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鹿城的桃花雨浸透人们的梦境,湿漉漉地胭脂般染成春天的诗句。水嫩嫩的粉白色一嘟噜一嘟噜地开满笛孔,挂满丝弦。马路边,庭院内,矿山上,河沿畔,公园里,地头边,一片片一层层压弯枝头的桃花林,摇摇曳曳簇拥成诗的面容。是桃花喝尽春的颜色,赤橙黄绿的音符催绽的诗文怒放在枝头。枝枝饱满丰腴的笔画一碰就会流春,随而缤纷起扬扬洒洒的桃花雨。花雨的香气飘逸着红春的佳期,桃色的风儿袅娜着春光的风铃。春蝶把桃花醉得只往唐诗上溅翠,春籁把花雨醉得只往宋词上沾绿。啊,鹿城的四月,四月的鹿城,让桃花占尽了春光。桃花醉红了鹿城人所有的日子,鹿城人所有的日子都绽放在了粉嘟嘟的桃花里。
自古以来,诗人吟春就喜吟桃花。早在《诗经》中,就已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唱。漫漫的历史长河里,吟桃佳句俯拾皆是。唐代元稹的“南家桃树深红色,日照霞光看不得”和吴融的“满树如娇烂漫红,万枝丹彩灼春融”都描写了桃花的姣妍。白居易的“长忆小楼风月夜,红栏杆外两三枝”,写桃花的月夜风姿,给人以遐思,让人遥想。崔护的“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以桃花与人面比兴,记述了一个动人的爱情故事。清代张问道的“风回五两月逢三,双浆平拖水蔚蓝。百分桃花千分柳,冶红娇翠画江南”,浓色重彩,描绘出一幅江南三月的阳春景色。
鲜艳的桃花附丽着平民的传说,也俯丽着富人的传说。相传,唐明皇曾在御花园中亲手栽了桃花插在杨贵妃的头上,留下了“此花尤能助娇态也”之佳话。明代吴中才子唐伯虎,家住苏州,他阊门内遍植桃花的桃花坞,是他的“伊甸园”,他还把自己称为是桃花坞里的“桃花仙”,有《桃花仙歌》传世。晋代陶渊明还在散文《桃花源记》中,描写了一个为后人所向往的“世外桃源”,惹得人们至今探求不已。
“三月三,龙华看桃花”这是沪上的传统习俗。上海南郊的龙华桃园,有白桃,垂桃,日月桃等著名的桃品种。这里既是观赏桃花的胜地,又是纪念革命烈士的圣地。因为曾有许多革命烈士壮烈牺牲此地,人们都道:“龙华桃花分外红”!
有道是“桃花三月红”,江西庐山则“四月赏桃花”。由于庐山气温低,春天来得晚,因此,当许多地方的桃花凋谢了,庐山的桃花则含苞吐蕊。站在“花径”中的“景白亭”上放眼峡谷,桃林一片灿若红云。这里是当年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赏桃之地,他在此地留下诗句:“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桃花虽好,但花期短,往往十来天就落英缤纷了。诗仙李白因而感叹道:“宛转龙火风,零落早消失”。不过,桃花谢落后不等几个月,便有水嫩鲜甜且形态佳美的各种桃子竞相媲美,又是一番堪入诗画的美景。
如今,包头鹿城的桃花也可谓是堪称一绝,和庐山的桃花同时开放。“一路浅饮桃花雨,点点滴滴醉心头”,“谁家牧童笛声甜,吹开桃花彩云间”,“四月梦幻桃花雨,唤醒花魂天籁音”。这是包头诗人赞美包头桃花的诗句。
昆都仑河畔的桃花把王昭君出塞的沟铺向遥远的年代。含春吐绿的鸟雀把桃花瓣飘飘洒洒撒满一沟流淌。蕊间的月色和阳光,让人不禁要凝眸那朵朵花儿脸上的璀璨,似昭君久贮的泪滴,又似她颤动的心儿。长长的桃花路又好像她婀娜多姿的彩裙,最终飘逸成琵琶丝弦上的千古绝唱———“昭君自有千秋在,胡汉和亲识见高……”
达茂旗的桃花雨按响草原的气脉,红透的音色把森吉德玛的爱情唱穿夕阳,晚霞里的桃花悠悠的吟唱,更像散花的仙女把朵朵音符插遍草原。这音符让草原的“心底”荡起彩虹般的呼麦长调,这音符让马头琴“嘴上”的缤纷诗絮,品尝尽奶子般的古老传说。
土右旗的桃花把当地的山曲爬山调染成牵丝挂蔓的胡芦花。红红绿绿的山曲爬山调已成为了国家的非物质文化瑰丽的活化石。二道圪墚三道洼开满了红红的爬山调和绿绿的山曲花。这触动劳动人民情感的丝弦,每每把庄户人最动人最粗犷的歌喉甩向田间地头。
转龙藏的桃花流进东河区的水槽,一条条琴弦流出的花汁,浇得红春绿夏长不完茂盛。最是琴弦吟哦处,是南海湖的桃花拨开春的睫毛,年年岁岁在游客间闹春。
石拐区的桃花雨,是开放在五当召最粉红的旋律。一簇簇桃花制成的盛酒碗,把远方的游人唱醉。作家笔下的民风,摄影家手上的快门,都是她们唱的最出色的段落。
啊,桃花的四月,四月的鹿城,每年四月都让我从春的种子里长出无数朵想象,漫延到记忆深处的桃花海洋。在花团锦簇的思绪中,我最爱披上四月开衫的风,落在桃花灵魂的宇宙里祈祷:让世界每个人都能从自己春的种子里长出桃花源吧!让每个人都拥有春天的富有吧———假如有人和我们要一枝春,我们能给她一树春;假如有人和我们要一缕春,我们能给她一个春的太阳。让春天占尽宇宙的角角落落,是我们永远的憧憬绽放的光芒。我祈祷地球村从此以后,不再有战争的刀光剑影;我祈祷宇宙间从此以后不再有饥荒的人儿流离失所。让每个人的双目前永远有“桃花源”的美景;让每个人的身边永远有瑞气濡沫的祥云伴随。从此以后不再有痛苦的呻吟摧残“桃花源”婀娜的诗声;从此以后让人们的歌声永远裹满桃花含春吐绿。在小桥流水的地气间,让人们永远能够看到桃花间升起的缕缕炊烟;在山径牛背的牧笛里,让人们永远能够看到桃花间穿行的缕缕阳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