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秦朝以前,已经有着非常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诗经》可谓先秦文学的代表作,也是我国文学的起点。孔子曾说,《诗经》是后世人们说话、做事的标准。由此开始,后人就经常引用《诗经》来论证自己的看法观点。
我们现在无论是读战国时期的庄子、孟子著作,还是读唐朝大诗人李白、杜甫的诗句,以及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乃至几乎大部分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文学作品,其中很多都有《诗经》的影子。总之,引经据典这个词和《诗经》的关联非常密切。
本期和大家分享的这首诗《伐木》,就是很有代表性的一首赞颂友情诗。大诗人杜甫引用为“春山无伴独相求,伐木丁丁山更幽”;王安石写作“生刍一束他年阙,伐木相求此地新”;文天祥做《梅》,写出“古人重伐木,惟恐变颜色”的诗句;唐寅引用为“但恨今人不如古,高歌伐木矢沧浪”。伐木一词在歌咏友谊的诗词中,被引用颇多,这里就不再一一列举。
《小雅·伐木》相传为召伯虎所做,歌颂了美好的亲情友情。诗中的鸟鸣嘤嘤声比喻为人们呼唤友情之声。小鸟都需要朋友,人更是如此啊!下面让我们一起品一品这首诗。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嘤其鸣矣,求其友声。
相彼鸟矣,犹求友声。矧伊人矣,不求友生?神之听之,终和且平。
伐木许许,酾酒有藇!既有肥羜,以速诸父。宁适不来,微我弗顾。
於粲洒扫,陈馈八簋。既有肥牡,以速诸舅。宁适不来,微我有咎。
伐木于阪,酾酒有衍。笾豆有践,兄弟无远。民之失德,乾餱以愆。
有酒湑我,无酒酤我。坎坎鼓我,蹲蹲舞我。迨我暇矣,饮此湑矣。
全诗大意为,砍树的咚咚声,鸟儿的嘤嘤声。从深谷传出,飞到大树上。鸟儿叫,是在求知音好友。仔细看这些鸟儿,还知道找朋友。何况人呢,无友怎么行?用心感受,和乐安宁。
伐木需要人们共同出力,滤过的酒更加甘美。有肥羊肉,父亲这边的长辈都要来。如果不来,别说我顾不上。做好美食打扫干净,佳肴八大簋。有肥美的肉类,母亲这边的长辈也都来。假如不来,不是我的错。在山坡上伐木,把酒斟满。摆满好吃的,兄弟更亲。有时候一口干粮也会导致失礼。好酒让我饮,没酒就去买。坎坎伐木声,蹲蹲拽木头鼓舞人心。等到忙完闲下来,继续饮。
《诗经》多采用赋比兴的手法来写,因此《诗经》中的诗大多从自然景物描写开始、加入当时生活中的常见场景产生联想,达到以景抒情,以物咏志的目的。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古诗词里面的生活生产场景已不多见,我们初读起来,常常无法理解其内涵。这首《伐木》亦是如此,若不深读,往往会不解其意。
本诗分三章,首章以伐木起兴,开头以伐木声和鸟鸣声把人带入一种空谷幽兰的唯美自然场景,自然和谐。然后由飞出的鸟儿找寻朋友,引发对人们之间友情的联想,同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伐木在古代是件大事,并非一己之力可为。在没有机械化的古代,需要人们团结,共同用力砍伐和拖拽。一般而言,伐木时需要喊上年轻力壮的亲朋好友过来帮忙。深入仔细琢磨,这和鸟叫的求友声,就完全能够联系在一起。
自第二章开始,伐木进行到一定程度了,这边也开始摆餐,准备吃的饭食。把吃的喝的全部摆好。父母两方的长辈都要喊来,一起吃饭。长辈们都去请过了,如果不来,就不是我的责任啦。到第三章,是对同辈兄弟亲情的描写,前半部分仍然以吃饭为主,礼节周到,相互关爱。同时也讲述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小事不周到也可能引发大问题。到最后,以合唱以及伐木的声音动作组成了一个唯美的画面,和睦快乐。
纵观全诗,将伐木的场景与亲情、友情有机结合。随着伐木进程徐徐展开,讲述了亲友之间需要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由此将伐木的延伸意义扩展为亲情和友情,表达了人们之间需要团结友爱的精神。“伐木”等于“朋友,我需要你!”。自此,古诗词中经常将伐木引用为求友之意,简单两个字“伐木”,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让人一见倾心。
《诗经·小雅·鹿鸣》,寥寥几句,说出吃饭聚会的精粹,至今适用
2000年前诗一首,在外跑业务小伙伴必读,古人说出了我们的心声
- 上一篇:赞美校园的句子-校园青春语录
- 下一篇:赞美校园的简短小诗-一首小诗,很短,很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