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处处体现了等级制度,房屋建设自然也必须在其中。而这些私人住宅的名称自然也被封建政府规定的清清楚楚了。府、邸、宅、家、院、舍、庐、寓的区别是什么?有何依据?
宅、家、院一般是形容一个人的住所,但他们当中还有一定的差异,宅比较高端一点。我们经常听说的大宅院,是比较有钱的人居住的庭院。当中的家可大可小。人们常说的富贵人家贫困人家都有一个家。但这两个家的外貌和构造不同,就像我们现在的别墅和茅草房一样。在过去。稍微富有的人家,都会有一个院落。
其它达官贵人包括宰相、尚书、军机大臣,都是自己掏钱修建宅、第,不准诳称为府。当然也有极少数的官员,由皇帝“赐第”,但也不能称为府,也就是说“府”制,是王亲国戚们才能享受的制。“家臣”只能自掏腰包建宅建第。庐,“三顾茅庐”的茅庐,就是指陋室 。没有梁柱、没有门楣,大多是用茅草盖的茅屋、窝棚等等,低级简陋之室。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像我一个低端人,现在住在城中村,使用公共厕所、公用水笼头,而比我高端的就住某某山庄,门外有人面识別器、气味报警器、精神异常警告提示器等等。所以区别在于地位的不同而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