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霍乱时期的爱情》
“我对死亡感到唯一的痛苦是没能为爱而死。”——加西亚·马尔克斯
这是我读过最平凡伟大的爱情故事
2.《百年孤独》
“孤独才是寂寞唯一的出口”
“越文明,越孤独”
等待是孤独的,孤独是用来享受的
“有的人想睡觉,但不是困倦,而是出于对睡觉的怀念。”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加西亚·马尔克斯
有人说这本书很难理解,但是我却不觉得,老实讲,这本书我是在图书馆前面的草地上大声朗读完的,朗读时的逻辑比想象的清晰,甚至比默默看理解起来更容易。
3.《活着为了讲述》
再也没有一个诺奖作家能像马尔克斯一样敢于如此坦诚大胆地讲述自己的真实人生了。
“我年轻过,落魄过,幸福过,我对生活一往情深。”——加西亚·马尔克斯
童年,青年,中年,老年......爱与恨,婚姻,家人,故乡,人性,战乱,仿佛都是他作家生涯中的转折点,看完你会对马尔克斯有不同的理解。
4.《茶花女》
《茶花女》在不同的国家年代有不同的版本,但我偏爱1936年葛丽泰·嘉宝和罗伯特·泰勒主演的那一部。
“我不够富,不能像我希望的那样爱你;我也不够穷,不能像你希望的那样被你爱。让我们彼此忘却----于你,忘却的是一个冷酷的名字;于我,忘却却是一种我供养不起的幸福。”——小仲马
电影《茶花女》
在读《茶花女》之前,我以为所有的小说都是在编故事,直到读完这本书,一个人坐在楼梯间哭了两个小时。仿佛那时我才意识到,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凭空编出这么伟大的悲伤故事的。唯有真实的情感才能打动人心。不出我所料,当我去网上百度《茶花女》的创作背景时,发现这乃是小仲马真实经历的改编。至此,我对一点深信不疑:每个作家的文字里都一定藏着自己生活的影子。
5.《安妮日记》
“我眼看着这个世界渐渐的蜕化成一片荒野,我听到永无止境的雷鸣般的谴责声,那也会将我们毁灭,我能感受到千万人正经历着的苦难,然而,假如我仰望苍穹,我相信一切还会变好的,相信这样的残酷终究会结束,相信和平和安宁一定会复返。”——安妮·弗兰克
《安妮日记》
《安妮日记》是德籍犹太女孩安妮·弗兰克写的日记,写这本日记时她正处于青春期,和无数普通女孩一样,她也对自己的身体、爱情、性充满了好奇。抛开战争的背景,日记里记录的青春期与父母之间的冲突,摩擦,让我觉得安妮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少女,她在青春期里拥有的那些困惑、好奇、渴望和无数个你我相同。安妮说自己长大后想当记者,我觉得她确有驾驭文字的天赋,在读这些日记时,我是很享受的,安妮仿佛是一个邻家女孩,她有时是在跟你分享开心的事,有时又在向你抱怨妈妈脾气不好,有时安妮也会一本正经地坐下发表她对时事的个人看法,我最喜欢安妮的一点是,她总会在日记的结尾抒发自己的看法,主张,颇有记者的风范。此外,如果那一天是不开心的一天,安妮会在结尾说一些鼓励的话为自己打气,这像极了高三时的我。这种生活细节琐碎但是有滋有味,让人甚至忘记了安妮的身份。但是日记在1944年8月1日突然截止了,我去网上搜索时,发现原来是有人揭发了安妮一家,安妮和母亲中最后在集中营去世。我在知道事实真相后哭了起来。因为日记里的语调和笔触让我一度忘了他们全家都身处秘密小屋,我也一直以为她会安全躲过搜查。我还没听够安妮的故事。如果她还活着,一定会是一个出色的记者吧?或者一名优秀的作家。她会嫁给彼得吗?
我是在大学做家教看到高一英语课本里一篇节选自《安妮日记》的英语文章时才买来这本书的,读完推荐给了我的学生。
电影《安妮日记》
6.《飘》
故事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前夕,南方少女郝思嘉(翻译学者傅东华将Scarlett译成郝思嘉,我以为这是一个再美丽不过的中国名字。我真的很喜欢这个名字,如果将来我有女儿,无论她姓什么,我都给她取名思嘉。当然,也有学者直译为斯嘉丽,也很好听)思嘉有多美呢?用现在的话大概就是:“勾人魂魄”,也许你觉得这不是一个好词,甚至会问我为什么不用:“倾国倾城,闭月羞花”之类的词,但是我想告诉你的是思嘉的美里混杂着叛逆,热情,简单,执著,伟大与坚韧。她跟本不具备"倾国倾城,闭月羞花"的气质,在我眼里,她甚至有些野性。这正是她的独树一帜和我深深为之着迷的地方。我认为有时小说中的人物过于完美并不是一件好事,相反,有时正是人物身上的那些小缺点,小性子,小手段才会因为贴近现实而极具魅力。
思嘉真正喜欢的人是艾希礼,艾希礼却娶了媚兰。思嘉一气之下嫁给了媚兰的弟弟查尔斯。不幸的是,内战夺去了查尔斯的生命,思嘉成了寡妇。战后,思嘉遇到并嫁给了瑞特。这不是一个三角恋的故事,因为原著太厚了,我只能告诉你这是一部关于战争、爱情、人性、矛盾、命运、抉择的故事。
电影《乱世佳人》
”即使让我撒谎,去偷,去骗,去杀人,上帝作证,我再也不要挨饿了。 “
”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去为之工作, 为之战斗, 为之牺牲的东西,因为它是唯一永恒的东西。“
“Tomorrow is another day”——玛格丽特·米切尔
白瑞德最终离开斯嘉丽
6.《1984》:
“老大哥正看着你”
“和平及战争
民主即强权
无知即力量”
——乔治·奥威尔
老大哥正看着你
《一九八四》(Nineteen Eighty-Four)是英国左翼作家乔治·奥威尔于1949年出版的长篇政治小说。
刚开始读的时候特别提不起兴趣,因为知道这是一个虚构并且不存在的世界,但是越往下读越觉得这看似虚构的片段其实正在时时刻刻发生。在假想的未来社会中,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受到严酷钳制,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下层人民的人生变成了单调乏味的循环。
你我的身边潜藏着无数个”老大哥“,他可能是办公室里你的上级,同事;也可能是你的父母;也可能是此刻你身边正在酣睡的伴侣。
这部小说与英国作家赫胥黎著作的《美丽新世界》,以及俄国作家扎米亚京著作的《我们》并称反乌托邦的三部代表作。这部小说已经被翻译成62种语言,全球销量超过3000万册,是20世纪影响力最大的英语小说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