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零二回,发生在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曹睿和司马懿。原文如下:
(司马)懿奏曰:“臣夜观天象,见中原旺气正盛,奎星犯太白,不利于西川。今孔明自负才智,逆天而行,乃自取败亡也。臣托陛下洪福,当往破之。但愿保四人同去。”睿曰:“卿保何人?”懿曰:“夏侯渊有四子:长名霸,字仲权;次名威,字季权;三名惠,字稚权;四名和,字义权。霸、威二人,弓马熟娴;惠、和二人,谙知韬略:此四人常欲为父报仇。臣今保夏侯霸、夏侯威为左右先锋,夏侯惠;夏侯和为行军司马,共赞军机,以退蜀兵。”……
司马懿顿首受诏,即日到长安,聚集各处军马共四十万,皆来渭滨下寨;又拨五万军,于渭水上搭起九座浮桥,令先锋夏侯霸、夏侯威过渭水安营;又于大营之后东原,筑起一城,以防不虞。懿正与众将商议间,忽报郭淮、孙礼来见。懿迎入,礼毕,淮曰:“今蜀兵现在祁山,倘跨渭登原,接连北山,阻绝陇道,大可虞也。”懿曰:“所言甚善。公可就总督陇西军马,据北原下寨,深沟高垒,按兵休动;只待彼兵粮尽,方可攻之。”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诸葛亮集结三十万大军发动最后一次北伐。曹睿闻讯后,连忙召司马懿前来商议对策。司马懿举荐夏侯渊的四个儿子夏侯霸、夏侯威、夏侯恵和夏侯和分别为左右先锋、行军司马等职,前去抵御诸葛亮。曹睿下诏令司马懿带着夏侯渊的这四个儿子及四十万大军出征。司马懿率部来到前线后,在渭水一带安营扎寨,下令雍州刺史郭淮等人在北原下寨,坚守不出,按兵不动,等待诸葛亮粮草用尽后退兵。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司马懿口中的“深沟高垒”, 意为深挖壕沟,高筑壁垒,构筑坚固的防御工事。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韩非子•说林下》中的“将军怒,将深沟高垒;将军不怒,将懈怠。”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故事情节,与真实的历史有着一定的差异。首先要确定的一点是,诸葛亮发动最后一次北伐及司马懿率部在渭水一带进行防御,这是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诸葛亮传》载:“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不过,小说中提到的司马懿在出征前举荐夏侯渊的四个儿子随军参战却并非历史的真实。事实上,作为夏侯渊的儿子之一,夏侯霸遭此之前与诸葛亮大军有过正面交锋。
据《三国志•夏侯渊传》载,魏明帝太和四年(公元230年),曹真与司马懿一起率部入侵蜀汉。夏侯霸被任命为先锋,率部进入兴势围地区。诸葛亮手下的将领们得知曹军的这位先锋是夏侯渊之子,立即发动进攻,想像当年黄忠斩杀夏侯渊一样将夏侯霸歼灭。不过,初临战阵的夏侯霸非常镇定,“霸手战鹿角间,赖救至,然后解”,最终击退了北伐大军的进攻。不过,此后由于曹魏帝国的内部争夺,夏侯霸还是投降了蜀汉,与姜维成了同僚。
小说出现的这个故事情节中还有一出错误,这便是司马懿说错了夏侯渊儿子的数量。按照小说的说法,夏侯渊的儿子一共有四人,分别为长子夏侯霸,次子夏侯威、三子夏侯恵和四子夏侯和。但在真正的历史当中,夏侯霸并非是长子,他的弟弟也不止三个。据《三国志•夏侯渊传》及注引《世语》载,夏侯渊一共有七个儿子,长子名叫夏侯衡,次子才是夏侯霸,其余依次为夏侯称、夏侯威、夏侯荣、夏侯恵和夏侯和。在这七个儿子当中,除三子夏侯称早年病逝外,其余六人都成为曹魏帝国的官吏,只有夏侯霸后来投降了蜀汉帝国。在夏侯渊的这几个儿子当中,出夏侯霸之外,值得一提的还有五子夏侯荣。
据《三国志•夏侯渊传》注引《世语》载,夏侯荣生于献帝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自幼聪慧,深得曹丕欣赏。献帝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年仅十二岁的夏侯荣与父亲夏侯渊一起参加了定军山一役,亲眼目睹父亲夏侯渊阵亡。由于战事失利,随从们都劝夏侯荣立即离开战场,但遭到夏侯荣的拒绝。夏侯荣表示:“君亲在难,焉所逃死!”随即拔出宝剑冲入敌阵,在战斗中不幸阵亡,与父亲夏侯渊一起倒在了定军山。从当时的情况来看,夏侯荣与父亲夏侯渊一样,都是死于黄忠军队之手。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