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是长城资源大省,总里程达3650多公里,占全国近五分之一。秦、汉、明三代万里长城的西端都在甘肃境内,分别是临洮、敦煌、嘉峪关,长城文化丰厚。
敦煌博物馆全景
唐朝著名诗人王维一句“西出阳关无故人”,不知引发了后人多少感慨。“秦时明月汉时关”、“春风不度玉门关”,边塞诗中反复歌咏的阳关、玉门关,如今安在?这两座著名的边塞与长城和“丝绸之路”有何关联?我们的行走和寻访从敦煌博物馆开启。
站在一张斑驳的黑白照片前,敦煌博物馆讲解员李英不无遗憾地告诉记者,阳关的关城现今已不存在,仅残留一座烽燧。随后,李英把记者带到“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前,介绍起阳关和玉门关的前世今生:阳关、玉门关分列敦煌南北,主要为防御秦汉时期主要的外患——匈奴。
汉武帝为打击匈奴,计划联合西域诸国与汉朝联合,于是派遣张骞出使之前被匈奴冒顿单于逐出故土的大月氏。公元前138年张骞带了100人的使节团就一路向西浩浩荡荡,但是到了河西走廊境内也就是今天的张掖,他就被匈奴的骑兵发现,并截获。
敦煌博物馆讲解员李英(左)
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虽没有完成他的政治目的,可他对整个丝绸之路沿线的经济、文化,包括风土人情,军事部署以及气候特征都有了非常详细地了解。公元前126年,他回到汉朝的时候,就对汉武帝一一做了汇报。最关键的是,在跟张骞失去联系的这十几年时间里,汉朝对匈奴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收复了河西。
张骞出使西域路线图
公元前121年的“河西之战”,这一年汉武帝派年仅19岁的骠骑将军霍去病率万余人从陇西出塞,给匈奴以重创,就连匈奴内部都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繁息,失我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汉武帝为了巩固他的成果,经营西域,就在敦煌一南一北设置了阳关和玉门关,两个军事关隘,作为通西域的门户,也相当于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海关。
敦煌博物馆内对阳关和玉门关用图片和文字以及大量的文物等做了详细介绍
这就是史书上记载的“列四郡,据两关”,当时在河西走廊先是设置了武威郡和酒泉郡,后从武威郡分出了张掖郡,从酒泉郡分出了敦煌郡。有了河西走廊,阳关和玉门关做坚强后盾,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他带领了300人的使节团,每人两匹马,带了大量的金银丝绸,所到之处慷慨馈赠,沿途的这些小国家就纷纷表示愿意于汉王朝结好,丝绸之路就正式开通。所以说张骞是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人,而敦煌则是最早对西方诸国开放的地方。
汉敦煌郡邮驿系统示意图中有阳关和玉门关的字样
沿着古丝绸之路,记者驱车来到敦煌西南70公里的戈壁荒滩上,夕阳下,名扬天下的阳关,虽然仅余残迹,烽燧依然矗立。敦煌书画院院长、阳关博物馆馆长纪永元介绍说,沿丝绸之路西出敦煌,顺着南路往西域走的话,必经阳关。民间说的“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过我的独木桥”,好多游客来了都关心阳关道在哪儿,我们要走走阳关道,咱们现在脚下站的位置就是丝绸之路的南路,也称为“阳关大道”,看它的痕迹也比较明显,驼队也好,人流也好,从东向西就过去了。
阳关烽燧现状(敦煌博物馆提供)
甘肃境内的长城,跟水源地紧密相关,随着沿途绿洲的消失,水资源匮乏之后,关城遭到废弃就渐渐掩埋在了黄沙之下。阳关如此,玉门关也一样。不同的是玉门关关城在历史上发生过三次迁移。敦煌博物馆讲解员李英告诉记者,其中一处也在敦煌附近。
汉代玉门关附近“河仓城”遗址(敦煌博物馆提供)
玉门关遗址距离敦煌西北98公里处,也把它称为“小方盘城”,当时是玉门都尉的指挥治所,黄土夯筑而成,现在就剩北面和西面两个小门,据说新疆和田的美玉就是经过这个关口,源源不断地输入到中原各地的。
玉门关小方盘城遗址
二十世纪初,从汉长城玉门关附近出土的汉代简牍看,“玉门”两字频频出现是驻守边关的将士上报朝廷的关键字。与边塞防御体系配套的是沿途众多的驿站,用于传递消息,迎来送往,储运给养。敦煌悬泉置遗址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大规模的古代邮驿,这里出土的5万枚简牍,记录了丰富的边塞生活。现今人们看到的“过所符”,就类似现如今的护照,一半留在官府衙门,一半留在过关者身上,通关的时候两片合在一起就能顺利出关。
通关用的“过所符”
敦煌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从阳关经吐鲁番、楼兰到达喀什,这一支是西域南道,从玉门关经且末、若羌再到达喀什,这属于西域北道。敦煌市文物局副局长张春生特别指出,敦煌是长城和丝绸之路的交汇地。长城不仅仅是军事防御工事,更是为了彻底消除匈奴威胁而建立的主动进攻的战斗堡垒,它保障了丝绸之路的畅通。
敦煌市文物局副局长张春生
中国有句老话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武力威慑,在敦煌以西设都护,军事威慑,就是监督你的意思。所以西出敦煌再无郡,敦煌就被称为中国古代的“西极”。“诗和远方”这句话来形容阳关、玉门关最合适不过。“诗和远方,如梦敦煌”,长城与丝路在敦煌交汇后,阳关和玉门关从此成为诗人笔下反复吟诵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