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提炼了我们生活中平常感受的古诗词,它带给人最美妙的体验,大概是,在一个特殊的场景,你突然生出了特殊的感动,这时就会感觉胸中有一首诗非要吐露出来不可。如果不能,只能感慨一句“真美呀”或“好伤心”,实在显得单薄,也是一大憾事。对于处于小学阶段的小学生,为体会古诗词中的这种独特的美,我并没有要求我家的小朋友去抄背默释,而是带她去大自然中感受这种语言的精炼与优美。
小朋友曾经学了一首韩愈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七言绝句。这首诗描写和赞美的是早春美景。其中有一句“草色遥看近却无”,小朋友就觉得:这个小草有就有,没有就没有啊,干嘛远看有近看没啊?为体会这种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稀疏,矮小的情景,我在一个下着春雨的周末,带她到一片稀稀疏疏冒着嫩芽的草地上去观察。当初春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展现在她眼前时,她一下就明白了早春中“早”的含义,而惊叹于作者用词的准确与细腻。
在古代诗词中,梅花是一个很重要的精神载体。它有“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的韵致,有“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的豁达,有“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傲骨,亦有“我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的高洁。在梅花盛开的季节,我也会带着小朋友到梅园去寻找文人墨客文字中的梅花精神。
实践证明,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对培养低年级孩子的传统文化素养和陶冶的情操是非常有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