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无云、彩云追月、遮云蔽日,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非常熟识的关于云彩的词语。云在我们的生活中并不陌生,只要天气晴朗的时候,我们多数情况下是可以看见云彩的。但是,你能想到这生活中常见的云彩会和地震有着密切的联系吗?早在17世纪,中国古籍中就有“昼中或日落之后,天际晴朗,而有细云如一线,甚长,震兆也”的记载。
1935年,我国宁夏的隆德县《重修隆德县志》中也有这样的记载:“天晴日暖,碧空清净,忽见黑云如缕,婉如长蛇,横卧天际,久而不散,势必为地震。”这都是我国史书中关于“地震云”的记载,“地震云”顾名思义就是人们通过对云彩的观察,可以准确地预报地震。另据史书记载,这种云常出现在早晚时间,呈条带状,就连大风都很难改变它的形状,而且这种云和天空有很明显的界限,多呈白色、灰色、橙色和橘红色。
如果这种云出现,一般预示着2周以后会有地震。世界各国专家们对于地震云的研究还是最近的事,而其中以我国和日本处于领先地位。首先提出“地震云”这个名字的是日本福冈市前市长健田忠三郎,他曾经亲身经历过日本福冈1956年的7级地震,并且在地震时亲眼看到天空中有一种非常奇特的云,以后只要这种云出现,总有地震相应发生,所以他就把这样的云称为“地震云”。但是这种云的成因是什么呢?为什么地震之前会有这种云的出现呢?对此,目前学者们主要有以下两种观点。一种是“热量学”说。持这种观点的主要是日本相关学者,他们认为地震即将发生时,因地热聚集于地震带,或因地震带岩石受强烈引力作用发生激烈摩擦而产生大量热量,并促使地热升高,这些热量从地球表面逸出,使空气增温产生上升气流,这些气流以同心圆状扩散到同温层,使1000米高空的雨云形成细长的稻草状“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发生处。
但是这种说法一提出,就遭到很多学者的质疑,疑点主要聚集在以下两方面:一是在地球上,即使是火山喷发、核弹爆炸所产生的气流也只能上升到同温层的下端即对流层的高度,而且这种强烈对流,一般都是产生“塔状”、“柱状”、“蘑菇状”等垂直方向发展的对流体,不可能形成沿水平方向展开的、横卧状的细长带状云,更无法解释这种长条状云为什么会指向震源方向;二是地球岩石的热传导是极其缓慢的,它要通过10米厚的岩石至少也要3年的时间。
地球内部积聚的热量是如何通过10米厚的岩石,在短时间内加热大气并最终形成“地震云”的呢?由于此观点的众多疑问都不能得到科学的解释,所以有人认为这种观点并不可信,进而又提出了“电磁学”说。那么,究竟什么是“电磁学”说呢?“电磁学”说认为,地震前岩石在地应力作用下出现“压磁效应”,从而引起地球磁场局部变化;地应力使岩石被压缩或拉伸,引起电阻率变化,使电磁场有相应的局部变化。由于电磁波影响到高空电离层而出现了电离层电浆浓度锐减的情况,从而使水汽和尘埃非自由地有序排列形成了地震云。
这些观点虽然对地震云的成因作出了一些解释,但都缺乏客观的数据统计。因此,学术界有相当一部分人对“地震云”说持怀疑态度,认为“地震云”就是普通的云彩,根部就不具备研究的价值。由此看来,是否存在神乎其神的“地震云”还是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