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知道,毛泽东主席带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我们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中国,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新的时代和美好的生活。但是,毛泽东除了能征善战、治国理政的雄才大略之外,其实他的才华与情思同样让我们为之动容。接下来,我们将以专题形式介绍这位伟人、这位诗人的豪迈诗词,一起来缅怀这位伟大的英雄人物。我们今天要向大家介绍就是脍炙人口的《沁园春·雪》。这首诗词描写的是北方的雪景,展现了伟大祖国壮丽的山川景象。
沁园春·雪
近现代:毛泽东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余 通:馀)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原驰 原作:原驱)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红装 一作:银装)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总写北国的雪,向读者介绍一个银装素裹的冰雪世界。它不仅突出了诗人对北方雪景的印象,而且创造了一个独特而优雅的环境,可以为整篇文章奠定基调。“北国风光”是上阕的总领之句,即使千里冰冻,雪花飘飘,但是诗人的视野非常广阔,登高望远,意境雄浑,眼界开阔!
世界是无边无际的,是纯洁的,是包容一切的。”“冰封”是指世界都是安静的,“雪飘”说明雪花纷纷落下,有静态和动态的对比,在寂静中,也有雪花舞动的力量。“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是对雪景的整体描绘,“望”字让诗人有了“与天公试比高”的动机和气魄,这是诗人对自身形象和情感的描绘,无比豪迈。诗人“望”到的有长城、黄河、高山、高原,这些景色最能体现北方特色,也是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形象。
长城内外“是由南向北,“大河上下”是由西向东,幅员辽阔,正好符合“千里”和“万里”这两句话。壮丽的意境表现了诗人宽广的胸怀和壮丽的精神。“惟余莽莽”对应着“雪飘”,“顿失滔滔”对应着“冰封”,天地茫茫,气势雄壮!“顿失”一词指的是变化的速度,寒冷与冰雪滚滚袭来,让读者对我们祖国的壮丽山河、诗人的博大胸襟有了更加深刻和直观的了解。
由于诗人的情感跳跃,诗人面前的自然也生动活泼起来了。“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这句所写的是一个虚拟的场景,与前十句中诗人面前的真实场景形成对比。想象一下下雪后阳光明媚的场景,创造出一种崭新的氛围。雪地里的景色苍茫雄伟,雪后的景色无比迷人。“看”和“看”是相对应的;江山秀美的景色就好比姑娘们的衣服,描绘了红日白雪的绚丽景象,赞美的激情难以言喻。
下阙是毛泽东主席感叹祖国山河壮丽,并引用秦始皇、汉武帝等英雄人物,以展现诗人的远大志向和开阔胸襟。“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可以说,这句话是承前启后,浑然天成的,既对上阕的壮丽景色进行了总结,又对下阙诗人的抒情奠定了基调。祖国的山川秀美,吸引了许多古今英雄,为天下统一而奋斗。“竞”字形容英雄之间的激烈斗争和一代又一代英雄的相继兴衰。“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一个英雄为之倾倒的态度,也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力。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诗人用七句话评论历代英雄。因为五位英雄人物都极具代表性,所以诗人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地历史画卷。一个“惜”字定调了对历代英雄评价的情感基调,既有惋惜,又有批判,但是措辞又极为恰当,“略输文采”和“稍逊风骚”,并非都是否定的。至于成吉思汗,诗人先扬后抑,让我们品出了惋惜遗憾的意味,因为是人说“只识弯弓射大雕”,说明诗人赞叹成吉思汗的军事武功,但是却对他不重视文化政治的不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俱往矣”意味着这些都过去了,意蕴无穷,堪称画出点睛之笔。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结束后,诗人说明“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我们现在是一个新时代,需要新的人物来领导,需要我们现代英雄人物来完成历史使命,超越历史上的英雄,创造前所未有的伟大成就,这也是诗人坚定信心和远大抱负的抒发,让我们看到了诗人改造世界的雄心。洞悉未来,豪情万丈,傲视古今!
《沁园春·雪》突出了毛泽东词风的雄浑与大气。作为一个领导人,毛泽东的胸怀和雄心壮志与北方广阔壮丽的雪景是同构的。作者旨在将“千里”、“万里”、“欲与天公试比高”联系起来,指点江山,兴衰沉浮,雄浑豪迈,气势磅礴!
整首诗词广泛使用隐喻和典故,它明快有力,自由洒脱,含义清晰明了。整首词似乎没有合韵的意思。虽然这是一种旧的风格,但它给读者耳目一新的面貌。它不仅是从诗词的语境中表达出来的新的精神世界,而且生动简洁,气贯长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