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远字繁体-太极,有没有极?极在哪里?

远字繁体-太极,有没有极?极在哪里?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2-24 02:17:29
阅读: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周易》和《庄子》。


《周易·系辞》: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庄子·大宗师》:夫道……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太极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个讨论了两千多年未有定论的问题。


在各种形而上的甚至云山雾绕让人迷糊的哲学化论述之外,我们不妨退后一步,看看太极一词的本义及语义来源。


有一点可以肯定,任何高深玄奥的概念或理论,既然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述,那么,不论怎么引申演绎,势必都会受到语言和文字本身的影响和制约,而文字的背后,也许就潜藏着一切奥义得以发挥的基点,甚至还非常简单,直白而浅显。


同样的道理,语言文字也许并不能完美无漏地表达出所想要表达的意思,如《周易·系辞》所说:书不尽言,言不尽意。


虽然指向月亮的手指并非月亮,但是,只要沿着手指的方向望去,月亮一定就在那里。



太极的太,很好理解,即大、泰。


大、太、泰,三个字同义。


西周时期已经有了由大字引申出表示程度很深甚至过度的太字的含义,但其时尚无太字,仍写作大。


战国至秦汉时期,已经有了大字多一点的太字,但直到东汉中期以前,太字仍大都写作大或用泰字假借,而太与大二字完全分化使用,不会早于魏晋时期。


在《马王堆帛书》、《银雀山汉简》等汉代简牍帛书及印章里,所有太字都写为大,如太师、太守、太仆、太史、太傅、太尉、太尹、太官、太宰、太医、太仓、太上、太常、太清、太阴、太阳、太父母、太子、太公、太后等,当然也包括本文所讨论的太极、太一。


PS:帛书《周易》称“易有太极”为“易有大恒”。同样地,帛书《老子》将“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写作“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恒是永久不变之意。


到东汉晚期,在砖铭、墓志铭、碑铭等上面可见太字开始多起来,魏墓志铭中的太尉、太守、太师等就都写为太而不再是大,如三国魏张揖所撰《广雅·释诂》载: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不过,两晋时期仍然还有大、太通用的情况。


简而言之,《周易》和《庄子》里说的太极,就是大极(两书所指内涵不尽相同,但不影响本文立论)。



极又是什么意思呢?


我们来看古人的用法,有三极、四极、六极、八极等不同说法。


《周易.系辞上》:六爻之动,三极之道也。


三极,指三才,即天地人。


《尔雅·释地》:东至于泰远,西至于邠国,南至于濮铅,北至于祝栗,谓之四极。


四极,是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某处地理位置。


《庄子·天运篇》:天有六极。


六极是前后左右上下。


淮南子·本经训》:纪纲八极,经纬六合。


八极是四正四隅,即八方。


除了《周易》的三极以外,四极、六极、八极都是地理意义上的,可理解为极点,极远之处。


在平面的范畴里,是极远。


在立体的概念里,当然也就是极高或极深。


如唐代徐道符(精于大六壬)解释说:极者,屋脊之栋,今人谓高及甚为极,义出于此。


极是支撑房子的最高的那根梁柱。


又如《尔雅·释天》:


月在甲曰毕,在乙曰橘,在丙曰修,在丁曰圉,在戊曰厉,在己曰则,在庚曰窒,在辛曰塞,在壬曰终,在癸曰极。


甲乙丙丁到壬癸,这是十天干,癸是十天干最后一位,月在壬为终,月在癸就称之为极,这里的极,也是极点的意思,终之后,终极。



在甲骨文金文里,暂未查到极字。


在西周早期到战国晚期的青铜器和竹简上,有释为极的亟字(极的繁体为極)。


如西周早期的班簋(又称毛伯彝)上有铭文:


隹(唯)八月初吉才(在)宗周甲戌,王令毛白(伯)更虢城公服,甹(屏)王立(位),乍(作)四方亟(極),秉緐、蜀、巢令,易(赐)鈴



(勒)。


大意是说,八月初甲戌日,周天子任命毛伯为虢城公,拱卫西周都城的四方诸侯受其调遣,大概相当于国防部长兼军委主席,并特别提到要他负责监督緐、蜀、巢三个方国。“赐铃勒”,也就是周天子赐予调兵遣将的符节,即兵符。


这里的“作四方极”,极是四方诸侯军政首脑军事统帅的意思,是最高领导,是领导核心。


最高与核心,就是极。


这里的极与上述四极六极八极的极,其内涵的演绎是同样的逻辑。


古代的极或写作亟,亟的甲骨文又是怎么写的呢?



出处:《甲骨文编》,孙海波


显然,亟的甲骨文字形是上下各一横,为二,中间一个人。


亟字从人从二。“二,天地也”(《说文》)。


亟字意为急迫、敏疾,但从甲骨文的写法来看,其本义应当是指人所能及的天之高地之深,也就是说,天的最高点和地的最深处,就是亟(极)。


显而易见,亟的本义(天地之极)与上述西周班簋铭文中的亟(最高与核心)一脉相承。


后来的亟字为什么意思变成急迫了呢?


看其金文与篆书写法可知,后来的亟在原来甲骨文的基础上多了口字形(以及又字形)。



不言而喻,来自最高领导的吩咐和指示,能不急么?


