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赞荷花佳句-荷文化:赏夏日清荷,看高雅之花,品唯美荷花词

赞荷花佳句-荷文化:赏夏日清荷,看高雅之花,品唯美荷花词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07 22:20:25
阅读:

炎炎夏日即将过去,荷花也即将开到尽头,每当人们说起荷花,我总想起周敦颐的《爱莲说》:"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于是自然而然的自己也喜欢上荷花,而后欣赏与荷花有关的诗词,发现写的都很美,又想起朱自清的荷塘月色,不禁再次感受到了荷花带来的意境美。


荷花又叫莲花,水芙蓉,惯常被形容为品性高洁的代表,《说文解字》里有"未发为菡萏,已发为芙蓉"之说。它是我国的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印度和越南的国花,古时候,江南有一风俗,将农历的六月二十四作为荷花生日,故荷花又有"六月花神"的雅号,司马相如就曾将自己的妻子卓文君比作出水的芙蓉,倒是让人觉得清丽十足,自然而然就带有美感了,《红楼梦》里也曾将黛玉比作水芙蓉,晴雯为木芙蓉,与她们的性格品性却是有异曲同工之处的。


其实,关于荷花的雅称很多,君子花、水宫仙子、玉环等都是用来形容荷花的,金芙蓉和草芙蓉就用来比喻荷花难得的品性了,还有像溪客、静客则是用来比喻荷花的生长环境以及它安静娴雅的状态,就连它的各个部分也有不同的称呼,如荷花瓣称作红衣,荷花蕊又名佛座须,各式各样的称呼倒是令人区分不开了。


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偏爱荷花,如曹植就曾写过《芙蓉赋》:"览百卉之英茂,无斯华之独灵",将其比作水中的灵芝,后到了唐宋时期,诗词发展到顶峰,咏荷的诗词就成片成片的出现了,产生了许多十分经典的名句。如杨万里就很爱写荷花,像"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这些经典句子都是出自他手;王昌龄也曾写过《采莲曲二首》,里面有"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也是十分美的画面。


但其实与荷花有关的诗词出现的非常早,我们小时候课本里就曾学过一首汉代的乐府诗《江南》,里面就有"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之句;南朝的乐府民歌《西洲曲》中也有"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这样的写实画面;据说,只写《采莲曲》这一同名诗的诗人就高达12人之多,著名的如李白、王勃、白居易、陆游、张籍,这也可以看出古代文人对荷花的喜爱之情了。


当然,荷花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高洁的品性,它还有很美好的寓意,我国自古以来讲究以和为贵,而荷花的"荷"与"和""合"同音,于是就有了和平、和谐、合作的意味;荷花又被称作莲花,"莲"又与"连""联"同音,连接,联合自然而然也成了它的象征,这就对弘扬中华民族的"和"文化有一定的意义与作用,赏荷也成了对和谐社会的企盼与祝福。


另外,荷花与宗教文化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尤其是在佛学之中,印度之所以将荷花作为国花,和他们的佛教信仰有莫大的关系。在佛教中,荷花因出淤泥而不染比喻佛和菩萨是从生死烦恼中出生的,所以有"莲花藏世界"之说,菩萨们或站或坐,其底座都是莲花,而佛教中的莲花,包括睡莲和荷花两种,也只有大乘佛教的佛像座用的是荷花,其他的大多是睡莲,从这就可以看出,莲花俨然已经成为佛教的象征。


荷花洁身自处的品性与佛教的处世人格十分相似,神圣高洁,不可侵犯,另外,在佛教文化中,有一说法是睡莲是从水中深处冒出水面的花,就像造物主潜藏的生命力一样,寓意是创造的本源;而莲花即使是花枯萎了,它的根也不会死,在第二年继续生长开花,这又象征了人死而魂魄不灭,生生世世的处在世间轮回之中。因为莲花是佛教的象征,所以莲花经常被用于佛前的供花,在我国悠久的插花艺术史上,荷花也经常被用作插花最基本的原材料了。


像荷花这种拥有自己文化特色的花,总会被赋予各种带有神秘色彩的传说,在我国的民间故事中,就传说荷花是王母娘娘身边的一个美貌侍女玉姬,玉姬看见人间的男男女女成双成对,十分羡慕人间的生活,就偷溜到凡间,来到杭州的西子湖畔,这儿风景秀美,让她流连忘返,王母知道后,一气之下将她打入西湖的淤泥之中,永世不得再上天庭,于是荷花就这样出现在凡间了。而在古代民间,还经常有放荷灯这样的风俗,这也体现了古代人民对莲花的喜爱之情。


自莲花出现来,就惯常被人看做是清白高尚的花,自周敦颐的《爱莲说》出世之后,它就成了高雅的花最典型的代表了,坚贞、纯洁,所有美好的词放在它身上也是不为过的。


在夏天,划着一艘小船,采莲弄藕,赏荷塘月色,感凉风阵阵,好不惬意,说不定还能体验一次"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的意境,摘朵荷叶,就可以"攀荷弄其珠,荡漾不成圆"了,若是在家种上一缸荷花,还能时不时的感受"过雨荷花满院香"的美妙境地,当真是舒适至极了!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