媚之美,更多的是在古诗文的熏陶下产出生的含蓄之美。此刻,我深深地感悟到:诗一样的庐山确实很美,而如今诗一样的生活和明天诗一般的梦想不是更美吗!
授权原创作者:张洪启 1954年生人 1970年参加工作 中共党员 高级政工师 , 曾在国有企业从事团委、行政和党务工作。1980年在市直机关职工大学就读,2014年退休。目前仍在市老年大学学习。本人喜欢读书,热爱文学,愿意在文学的海洋里开阔眼界,在流淌的文字中结识挚友。2017年5月开始,先后在书香中国四个平台发表作品。并被“天天快报”“一点资讯”“网易”“腾讯”“凤凰”“头条”“搜狐”“大鱼号”等网站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