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学霸?在笔者看来,埋头苦读、门门功课具优为学霸;读书成瘾、把学习当成一生的乐趣亦是学霸。家住山东威海的于英沂今年83岁,从1978年写下第一本读书笔记开始,他笔耕不辍坚持整整41年,累积到现在,这些笔记拿计量器一称足有32斤重。有人说:老都老了,学习有啥用?但于英沂不以为意,他用这32斤笔记“反问”那些游手好闲的后生晚辈:“我都这么拼,年轻人凭啥不努力?”
于英沂出生于1936年,历经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和建设……1956年,他应征入伍,成为新中国第一代义务兵。8年军旅生涯,锤炼了他的意志,也坚定了他终生为人民服务的决心。退伍后,于英沂放弃留在县委的工作机会,毅然回到偏远农村当老师,扎根农村为祖国培养下一代人才。他一边自学知识,一边教书育人。这一干,就是30多年。(图为于英沂在海军服役时的照片)
于英沂生平最爱学习,即便工作再忙,他也要坚持利用碎片时间学新东西,他在家里的书桌上、电视机旁、炕头边、画桌旁各放4个笔记本,无论看书读报,还是电视广播,一旦了解到新知识、新信息,他都第一时间抄录在笔记本上。(图为于英沂在记笔记)
1978年,于英沂写下第一本政治读书笔记,此后41年不间断,老花镜都用坏6个,这些笔记总重32斤,是于英沂呕心沥血半生的见证,也在潜移默化影响着下一代人。(图为于英沂累积的32斤笔记)
于英沂的儿子叫于京洲,在乳山供电公司工作,由于从小受父亲的影响,他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也常年保持剪报、写读书笔记的习惯。去年11月,在儿子的支持下,于英沂把老家的8间房改造成家庭文化记忆展,将自己一辈子写的读书笔记和收藏的2万多个老物件用于展览,对外开放。然而,由于展品太多,8间房也不够放,但扩建又需要人力财力支持。(图为于英沂父子交流读书心得)
为了实现父亲的愿望,于京洲将此事上报单位。今年国庆节,在多方努力下,于英沂的家庭文化记忆展成功升级为陈列馆,截至目前已有上千名参观者,影响力与日俱增……“爷爷,你写下这几十斤的读书笔记,可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孙辈儿的孩子们在参观的过程中,被于英沂41年坚持做一件事的信念深深触动。看到这一幕,于英沂很是欣慰。
“我都这么拼,年轻人凭啥不努力?”于英沂今年83岁,用他的话说,人老,心不老,还能折腾还能动。虽说这32斤读书笔记不是啥经天纬地的大成就,但却是他一辈子坚持的汗水和顽强的信念凝聚成的结晶。有兴趣,才有动力;有动力,才能持久。在于老看来,当代青年普遍缺乏一股子拼劲儿。(图为于英沂与32斤笔记的合影)
一个习惯,坚持1年容易,坚持5年也不难做到,但坚持41年不间断,却实属难能可贵,年过8旬的于英沂是众人眼里不折不扣的老学霸,他身体力行鼓舞着后辈——学习,只要坚持,就永远都不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