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看见这句诗,你脑中是否浮现满面风霜的老人静坐追忆过去的场景,是否在某个瞬间感受到了阴阳两隔的哀戚?
这便是诗词的魅力,穿过悠悠千古,如石子入水,在人的心湖荡开涟漪。
不过,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这哀婉含蓄的诗句,并不是在思念逝去的爱人,而是白居易纪念去世的挚友元稹所作。
白居易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不知被多少小说和剧本引用来表真心,《琵琶行》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等描写琵琶女高超技艺的句子也不知让多少学生惊艳并头疼;而提到元稹,人们可能会有些陌生,但大多数人一定听过那句道尽生离死别、物是人非的“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这句是元稹写给其妻的悼亡诗。
元稹和白居易相差七岁,贞元十九年同登科,相当于现在考上了公务员,又一起被分配到了秘书省做校书郎。自古文人相轻,但两人志同道合,一见如故。元白二人诗词唱和长达三十多年,互赠诗篇近千首,唐才子传中评价他们的关系,“虽骨肉未至,爱慕之情,可欺金石”。
因为任职等原因,除了两人同事的那段时间,元白相聚的机会有限,于是他俩经常在驿站留诗联系,每每经过一个驿站就在墙上找对方留下的诗。
而即使远隔天涯,两人之间心有灵犀让人惊叹。
元和四年,元稹任监察御史,到梁州办事,在驿馆休息时,梦见白居易携友游曲江、慈恩寺,醒后写下了《梁州梦》。而此时的白居易竟然真的和友人在慈恩寺游玩,怀念千里之外的元稹,参见《同李十一醉忆元九》。
二人之间的默契实在过于玄妙。
世上酒肉朋友多,但能共患难的少,但元、白是真正的患难之交。元稹母亲去世,他回乡守丧时过的异常艰苦,是白居易及其母一直在资助他;多年后白居易的母亲去世,元稹也慷概赠金助他度过艰难的日子。
巧的是,元白二人不仅同年入仕,仕途不顺的二人还曾同年被贬官,元和十年的三月,元稹被贬到通州,跟白居易正诉苦呢,担心自己哪天就客死异乡,几个月后白居易就被贬去了江州。元稹得知消息,“垂死病中惊坐起”,可见对白居易的情谊之深。而得知通州闷热、元稹病重,白居易特地寄去轻薄的衣服和江州的凉席,并附诗关心安慰元稹。
元白最后一次相见在洛阳,两个已经生了华发的老头依依不舍,元稹还留下了《过东都别乐天二首》,诗中似有天命将至之感,之后二人怅然分别。
太和五年,元稹去世,时年五十三。
此后佳作再无人相和。
元稹去世九年后,白居易因梦见旧友而哀伤不已,写下了《梦微之》“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这一名句,伤怀哀戚之情力透纸背。
元白之间,非亲非友,胜过亲友,只叹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