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因为中国人对月的特殊感情,元宵节也就成了诗人吟诵较多的一个节日。趁着中国诗词大会余热未消,我们来感受一下元宵节古诗词的美好。
古人写元宵节的诗词很多,最有名的一首当属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是诗人的元宵节,有东风,有烟花,有雕车,有宝马,还有天上的明月,人间的烟火,更有观灯的满城百姓。无论贫富,不管贵贱,这一天,这一晚,人们都穿得干干净净,打扮得漂漂亮亮,欢欢喜喜地来到大街上,看灯,看人,甚至约会。
因为元宵节女人可以出门,这一天就成了新年的第一个情人节。满街的灯,满眼的人,都是约会的陪衬,都抵不过那一丝盈盈笑意。可这笑很俏皮,伴着暗香,很快消失在观灯的人流中,像是在考验情人的眼力,又像是在说,来呀,来找我呀。情人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睁大了眼睛也搜索无果。就在他要失去希望时,一回头,忽然在灯火阑珊处看到所寻。那一刻的惊喜,简直无法用语言表达。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这首词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诗的三境界之一。何止诗的境界,读书的境界、做人的境界、追求理想的境界……很多很多的境界都可以以此表达。这几句诗让人认识到,希望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用心寻找。看来,诗人的元宵节就是与众不同,写诗中还有哲理。
历史上有名的暴君隋炀帝也写过一首元宵节诗词《元夕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
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
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
月影疑流水,春风含夜梅;
燔动黄金地,钟发琉璃台。
这是皇帝的元宵节,他以仰望的姿态看天上的明月,听天上的梵音,又以俯视的态度看人间的火树银花。人间的一切都是上天和天子给予的恩赐,皇帝的奢华也理所当然。
隋炀帝是一位多才多艺的皇帝,虽然他的这首诗在元宵节诗词中算不上精品,但和同时代的作品比起来,也算是不错了。
元宵诗词中另一首著名作品是欧阳修的《生查子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这首诗最大的亮点是为后人描绘了一种美好: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和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交相辉映。但是,欧阳修的元宵节却是失意者的元宵节,美好的景象只是对去年的回忆,真实的现实是:月依旧圆,灯依旧亮,人却没有了踪迹,只留下相思的人儿泪湿春衫。这是失恋者的元宵节。
文学史上,宋人写元宵的诗词最多,但唐人也不算少,尽管唐朝实行禁夜,但元宵节这一天例外,人们可以在夜晚全民狂欢。唐朝诗人、政治家苏味道的《正月十五夜》就用诗词记录了狂欢者的元宵之夜。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锁开。
暗尘随马去,明月逐人来。
游伎皆秾李,行歌尽落梅。
金吾不禁夜,玉漏莫相催。
月光下,灯火中,人潮涌动,马蹄飞扬,游兴甚浓的人们边走边唱,不去管月影西斜,也不管玉漏相催,一年一度的不禁夜,一定要玩个痛快。
同时唐代诗人,张祜的《十五夜观灯》则描绘了大众的元宵节。
千门开锁万灯明,正月中旬动地京。
三百内人连袖舞 ,一进天上著词声。
张祜所处的时代是中晚唐时期,此时的唐朝已经是走下坡路,但人们对节日的热情却没有减少,又是歌舞,又是诗词,映照得天上人间一派喜气洋洋的景象。生活虽然困苦,日子仍然要过。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是唐朝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
元宵节是春节的另一个高潮,人们在这一天尽情享受着生活的美好。诗人用笔记录下来,让千年后的我们透过文字,也能体会到古人的情绪。这就是诗词带给我们的美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