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月的词语-苏轼当州官被赞为官一方政通词美 颂月名篇为何写于此时

月的词语-苏轼当州官被赞为官一方政通词美 颂月名篇为何写于此时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23 23:05:50
阅读:

欣逢中秋佳节,凝思选题,月字时时萦绕心头。自古至今,围绕明月、圆月、弯月的各类文学作品数不胜数,都是妙笔生辉,各具特色。古人当中,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那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被公认为是上乘之作和传世名篇:



不妨适景重读: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序)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简单释义则是: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端起酒杯来询问青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 ,今天晚上是哪一年。 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返回月宫的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归返月宫怎比得上在人间。


月儿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自己。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吧,为什么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随后转念又想,人有悲欢离合的喜忧,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但愿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虽然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名作因不朽才得以传世,岁月快过去两千年了,苏东坡这首词仍然那样打动人心,拨动人们感情深处的琴弦,足见作者独到的文字表达功力。


史料介绍,这首词是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苏东坡山东在密州(今诸城)时所作。


词前的小序交待了写词的过程:“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宰相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自求外放,辗转在地方为官。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弟弟苏辙所在的济南较近的地方为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后,主动要求到山东密州任职,担任该州的最高长官“知州”。苏轼到密州两年后,见弟弟的愿望并未实现。这时恰逢1076年中秋节,皓月当空,银辉遍地。面对一轮明月,苏东坡想到与胞弟苏辙分别之后,已七年未得团聚,不禁心潮起伏,于是乘酒兴正酣,挥笔写下了这首名篇。


苏轼在密州知州任上大约有两年多时间,这时正值他的不惑之年。北宋时期密州知州的官衔全称是:“朝奉郎、尚书祠部员外郎、直史馆、知密州军州事、骑都尉。”这个官衔名称挺复杂,含有“职”、“阶”、“衔”三层意思。


苏轼在密州为官留下很不错的口碑。他知民意,解民忧,扶正祛邪,繁忙政务之余,还


在此创作了诗歌、词赋、散文等200多篇,而且内容丰富,名篇迭出。有人概括他在密州是“为官一方,政通词美”。



苏轼画像


  苏轼刚到密州,时逢北方连年大旱,蝗灾泛滥。他在《和孔郎中荆林马上见寄》一诗中写道:“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永愧此邦人,芒刺在肤肌。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为了拯救百姓于水火,他到任后不久即上书朝廷,如实反映当地灾情,请求朝廷选派官员下来视察。同时减免赋税,发放补助。他还从民间吸取灭蝗经验,采用火烧、用土深埋的办法铲除蝗害,并且动用部分仓米奖励捕蝗的人。他鼓励百姓下田灭蝗除卵,可以“得米济饥还小补”,是一举两得的事。在他的推动下,密州治蝗很快见效:“县前已窖八千斛,更看蚕妇过初眠。”苏轼自注说:“蚕一眠,则蝗不复生矣。”除此之外,他还亲自加入到捕蝗救灾的百姓队伍中,获得广泛赞誉。


为解决旱情,苏轼多次率领下属和百姓去密州境内的常山祈雨。他要用祭祀行动向老百姓展示官府抗旱的决心。巧合的是,熙宁八年五月,他到雩泉祈雨,老天果然下了雨。当地老百姓认为简直神了,半年不落雨,苏轼去求雨,老天就下雨。为表达对上苍的谢意,苏轼在此建了一个小亭子,起名叫“雩泉亭”。还写了《密州常山雩泉记》和六首诗。之后苏轼对雩泉进行了保护和开发,使雩泉成为密州百姓饮用和抗旱的不尽水源。



两年后,苏轼离开时,还为此泉写了一首诗:“举酒属雩泉,白发日夜新。何日泉中天,复照泉上人。二年饮泉水,鱼鸟亦相亲。还将弄泉手,遮日向西秦。”


对于密州“盗贼渐炽”,百姓不堪其苦,苏轼更是嫉恶如仇。他的治盗举措充分显示了聪明才智。在写给朝廷的奏状中,他认为天灾人祸互为因果:“密州民俗武悍,恃好强劫,加以比岁荐饥,椎剽之奸,殆无虚日。”因此,苏轼提出治盗必须治本,并与治事、治吏相结合,挖掉盗贼产生的源头。


《宋史·本传》及《东坡先生墓志铭》中都记载这样一则轶事:密州出现了一帮盗贼,到处抢劫掠杀,民不聊生,安抚司派遣了三班使臣率领悍卒数十人到密州来拘捕。苏轼诗中有谓“磨刀入谷追穷寇”句,即指此事。但是,谁知这班外来的悍卒,要比盗贼更横暴凶残,他们甚至用禁物设赃,诬陷百姓,借机强掠其家。百姓奋起与之争斗而致杀人,悍卒畏罪惊溃,企图作乱。许多老百姓跑到知州衙门来奔诉。没想到苏轼却故意把百姓的诉状掷于地上说:“必不至于有如此的事情。”那些作乱的悍卒闻听此言,都以为没事了,心中颇为安定,就不再躲逃。苏轼便派人到各处去把这些悍卒招集起来,迫使他们招认自己的罪过。取到人证物证之后,苏知州勃然色变,开始按律分别严惩这伙恶人,有的被处以死刑。


苏轼巧妙治恶的故事很快流传在外。让坏人闻风丧胆。


苏轼知密州两年,勤政之余,多次登临境内的卢山、常山、雩泉、九仙山等,还亲自主持设计修建了一些人文景观,如熙宁八年五月,修常山庙;夏秋,筑扶淇新堤;年底,葺北台(超然台)。九年三月,建快哉亭;六月,作山堂;秋,构盖公堂。而且每兴一处,他都有感而发,饱蘸激情,留下了许多美丽的篇章。


在密州除了人们熟知的“明月几时有”一词,还有一首最能代表苏轼风格的《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袒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据说这是当时苏轼心情的真实写照,他在密州时,正好是盛年的39岁至41岁,他的豪放派风格就是在这里形成的。



网络图画


苏轼在密州当百姓父母官,坚持与百姓命运休戚相关。天降大雪,他便想到“今年好风雪,会见麦千堆”;遇到灾情,便自责“秋禾不满眼,宿麦种亦稀”;“平生五千卷,一字不救饥”。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