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中没有「夏」字,甲骨卜辞也没有关于任何夏朝的记录,这种说法在网络上流传甚广。
其实,甲骨文中是有「夏」字的,字形如下:
从字形来看,商代的【夏】字,从【日】从【卩】(跪坐的人),突出头部和眼部,可视作【頁】字。【頁】从【】从【儿】,其实也可视作从【首】从【卩】。最开始这个古文字隶定为【日页】,左右或上下结构皆可:
当然,这个字是不是【夏】字,早期学者有不同的看法,但今天已经普遍认可为【夏】字,引用学者季旭昇在《说文新证》中的综述和构形分析结论:
我也认为应该是【夏】,因为字形承续、演变能够与西周、东周的古文字很好的契合,可谓字理清晰,传承有序。
那么,从甲骨文来看,【夏】的造字意图可以说是非常清楚:
以「人在烈日下」之形,表示「炎热的夏天」之意。之所以突出【眼】,可能意思是夏天的光照很强烈。
后来,周代古文字「夏」有简省:「日」字被省去。也有增繁和讹变:【卩】字下有加部件【夊「止」,或者加上两个「止」的「舛」部(如:「舞、桀」所从)。也有加上部件「双手」的字形。。。。。等等,非常多的异体,以及六国地域变体文字、讹变走形的传抄古文字。
之所以古文字【夏】出现这么多字形(不算六国文字),是因为古文字不是特别规范,省笔、加笔导致一字多形非常普遍,而且形义相近的义符是可以通用,导致一字多构也非常普遍:
在古文字中,表示整个【人体】的字形如:【人、卩、女、儿(侧视人形)、大】、【页、首、见】等,它们在当做义符使用,是可以通用的。
如下古文字字例:【人、卩、女、大】做部件时候通用不分。
所以,古文字【夏】的上部,说是从【首】、从【页】,甚至从【见】都可以。
如下图:古文字【夏】下面的「跪坐人形」的字形,相比古文字【见】多了表示【毛发】的两笔。
这正是上文所说的「见、页」用作义符时通用的表现。
在表示【人体】的部件上,加「止、手」或者不加「止、手」都是等价的,是繁、简体的关系。这就好比:小孩子画人形的简笔画有时候,有时候画手脚,可以不画手脚。古文字有一定的规范,但其实仍有图画的遗留。
古文字【夏】加脚、加手的的繁体:
另如:古文字【執(执)】中右边的【人形】,就有加「止」和不加「止」的繁简两种字形:
【夏】字几种异体的演变,非常符合上述规律:
【夏】的古今文字演变脉络如下图(引自《字源》):
东汉许慎对【夏】的解释是:
《說文》:“夏,中國之人也。从夊、从頁、从。,兩手;夊,兩足也。
可见许慎看到的篆文【夏】字,是【夏】的繁体:「页、(双手)、止」三部分构成。
汉代隶楷阶段,才固定为从【首(頁)】从【夊「止」】的「夏」。「夏」上部其实是【首(頁)】的楷化讹省。同时也省去【(双手)】部。特别省去是【日】部,更加抽象化,字理也就变得隐晦不明。
所以有人臆测【夏】字是断手断脚的人形,还留了几滴血,是一种刑法【桀】,故而就跟「夏桀」联系了起来,遂下结论:「小篆的夏字掩盖了或者说遗忘了一件残暴而血腥的历史事实——商汤诛夏桀」(见:破译甲骨文字之六十九:夏_一个理科学者的思考_新浪博客)。
我已经算民科,这种解读更民科。汉字造字是依据事物的常见态、典型态,不会用一个故事、历史事件曲折造字。
凡是不纵向比较字形承续、演变,不搞清楚古文字的构形规律,以看图说话的方式,牵强附会的扯一大堆幺蛾子方式解读汉字,基本上是胡说八道。这个学者就是没有搞清楚古文字【夏】有繁简之别,偏旁通用,将添加手和脚的繁体字形,当做「断手断脚」。
所以,综上分析,这个甲骨文字是「夏」应该是比较可靠的,造字本义是「炎热的夏天」,许慎训【夏】的本义为「中国之人」,应该是后起义。
虽然学者在甲骨文中有【夏】字,但也发现,甲骨文【夏】字并没有表示【夏朝、夏人】的意思。有【夏】字的卜辞,疑似都是表示人名,如以下几片甲骨的释文:
现存美国哈佛大学美术博物館(Harvard Art Museum, Cambridge, Massachusetts),有一件 商代的青铜提梁卣,上面的铭文为【文夏父丁卣】:
【文、夏】两个字抽象程度较低,也比较大,可能是郭沫若先生所称的「族徽字」或者表明姓氏、身份的古文字,【父丁】则是人名,上古殷周人名很多都用干支字,可能是用生日那天的干支字用起名。如商王名字大多是干支字:大甲、盘庚、帝辛等等。这与出土文物也非常符合,出土青铜器上铭文的大部分男子人名都是干支字。
如比较有名的,央视《国宝档案》曾经介绍过的周代【父丁提梁卣】,见:《国宝档案》 20110927 父丁提梁卣和父乙角_国宝档案(纪录片)_视频_央视网
【父:相当于后世的「甫」,在家庭中有一定地位的成年男子】
【丁:在金文中就是一个「圆点」,可能表示「木楔钉」,表干支为借用。甲骨文因为刀刻无法画圆,写成「口」形,故「丁、钉」为古今字。】
这件青铜器底部还有三个符号:
疑似一个合文,隶定做:
左边的两个符号应该是【熙】的初文,
《說文》:「巸,廣也。从巳聲。戺,古文巸从戸。」《說文》:「熙,燥也。从火巸聲。」王筠《說文句讀》:「言曬之使燥。」
第三个符号「从手持鞭」,也就是「牧、攻」的右半部分:
这件提梁卣的铭文是【文夏】还是【夏文】,代表什么意思,底部铭文为何字何意?由于是盗墓流转到国外的文物,出土地不详,目前还没有更多的信息可供解读。或者我暂时没有看到相关论文。
我们知道,目前没有发现商代甲骨文卜辞、铭文中有任何有关夏朝记载。正因如此,这是主张夏朝存在一个非常大BUG。这就好比清代文献中竟然没有记载明代信息,是多么的不符常理。
但是,这并不代表「甲骨文无夏朝信息记载」已成定谳,这个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其实仍然有疑似一鳞半爪的信息,篇幅有限,留待另文再论。
-----待续
-------------------------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