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很久以前,很远很远的地方,天真可爱的孩子们围着篝火听爷爷讲故事。当镜头缓缓拉伸,才蓦然发现居然是遥远的外星球!
浩瀚的宇宙湛蓝依旧,沉默的夜空冰冷孤寂,本应属于我们的地球在触不可及的地方孤独旋转。
这是电影 《云图》结尾处的剪影,温暖的色调霎时灼痛眼底,刺入心扉。《云图》一直饱受热议,很多观众热衷于它的复杂构架,有人说不知所云,也有人称其 “最能挑战阅读想象力”。大家对里面有几个故事,故事里面的人物关系、结局命运,以及冥冥中的因果轮回兴趣盎然,喧闹的关注甚至超越了对其内涵的安静思考。
据说影片有6个故事,分别发生于1849年的南太平洋群岛、1936年的英国剑桥、1973年的美国旧金山、2012年的英国伦敦、2144年的韩国新首尔和后末日时代的夏威夷。6个故事看似彼此独立,相互间却牵连着某种神秘纽带,并最终捆绑出真实的联系。
在亚当·尤因的太平洋日记中,一名贵族和一个奴隶生死相依,冲破了森严的等级;寄自西德海姆庄园的信,记录了 《云图六重奏》作者难为人言的故事,他目睹种种挣扎于浮名下的功利,以及功利下浮名的挣扎;记者路易斯被撞到桥下死里逃生,因为她和物理学家史密斯秘密进行了核阴谋调查,企图突围惊天黑幕;
出版商蒂莫西·卡文迪什因祸得福,又因福得祸,被送进了养老院的牢笼;当社会进入高度发达的科技时代,众多斗士为保护克隆人星美先后捐躯,只为了保护她被唤醒的思考,希望给正直、善良和正义争取更多的空间;可惜在下一个故事中,人类已经成功地毁灭了自己的家园,幸存学者假借 “先知”名义潜伏于原始社会,并借助他们的力量逃离了地球。
所有故事均以非对称姿态呈现,而整体结构则以对折形式次第打开,再一一合上,由远及近,再渐行渐远。日记、信件、小说、图书和电影片段,雷同的胎记、重复的台词和近似的场景,都成为导演组装剧情的衔接零件。
的确,从远古的部落时代到未来的太空繁衍,已经突破了人类所能感知的极限,涵盖之广、延伸之长,很难用100多分钟的影片去承载,所以导演才制造出这些恍惚相似的链条,不断地引领视线,切换思维,刺激观感。唯有乐曲 《云图六重奏》回响在高空,像翻飞的蝴蝶,浮沉飘落,起伏盘旋。
影片到底想表达什么?简洁的对白中,似乎能寻找到端倪。
Q:你们这么做是为了什么?能改变吗?你们做的一切都抵不过大海里的一滴水。A:没有众多的水滴,哪来的汪洋呢?
显然,抗争,用信念支撑的抗争,希望渺茫的抗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努力抗争,才是影片最想表达的核心要义。奴隶主放弃贵族身份走向废奴一线,无名小子断然拒绝无耻 “大师”,记者挑战恐怖的核组织,斗士们从容面对流血牺牲,还有孤寡老人抱团取暖携手出逃,未来人和原始人联手协作绝地反击,无一不是如此。
这些没有成功的抗争,如同不朽的交响 《云图六重奏》,无论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处于时空的哪段碎片,都闪烁着坚韧不屈的微光。
只是这种悲情的抗争也带来了心中别样的沉重,是不是人类已经无法战胜自己的私欲和贪婪?我们再也找不回曾经美丽的家园?
或许我没看懂,或许不过如此。我不愿意看到震憾人心的正能量表现得如此无助,拖曳得如此漫长,以至于在纵横交织的故事中支离破碎,遍体鳞伤。其实这些艰难追求的品质风尚,理应就是人类共同遵从的道德法则,无须强调,无须犹豫,也无论远古,无论未来。
远古太远,未来太险,电影只是咀嚼幻想的泡泡糖,在口中任意变幻,啪啪作响,前生后世的事情谁也说不清楚。或许只是在走出电影院遥望星空时,才会偶尔轻叹:时光太窄,指缝太宽;一别经年,尘世零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