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多年前的清代乾隆时期,文人王尔鉴到重庆为官,任巴县知县。自古文人喜游山玩水,并对所游之处吟上几句,发表下感慨。王知县也不例外,一到重庆便四处探访名胜,流连于重庆的山水间。按照重庆人说法他就一“耍娃”(形容喜欢玩的人)。
通过游历,王知县觉得以前的早在明代的地方志上记载的“渝城八景”的现状,己不足以形容重庆的美,他便经过仔细斟酌,反复走探,在此基础上“汰三增七”,古巴渝十二景便产生了。
分別是:金碧流香、黄葛晚渡 、桶井峡猿 、歌乐灵音、 云篆风清、 洪崖滴翠、海棠烟雨、 字水宵灯 、华蓥雪霁、 缙岭云霞 、龙门皓月 、佛图夜雨。,
古巴渝十二景
如今又有了新巴渝十二景,但老巴渝十二景影响甚深,你如果想深入了解重庆,就更应该去了解老的十二景。虽然许多已名存实亡,但名气声依存。
今天,我们以解放碑为起点,通过王尓鉴的对十二景的《小记》,去探访这古巴渝十二景,探寻其流芳百世的奥秘。
“金碧流香”
王尔鉴《小记》:“巴山之顶名金碧山,即县学后山之祖峰也。府署左岩上有金碧台,明郡守张希召于台上建金碧山堂。俯瞰江城,饮虹览翠,每轻飔徐过,馥馥然袭袂香流,寻之并无花木,岂心清闻妙香耶?乾隆二十四年郡守书敏即台址建亭,颜曰‘金碧纪事’,引王褒故事者非。
“金碧流香”在今人民公园,从解放碑出发步行,沿邹容路上行200米可达到。
“金碧流香”在今人民公园
这里是巴山的顶峰,名曰金碧山,当时重庆城内三个高峰之一。这里便是巴渝十二景“金碧流香”所在地。
明代曹学佺所著《蜀中名胜记卷之十七上川东道重庆府一》中,关于“金碧流香”就有这样的记录:“府治枕金碧山汉时分祀金马碧鸡处也。宋淳祐中,制置使余玠,因旧址累为台,曰金碧台。尝草诗余一曲,隶‘友石’二字,刻在治后式燕堂。”
古时站在金碧台, 俯瞰江城,饮虹览翠,每清风徐过,便有流香馥郁,然四处寻找,却无草木花开,所以得名“金碧流香”。之后,明郡守张希召于台上建金碧山堂,乾隆郡守书敏也在此建过金碧亭。
古人说这里没有花木,可是却有阵阵香气袭来,这香气从何而来,可又没有哪个把这香气的来源说清楚。我估计应该烧香时的香味,因为金碧台下边有县学(文庙)、禹王庙,左边有东华观,右边有长安寺、罗汉寺。 各处香火鼎盛,香飘而至。
当年这金碧台是文人墨客经常聚会的地方,一来是以文会友,二来到这里来“闻香”寻找写作的灵感。
1939年日本轰炸重庆,金碧山堂被炸毁,1950年被更名为人民公园。
如今,站在冷冷清清的人民公园只能看见钢筋水泥森林,也闻不到那不知何处而来的香味,也不再是文人集聚之处,而是老头老太喝茶,遛鸟,健身之处了。
“金碧流香”名存实亡!