由此可见,所谓急迫,其实是亟的引申义,但后来这个引申义完全覆盖了其本义,而其本义实际更接近于后来的极字。


所以,《说文》里解释亟字“敏疾也。从人从口,从又从二。二,天地也”,并不准确。



极,是最高,是最远,是核心,是极点。


太,是大,表示程度极深。


大极,就是极中之极,是终极。


且慢,大除了表示程度深浅以外,还可以是名词。


《道德经》说: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


大,即是道的别名。


道,即是先天地生的混成之物,是天下之母。


唐代孔颖达注解《周易》说:


太极谓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太一也。


孔颖达说的太极、元气、太初、太一,和老子说的道、大,是一回事。


《庄子·天下》说:


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至大无外,谓之大一。


瞧,儒道两家都讲太一、大一。


太极,也就是太一、大一。


当然,老子五千言,讲不完一个道字。


太极、太一、大一,其内涵与外延也极其丰富乃至繁复。


但是,正如甲骨文的亟所揭示的,天地中间一个人,就是亟;天之高地之深,就是亟。


如果道的载体就是天地宇宙,那么,宇宙之极又在哪里呢?


所谓太极,其直接意涵就是——北极星。


如东汉马融所说:易有太极,谓北辰也。


北辰,即北极星。


古代的上帝、太一神、天极、天极神等,其意象本体或初始来源也是这个北极星。



如前所述,古人说的四极、六极、八极等,其实都是地理方位概念,分别指东南西北四方、前后左右上下六方以及四正四隅的八方。


方位又从何而来呢?


现在的定义是地球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古人未必知道地球自转,但日出为东的定义与根据地球自转所做的定义是等效的。


但仅仅是日出为东未免过于模糊,更准确的方位确定,来自于立竿测影。


立竿测影,是古人观测太阳制定历法的重要手段,正方位是其应用之一,《周髀算经》、《淮南子》等都记载有通过立竿测影确定东南西北四正位的方法(参看《神话里隐藏的历史秘密:夸父逐日》)。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还出土过用于立竿测影的漆杆。



立竿测影的竿,当然是木质的。


所以,从亟到极(極),之所以后来增加了木字旁,或许就根源于这个观测太阳所用的竿。



太极的原始意象就是北极星,大概是因为在观测日月星辰的历史积累中,古人逐渐发现,苍穹里的繁星无不运动不息,而诸星之中唯有北极星始终稳居北方之天,所有星宿都在围绕着它旋转。



小熊座α星是现在的北极星,观测者所在纬度在香港附近。


于是,天穹如盖的宇宙观自然形成,这就是所谓天圆地方的盖天说,而这天盖的中心,就是北极星。


后来所说的“极者,屋脊之栋”,与天盖上守中不动的北极星不正是一个意思么?


北极居中不动,那么,如果此时的古人画出太极图来,一定会有一个中心点,如湖北出土的石家河文化陶纺轮上类似太极图的图案。



事实上,北极星并非亘古不变。


地球的地轴北端所指向的天空位置会周期性游走,其循环周期为约26000年,也就是说,所谓的北极星在不同时期会因为地球地轴的偏移而发生变化,由不同的星体担任北极星。



所以,如果最初的太极来自北极星,那么,当古人发现北极星也会变化的时候,随之而生的就会是另一个概念——


无极。


相应的,太极图的中心点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太极的原初之义,就是北极星,或说其是太极的意象来源。


太极的概念形成以后,易、阴阳、道、元气、理、规律、宇宙本体等各种理念及概念开始层累叠加,最后成了一个玄之又玄的难得糊涂。


现在,形容一个人手腕高明是打太极,踢皮球说车轱辘话也是打太极,可太极的本义,其实有一个叫北极星的非常明确的中心,即便后来发现北极星会游走,可这个游走的圈也有一个叫北黄极的中心,虽然那里并没有一颗比较显眼的星星。


更重要的是,北极星再怎么游走,其轨迹可以观测并且可以提前推算出来。


相比那些善长打太极的人来说,天道无欺,这个太极委实要靠谱得多。



北极星会发生变化,对这一现象的发现与记载,现在可查的最早记录是东晋的虞喜(公元281-356年),岁差这一名称也是由他命名并沿用至今。


PS:虞喜是最接近现代认知的宇宙模型“宣夜说”的继承者。


如果太极的意象来源于北极星,继而北极星游走的现象又形成无极的概念,那么,问题是无极一词早在《道德经》、《庄子》、《列子》等先秦古籍里都有。


如老子说的“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


难道那时的古人已经发现了岁差现象么?


世界范围内有记录的最早发现者是古希腊天文学家喜帕恰斯(Hipparchus,又译依巴谷),其年代是公元前二世纪。


如果老庄所说的无极根源于北极星并不固定这一天文现象,那么,其生活所在的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略早于古希腊的喜帕恰斯,似乎也并不是不可能的。


如此说来,这是中华文化遭遇断代失传的又一个例子。


当然了,从有极(太极)到无极,纯粹由推理得出也是完全可能的。


本文猜测能否得到验证,大概也只能等待更多的考古发现吧。


题图摄影:松原老潘(查干湖妙音寺星轨)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