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赞美黄河的诗歌-闪亮古诗词: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赞美黄河的诗歌-闪亮古诗词:刘禹锡《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1-26 18:18:07
阅读: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词译文



九曲黄河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一路裹挟着万里的黄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既然你从天边而来,肯定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而去,那么就请你带上我扶摇直上,让我们一同到牛郎织女的家里去做客吧。


词语注释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3、万里沙:黄河在流经各地时挟带大量泥沙。


4、浪淘风簸:黄河卷着泥沙,风浪滚动的样子。浪淘:波浪淘洗。簸:掀翻,上下簸动。


5、自天涯:来自天边。李白有一首诗中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古人认为黄河的源头和天上的银河相通


6、牵牛:即传说中的牛郎。


7、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



专家解读


《浪淘沙》组诗共九首,此其第一首。是刘禹锡穆宗长庆年间(821━824)任夔州刺史时所作。第九首末联云∶“令人忽忆潇湘渚,回唱迎神三两声。”作者或许是有感于屈原放逐沅湘间,为民作迎神曲《九歌》而作。


这是一首描写黄河雄伟气势的著名诗篇。作为中华民族的摇篮,中华民族光辉灿烂文化的发源地,黄河,古往今来,无数诗人为她放声歌昌。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流不复回”,王之涣的“黄河远上白云间”,这些诗,极写黄河的源远、势猛,至今众口传诵。“黄河之水天上来”,著意渲染的是黄河一泻千里的气派,表现的是奔腾不息的动态美。“黄河远上白云间”,视角与河之流向相反,意在突出其源远流长的闲远仪态,表现出一种静态的美。刘禹锡这首黄河诗开篇与众多的黄河诗篇一样,著力描写九曲黄河大浪淘沙之势。紧接著张骞穷河源遇牛郎织女的典故,再把“黄河之水天上来”更君形象化。在王之涣、李太白之外,另辟一番境界,增添了一层奇妙的神话色彩。


据张华《博物志》记载,汉武帝指令张骞穷溯河源,张骞乘槎而去,经月至一处,见城郭如官府,室内有一女织布,又见一丈夫牵牛饮河。后还至蜀中,方知已至牛郎、织女二星座。这里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上下联的开合关系。第一联由上而下,顺黄河奔流之势著墨;第二联以“直上”为转折,把人们的视线从“奔流到海不复回”的顺视中拉回,从地下引到天上,从现实世界进入神话世界━━黄河连银汉,乘槎溯河源。全诗节奏有徐有疾,奔放而有宕逸之气。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首《浪淘沙》通俗易懂,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运用拟人夸张等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气势起落跌宕,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构思巧妙超前,是一首借物抒情言志的佳作。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诗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沙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描绘了滔滔黄河的来龙去脉和雄伟气势。这是在歌咏万里黄沙,赞扬它们敢于乘风破浪,有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同时也是在歌颂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充满浪漫地尽情演绎美丽的神话:自古相传,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厌倦天上生活,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被西王母召回,深爱织女的牛郎追上天去,被无情的西王母划出一道天河,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刘禹锡却诗情画意地联想到随着层层波浪,去美丽传说中的天仙佳侣之家做客,说明他对生活在银河边的牛郎织女,不被世俗纷扰的恬静无比羡慕,也对那些整日在黄河边的淘金者的艰苦生活充满了同情;寄托了自己对那种宁静美好的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充满了大气磅礴,朴素无华的美,鼓舞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这首《浪淘沙》通俗易懂,以浪漫的想象结合优美的传说,运用拟人夸张等写作手法,抒发了诗人的浪漫主义情怀,气势起落跌宕,给人一种磅礴壮阔的雄浑之美,构思巧妙超前,是一首借物抒情言志的佳作。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诗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九曲黄河之中有无数的沙砾,它们随同黄河流经万里,经受了浪涛的冲洗和狂风的簸荡,从天涯一直来到这里,描绘了滔滔黄河的来龙去脉和雄伟气势。这是在歌咏万里黄沙,赞扬它们敢于乘风破浪,有一往无前的顽强性格,同时也是在歌颂有着共同特点的事物或人们。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充满浪漫地尽情演绎美丽的神话:自古相传,织女是天上的仙女,厌倦天上生活,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被西王母召回,深爱织女的牛郎追上天去,被无情的西王母划出一道天河,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农历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


刘禹锡却诗情画意地联想到随着层层波浪,去美丽传说中的天仙佳侣之家做客,说明他对生活在银河边的牛郎织女,不被世俗纷扰的恬静无比羡慕,也对那些整日在黄河边的淘金者的艰苦生活充满了同情;寄托了自己对那种宁静美好的田园牧歌生活的向往。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充满了大气磅礴,朴素无华的美,鼓舞震撼着人们的心灵!


