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唐诗的光芒万丈,宋代的诗歌显得要暗淡了许多。而且宋朝的时候,占据文学是主流的是宋词,宋代诗歌的发展受到了制约,毕竟发展的空间实在有限。
但毕竟经历了唐诗的高峰,后代人对她的艳羡和向往也是不言而喻的,很多人还是会自觉的创作诗歌,而且有意识地一步步向唐诗靠近,由此也形成了许多经典的诗作。
今天所谈到的这首古诗就是如此,堪称是宋代最为潇洒的诗句,28字清丽无比,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诗人之间画用了山水诗鼻祖的诗句,最后14个字更是精美绝伦,不在盛唐山水是王维之下。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
这首古诗就是朱熹的《秋月》,朱熹是南宋非常著名的儒学大师,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这个人对于诗歌的创作也有很多精彩诗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都是他的诗句。
今天的这首古诗,除了题目当中写到了月亮。全文28个字无一个字提到月亮。但是仔细品读,字里行间都是月亮斑驳的影子。
“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诗歌的一开始就是一幅美丽绝伦的山水景色图画。清澈的溪水流过碧绿的山头,悬空一泻而下,形成了一个小小的瀑布,澄清的水和蓝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构成了一幅空明清澈的秋景画卷。
苏轼评价王为王维的古诗是诗中有画,这样的一个文学典故,也在影响着后世进行文学创作的手法。朱熹的这首古诗,其实就是在描写一幅美丽的图画,诗中有画的创作手法在其中也有明显的展现。
“隔断红尘三十里,白云红叶两悠悠”,这美丽的秋色,宛如世外桃源,把人世间的种种琐事隔在30里之外,在此地看到的只有空中悠闲的白云,只有空中悠闲自得的红叶。这美丽的秋色多么的令人向往啊。
古诗的题目是秋月,但是笔墨始终在描写秋月笼罩下的小溪流上,这就是诗人独特的构思。我们在诗歌中能够看得见山头,能够看得见夜空,能够看得见云朵,也能够看得见枫叶。但这些景物的组成部分都是在围绕着小溪流而写成的,每一个字都在浸透着月光如水,每一个字都在浸染着柔和的月光。
全篇无一笔写月,却又处处见月,朱熹的大家手笔,由此可见一斑。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首古诗的前两句直接化用了山水诗的鼻祖谢灵运《登江中孤屿》中“云日相辉映,空水共澄鲜”两句诗的意境。宋代诗人直接画用山水诗鼻祖的诗句,创造的意境之美,已经和王维诗词相比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