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真理容易崩塌、信念总是动摇的时代,“读书改变命运”就是其中一个受害者。随之倒下的是“知识就是财富”“书中自有黄金屋”等风行一时的教育励志口号,取而代之的是“一毕业就失业”“科研穷三代,读博毁一生”“高中生拖累全家,大学生拖垮全家”等令人沮丧的说法。
一个曾经振奋人心的信念倒下了,问题是:谁是凶手?
我最近看了一部名为《读书致贫》的纪录片,是《为什么贫穷》系列公益纪录片中的一部,由丹麦的一个公益组织拍摄,旨在唤起人们对贫困问题的关注。《读书致贫》是关于中国的故事,讲述了一个贫困家庭的女学生在高考前后的纠结;一个从独立学院毕业的大学生艰难的求职经历;一个私立学院的“讲师”四处宣讲,忽悠低分学生到这个学费高昂、教学水平低劣的学院读书。
这部纪录片令我震惊的是,在一些情况下,教育不仅无法助人脱贫,反而使人更贫困了。穷人不是教育恩惠的对象,反而成了教育产业捕食的猎物。用纪录片中那位“讲师”的话说就是,他们学校一般只挑偏远地区消息闭塞的地方宣讲招生,因为这些学生不像城市里的学生,没什么见识,根本没办法识破这些骗局,不知道一旦进了这些学校,面临的将是什么局面。
再看看我们的现实生活,很多居民区周围没有书店,很多家庭没有书房,很多卧室的床头没有书本……一切都被一种东西取代——手机。一部手机握在手,足以玩转一整天。移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兴起,令大批“手机族”趋之若鹜,人们阅读的内容变成了微博、微信中那短短几十字。当新鲜变成习惯,习惯变成依赖,我们有限的精力,就这样被大量消耗在快餐文化之中。在公共场合,如火车、地铁、候机大厅等,总是同样一种场景,人们都在拿着手机来打发时间,如果发现有人拿着一本书在阅读,那么他很可能是个老外。
曾有一幅对比图生动地诠释了这一现状:一百年前一个侧卧于床榻抽着大烟的人和一个现在的躺在床上玩手机的人,其姿势、动作甚至神态都惊人的一致,除了手里拿的一个是烟枪一个是手机。十分惭愧的是,笔者也是在拿着手机写这篇文章。
不能不承认手机给人们带来的方便和快捷,但是,终日沉溺于海量而肤浅的网络信息,抛开有“厚度”的书本教育,会使一个人变得浮躁,缺乏内涵,更甚者会让一个民族缺乏智慧和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