知识拓展


刘禹锡一生仕途坎坷,多次被贬官,但他始终没有沉沦,而是以更加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世事的变迁。这首《浪淘沙》正是表达了他的这种奋发精神和豪迈气概,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他初见九曲黄河,面对它的千回百转,滔天巨浪,联想自己曲折充满磨难的生活,不禁浮想联翩,感慨无限。超然物外,淡然宁静的田园生活多么令人向往。


然而,滔滔的黄河,在历经万里,做了优美壮阔的转弯之后,却变得安静起来。接受现实的残酷,用心灵的宁静去面对生活,是诗人战胜自我的写照。这种勇于为自己建设一个强大的精神家园,也给后人以无尽的启发:丢弃浮华,追逐宁静也是现代人的一种精神渴求。九曲黄河沉积下来的这种静的文化,深埋在河水转弯处的山坳间,在浮华背后深深地拽住民族的根,使我们中华儿女在快速追逐前行中永不迷失方向。


刘禹锡的一生,在政治上,是斗争的一生,是反抗的一生,是在被打击中不断反击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他自立门户,不断创新,写出大量雄浑苍劲的诗歌。同时,他又以诗歌作为武器,无情地嘲讽和打击着他的对手。他虽然不断地被排挤,被打击,被流放,但从没低头认输,反而是愈挫愈勇,豪情万千。


唐代是一个高歌的时代。他,不是最顶尖的歌王,却以豪气雄霸千古。他,以浪子之身被朝廷流放至“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却依然高歌着“沉舟侧畔千帆过”的时代最强音。他,以达天知命、笑看人生的不凡气度,展示自己的坚毅高洁、铮铮傲骨。他,以奔腾流走的生命活力,超越苦难,走向未来。


他,就是诗豪——刘禹锡。



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人,生于公元772年,唐朝著名诗人,和白居易共称“刘白”。并被白居易称赞为“诗豪”,意思指诗人中的豪杰、出众者的意思。后人便也据此而称之。


刘禹锡的一生,在政治上,是斗争的一生,是反抗的一生,是在被打击中不断反击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他自立门户,不断创新,写出大量雄浑苍劲的诗歌。同时,他又以诗歌作为武器,无情地嘲讽和打击着他的对手。他虽然不断地被排挤,被打击,被流放,但从没低头认输,反而是愈挫愈勇,豪情万千。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 ,晚年自号庐山人,洛阳(今河南洛阳)人,是汉中山靖王后裔。唐代中晚期诗人、哲学家。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刘禹锡,自幼好学,精通诸子百家,诗文辞赋。在青年时代,可谓一帆风顺,平步青云,较之其他诗人要幸运的多。他十九岁游学长安,上书朝廷。二十一岁,与柳宗元同榜考中进士,同年又考中了博学宏词科,后又当上监察御史,23岁授太子校书,可谓前途一片光明。


虽说刘禹锡仕途一帆风顺,二三十岁便位极人臣,但他是个有为青年,梦想着治国平天下,便与数名有志之士一合计,搞了个大事情:永贞革新,誓要彻底瓦解藩镇和宦官手中的权力,恢复唐王朝的兴盛。


结果只是螳臂当车,宦官权贵以及手握兵权的藩镇军阀一反扑,不仅逼迫皇帝禅位,还将他们纷纷贬官。带头的王叔文被赐死,王伾被贬后病亡;剩下的刘禹锡、柳宗元等八人均被贬为边远八州的司马,是轰动一时的“二王八司马事件”。刘禹锡突然从人生巅峰跌到了谷底,之后他一被贬就是长达23年之久。



人生能有几个23年?但凡谁都会抱怨,但刘禹锡最让人佩服的就在于,不管遭遇什么,他都能乐呵呵地面对,并且不改初衷,归来仍是少年,简直是唐朝一只打不死的小强!


虽然身处“巴山楚水凄凉地”,但刘禹锡从不颓废,始终充满乐观的信念和必胜的信心。在诗中,他表达的是一种不屈不挠、奋发自立的情怀,给他人以启迪,给自己以激励。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