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经“悦奔一生”微信公众号授权转载,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需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病毒载量检测是HIV携带者定期需要进行的检测之一。一般情况下,治疗后的感染者血液中病毒载量都处在一个很低甚至查不出的水平,“四免一关怀”政策下,大部分地区都有每年1次或2次的免费病毒载量检测。
什么是HIV病毒载量
HIV病毒载量反应的是血液中艾滋病毒的数量,病毒载量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抗病毒治疗的效果如何。通常在抗病毒治疗开始后半年内,病毒载量就可以达到查不出的水平,否则就应该咨询你的主治医师是否需要更换药物方案或是否可能存在耐药的情况。
随着抗逆转录病毒药物越来越高效,根据美国卫生和人类服务部(DHHS)在2014年5月1日发布了指导方针,病毒载量被单独用来确定治疗是否有效,不再强调使用CD4计数作为衡量治疗成功的标准。[1]
病毒载量检测的意义
CD4计数是直接反映免疫状态以及间接反映治疗效果的指标,而病毒载量直接反应了血液中的病毒数量以及抗病毒治疗的效果。
HIV病毒载量检测常用来预测疾病进程、评估治疗效果、指导治疗方案调整,也可作为HIV感染诊断的补充试验,用于急性期/窗口期诊断、晚期感染者诊断、HIV感染诊断和小于18个月龄的婴幼儿HIV感染诊断。
作为HIV确证的补充实验之一,在确证试验时无法确证是否感染HIV,即无HIV特异性条带产生,或出现条带但不满足诊断条件,可进行病毒载量检测,也就是所谓的核酸试验,若出现连续2次核酸检测结果>5000拷贝/ml,即可作为确证HIV感染的依据。同时HIV病毒载量检测也是作为新生儿HIV感染的确证手段。[2]
当然,对感染者来说,病毒载量肯定是越低越好!
U=U,病毒载量测不出=不会通过性行为传播HIV,当感染者达到了血液中病毒载量无法检出之时可以获得:
- 更低的HIV感染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 更低的非艾滋病相关疾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 使感染者获得更长的期望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 最大程度地抑制病毒复制,减少耐药株产生的可能;
- 重建或者改善免疫功能;
- 减少异常的免疫激活,降低癌症风险,使得CD4/CD8比值趋于正常;
- 减少HIV的传播、预防母婴传播,阻断由性传播HIV的可能。
根据英国合作队列(UK Chic)的研究,在开始治疗一年内CD4计数大于350,病毒载量无法检测的人,其预期寿命与未感染者没有差异。[3]
如果出现过病毒抑制的失败,常见为继发性耐药,则预期寿命平均缩短11岁——相当于每天抽两包烟的危害。[4]
蒙特利尔大学在2013年进行的一项回顾性分析进一步得出结论,那些在6个月内病毒载量在低水平波动的人(即50至500cp/mL),一年内病毒学失败与耐药风险比病毒载量完全抑制的人高出近400%。持续病毒载量在500至999cp/mL之间的人,一年内接近60%出现了病毒学治疗失败与耐药的情况。[5]
而国内很多地区,病毒载量检测精度仅可达到500cp/ml,用这种500精度的病载检测来进行治疗,效果的预测在某种程度上是不足的,况且在很多地区感染者进行病载量检测后需要数月才能获取报告,这用来发现耐药或可能出现耐药也是不及时的。
多久检测一次病毒载量
中国的艾滋病诊疗指南中,对病毒载量检测频率的要求相比美国DHHS指南,对病毒载量监测频率的要求相对较低,特别是对于初治和未治疗感染者。
美国DHHS指南:
未治疗感染者:每4-8周进行一次检测 ;
初治或调整方案感染者:开始治疗或调整方案后2-4周检测一次,之后每4-8周检测一次,直到病毒完全抑制;
病毒抑制感染者:在达到病毒学抑制后应每3至4个月进行一次检测。如果病毒抑制持续至少两年,检测可以延长到每六个月一次。
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
未治疗感染者: 每年检测一次;
初治或调整方案感染者:初始治疗或调整治疗方案前或初期每4~8周检测1次,以便尽早发现病毒学失败;
病毒抑制感染者:病毒载量低于检测下限后,每3~4个月检测1次,对于依从性好、病毒持续抑制达2~3年以上、临床和免疫学状态平稳的感染者可每6个月检测 1 次。
小艾温馨提醒:只要是确证感染了HIV病毒,不管是否接受抗病毒治疗都要定时做病载检测,及时了解自己的治疗情况及身体状况,避免发生耐药而不自知导致治疗失败。
参考文献:
[1]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DHHS). "Guidelines for the Use of Antiretroviral Agents in HIV-1-Infected Adults and Adolescents." Bethesda, Maryland.
[2]中国艾滋病诊疗指南(2018版)[J].中国艾滋病性病,2018,24(12):1266-1282.
[3]May, M.; Gompels, M.; and Sabin. C. "Life expectancy of HIV-1-positive individuals approaches normal conditional on response to antiretroviral therapy: UK Collaborative HIV Cohort Study." Journal of the International AIDS Society. November 11, 2012; 15(4): 18078.
[4]Baligh, Y.; Fleishman, J.; Metlay, J.; et al. "Sustained Viral Suppression in HIV-Infected Patients Receiving Antiretroviral Therapy." The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July 25, 2012; 308(4):339-342.
[5]Laprise, C.; de Pokomandy, A.; Baril, J.; et al. "Virologic failure following persistent low-level viremia in a cohort of HIV-positive patients: results from 12 years of observation." 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 November 2013; 57(10):1489-96.
抗艾卫士,守卫所有人的健康!
医生咨询 | 患者互助 | 视频讲座 | 药物查询
官方微信号:AntiHivCN
微博、头条:抗艾卫士
抖音号:艾知一二(189444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