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人生是浪漫而又绚丽的,这个在文坛上倜傥风流的奇男子,风趣幽默,最喜欢拿人开玩笑,无论是对美女,还是对朋友,总兴致盎然,免不了倚仗诗词才华撩拨一番。
北宋著名词人张先是苏轼的好友。在他的诗词中,以“影”词为人所称道,其中,“云破月来花弄影”“娇柔懒起,帘幕卷花影”“柔柳摇摇,坠轻絮无影”三句被时人奉为佳作,故被人们戏称为“张三影”。张先一生安享富贵,诗酒风流,颇多佳话。
话说那年张先80岁,新娶了个18岁的小美女。兴奋之下,拉着苏轼要上他家去吃酒。苏轼心想这个张疯子都八十了,还这么不稳重,忙问啥事。张先笑而不答,直说去了就知道。席间,苏轼忍不住再问,张先这才招来如花似玉的小娇娘,惊得苏轼赞叹不已。张先非常得意,即席赋诗一首:
我年八十卿十八,卿是红颜我白发。
与卿颠倒本同庚,只隔中间一花甲。
苏轼本是好戏谑之人,心想张先这等张狂,不好好讽嘲一番,岂不是长了这老顽童的气焰?略一思索,便引出一首诗:
十八新娘八十郎,苍苍白发对红妆。
鸳鸯被里成双夜,一树梨花压海棠。
这首诗浅显易懂,且含蓄委婉,无一字露骨,仅“一树梨花压海棠”中这一“压”字而意境全出,道尽无数难言的风流。听得此诗,张先也忍不住大笑起来。
因为这句子甚妙,情色味浓,又藏的很好,从此“一树梨花压海棠”便成了比喻老夫少妻的文词雅句。
有意思的是,张先活了88岁,娶了18岁的小妾之后仅仅只活了八年,但是让人惊讶的是,小妾八年中为他生了两男两女。张先一生共有十子两女,年纪最大的儿子和年纪最小的女儿相差六十岁。张先死的时候,小妾哭得死去活来,几年之后也郁郁而终。真可谓一段令人掬泪的老少配爱情故事。
苏轼还常常拿妓女与人开玩笑,尤其是与大通、仲殊等和尚朋友戏谑。他在杭州时,公余时间常常在西湖上游玩。一次,深知大通老底的苏轼,带了妓女拜访这位大通禅师,看看所谓的圣僧见到妓女动心不动心。
大通本名叫善本,“大通”是皇帝所赐之号。他是杭州静慈寺名僧。妓女被视为不贞洁的下贱人,历来被人歧视。带妓女到佛门圣地,完全是恶作剧,非常的不应该。所以,大通不禁怒形于色:东坡你这家伙,太不像话了,本禅师早就远离尘世,不近女色,你为什么带一个妓女来看我?
苏轼看到大通发火的样子,忍不住大笑:老朋友啊,别发火,我让这个女士为您献上一首歌,不会玷污你耳朵的。便当场写了一首小词《南歌子》,让这个妓女歌唱。词云:
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
借君拍板与门槌。
我也逢场作戏不须疑。
溪女方偷眼,山僧莫皱眉。
却嫌弥勒下生迟,
不见阿婆三五少年时。
苏轼竟不理会大通颜色,率性作此词让歌妓唱给大通和尚去听,语语含讥,直揭大通老底。
词一开始就接连提了两个问题:禅师您唱的的哪家曲子?继承的是哪一宗派的风气啊?据说大通年轻时也是风月中人,并不是六根清净的圣僧。
所以接下来老苏说,我现在也是想学学您当初啊,有什么稀奇呢?“借君拍板与门槌”是说借用你讲经说法的拍板和棒,照你的样子讲经说法。“我也亦逢场作戏,莫相疑。”请您不必埋怨我啊。
下阕直接描写这位圣僧对妓女的反应。“溪女”是苏轼代妓女自谦的称呼,与“山僧”相对成趣。那妓女才偷偷地瞟了你一眼,你就在意了,发怒了,这就说明你心中并非没有她,那装模作样的怒形于色正反映了她的到来,在您心中掀起的波澜啊。
最后装作感叹:“却愁弥勒下生迟。不见老婆三五少年时。”其实是进一步揭其老底:只怪那些年轻的僧人(弥勒)出生得迟,以为你道貌岸然,一派正经,却没有看到你(阿婆)青年时代的浪漫啊,老兄!
小小的一首词,在笑谑中,却把所谓六根清净的禅师假正经的道学嘴脸彻底撕破,这就是苏轼的水平。
- 上一篇:赞美的词-赞美词是一把双刃利剑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