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词叫“短小精悍”,所以我一直相信,短小的事物,总能爆发出更大的能量。
所以这些年,比起电视剧,我更喜欢看电影。比起读小说,我更喜欢读诗。
从2011年开始,我自己也在一直写一些诗一样的句子,但因为没有像别人一样饱读诗书,没有什么文学修养,不敢说自己写的是诗,只说会写一些句子。
后来逐渐有杂志社或者某某诗刊的人过来约稿,才多了几分自信,不过还是不敢称之为“诗”。到现在2019年了,亦是如此。
大概是2015年,我在网上淘诗,偶然看到一本叫《截句》的诗集,还是我最喜欢的诗人北岛推荐,便立即买了一本。
到手后我迫不及待地开始翻阅,不过半小时时间整本书就已读完,因为它实在太短了。每首诗最多也就四行,大多还是1-3行。
后来看到封面上写着,这本书花了作者7年时间。于是我又重新细细品读,才发现这些短小的句子,竟然特别得有嚼劲儿。
▽蒋一谈《截句》摘抄
它们像日本的俳句一样有趣,但又比俳句多了许多深意和生活气息。
于是我找到这本书的作者蒋一谈老师,并加了微信闲聊了几句。
从那以后,我写句子也是越来越短,去尽可能地往“截句”的方向靠。
因为我觉得,“截句”这个词,也许更适合我这种不敢自称写“诗”的人。
不过可以肯定,截句确也是诗。而且我个人认为,它比日本的俳句和银发川柳还要高级几分。
对于截句,它的概念提出者蒋一谈这样说:
“截句,截天截地截自己,对自己不留情面。当然,当我们对自己不留情面时,也需要去古典的诗意里休息一下,所以古典意境是要保留的。古典与现代,既有联系,又有破坏。 ”
曾有西方哲人说,每个人其实都是诗人。我想截句的出现,会使这句话成为可能。
因为就算你不会写诗,但像截句这样简短、有趣、生活化而又不乏深意的诗歌体裁,相信每个人都不会拒之门外。
而且,它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发现生活的诗意或者重拾一颗诗心,而这,要比诗歌本身来得更加实在。
但尽管如此,写一首好的截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就好比生活中,我们很容易把一个简单的事情变得复杂,却很难做到化繁为简。
人们习惯于用长篇大论去阐释一个道理,而截句却要靠寥寥几个字来完成,这不止体现一个人的文字功底,更体现出汉字之间组合时的妙趣。
这几年我对截句最深的感触就是:要写出趣味或许不难,但要写出嚼劲写出深意,同时还要考虑诗的古典美和韵律美,就非常难了。
但这并不妨碍大家也可以写出自己的截句。因为生活中的一个见闻、一个联想、一次走神、一个一闪而过的画面,都可以写成一首截句。
比如我早晨挤地铁去上班写的这句,一个瞬间的事件,加一个停顿的理性思考,一首截句就有了。而且不同的人还能看出不同的意思来。
虽然是个失败的例子,还是破例讲一下由来吧。
首先,是一个联想,从地铁疾驰发出的轰隆声,联想到火箭上天的声音。
然后,为了生活化,加入了地铁八号线和上班这两个再平淡不过的词。
然后,为了趣味性,把地铁比作火箭,把自己比作宇航员。
再然后,传达出几层意思:1.地球枯燥,我要上天。2.现实压迫,只能上班。(调侃)3.底层的人民也一样伟大。4.随意猜吧。
最后,为了韵律,仄起平收。当然,没什么古典美。
最后推荐两本书。第一本,就是前面提到的蒋一谈的《截句》(我找不到货,有兴趣的自己去买);
第二本,蒋一谈主编的《大海截句集》(由包括他在内的50位诗人所作)。
▽《大海截句集》
《大海截句集》的几个亮点:
1.高手云集
在《大海截句集》中,收录了蒋一谈、西川、于坚、臧棣、朵渔、树才、桑克、车前子、钟立风、春树、安琪、林莽等等50位诗人的截句。
2.全是手稿
诗集的主体,是由50位诗人亲笔手书的自己的截句。有些字虽然写得不好看,但挺有意义。
燃烧的大海
再也无法爱上它的白滩
——春树
如何向山
解释海的辽阔
只有鸟知道答案
——胡涛
一个人走到海边
大海的哭声
让她乐观起来
——蒋一谈
去了海边,坐以眺望
我似乎看穿生命的尽头——
所见使我失明
所闻使我耳聋
——树才
将火,当作波浪的一种
——肖水
在沙滩上拾得一枚石子
像是浪子衣襟掉下的一粒纽扣
略带海的体温
——于坚
3.大海的主题
大海,对任何人来讲都是神秘且向往的。不过一个人写一本大海定然无趣,但50位诗人眼中的50片不同的大海放到一块,就有意思了。
4.特殊的明信片
除了手写诗集,里边还有50张不同的大海明信片,背面是一首截句,正面是一副和这首截句相关联的插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