冷冷清清的人民公园
“洪崖滴翠”
王尔鉴《小记》:“洪崖洞在洪崖厢,悬城石壁千仞,洞可容数百人,上刻‘洪崖洞’三大篆字,诗数章,漫灭不可读。城内诸水踰堞抹岩额而下,夏秋如瀑布,冬春溜滴,汇为小池入江。石苔叠翠,池水翻澜,夕阳返照,五色陆离,莫可名状。至若渔舟唱晚,响答岩音,又空色之别趣也。
“洪崖滴翠”在今沧白路洪崖洞,从人民公园经邹容路,民权路,八一路,临江支路,铁板巷步行1000米就可到达。
“洪崖滴翠”在今沧白路洪崖洞
洪崖厢就是现在的洪崖洞,清康熙四十六年,巴县知县孔毓忠重划城区为二十九坊、十五厢,今沧白路一带为当日的洪崖坊,城外为洪崖厢。这里便是巴渝十二景“洪崖滴翠”所在地。
重庆因其山地的地理原因,故不乏石壁崖洞。洪崖厢崖下有一洞,洞口比较大,但不是很深,可容纳数百人,因其紧靠嘉陵江,且宽敞明亮,是个避雨,休息,看风景的好地方。
夏季雨水较大,每遇暴雨来临,多处雨水积聚于此,如同山洪爆发,倾崖而下, 故名“洪崖洞”。而在少雨的季节,水就呈星星点点往崖下滴,水滴在阳光的照射下,个个晶莹剔透,散发着绿光,如同翡翠一般,便有文人将其称为“洪崖滴翠”。
到了民国时期,重庆人口激增,在洪崖洞一带,许多贫苦百姓无处居住,就沿着崖壁重重叠叠的修建起了许多的吊脚楼。
人多了,生活用水也越来越多,排出的生活污水也多了。水顺流岩下,滴翠变黑水,臭不可闻。向来人只有闻香,谁还愿意到这点来闻臭气,逐渐洪崖洞就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生活污水的排放和人们的破坏。使得古巴渝十二景的洪崖滴翠也就消失了。
2005年,这里以崖下的山洞为背景,修建了一座高11层的巴渝文化传统建筑吊脚楼,也还原了当年的“洪崖滴翠”。
如今,这里是外地朋友来重庆必打卡的地方,夜色下的洪崖洞,因为酷似现实版的千与千寻,而爆红网络,引起人们蜂拥而至,每到节假日,这里是最拥挤的地方。
“洪崖滴翠”重现眼前。
现在的“洪崖滴翠”
“龙门浩月”
王尔鉴《小记》:“浩在太平门大江对岸禹庙前。水中二巨石,各大书楷行‘龙门’二字,皆宋绍兴中刻。石断处可容艇子出入,曰龙门。龙门右有大碛曰黄鱼岭,江水西南来,必扫碛澳徐折而出,水脉横涌江心,回旋圆转,其形如月。浩即港,巴人谓小港为浩也。”
“龙门浩月”在今南岸龙门浩,从洪崖洞步行到小什字坐地铁6号线到上新街(从1口出),然后步行500米至龙门浩老街。
“龙门浩月”在今南岸龙门浩
龙门浩从长江上游至下游方向分为龙门浩、上龙门浩、下龙门浩,在此处长江边有上下两条石梁突出于江面,石梁间有一浩口( 古人称小港为“浩”),船可出入。南宋绍兴年间,有古人刻“龙门”两字于江边石梁,故名“ 龙门浩” 。这里便是巴渝十二景“龙门浩月”所在地。
至于“浩月”之称,自古也有两种说法。
一说是,江水受石梁分隔,劈为内外两处水流,涌流在此回旋圆转,形如满月,为龙门浩月。王尔鉴在选老巴渝十二景时,就是采用了这种说法。”
二说是,每当洪水退去,浩内水清浪静,浩外波涛汹涌。每当皓月当空,月光洒在浩内水面上,江水闪耀着金光,繁星映在水中,波光粼粼,外动里静,相映成趣。
可惜古人刻的“ 龙门” 两字在文革中被毁了。现在巨石上的“龙门浩月”四个字,其实是东水门大桥建成后雕刻上去的。
如今,石梁因三峡大坝蓄水,大部分时间都淹没在水下,只有枯水期才会裸露出来。“龙门”石刻已无存,皓月依然月月圆。
“龙门浩月”犹存于世。
龙门浩的龙门
“海棠烟雨”
王尔鉴《小记》:“海棠溪在大江对岸涂洞之下,左黄葛渡,右龙门浩。溪水出南坪山坞,沿壑带涧,曲折入江。江水涨时,兰桡轻棹,直溯溪源。两壁石崖秀削。溪边昔多海棠,骚人每觞咏其间。相传有蜀汉徐庶诗刻,没灭不能读。溪之右结为高阜,竹叶阴森。时当春晓将暾,淡烟微布,细雨如丝,溪流映带。其山娟秀,绰约如媺姬十五,闲立于素绡帷中,含睇微笑。烟雨神情,此山为独擅也。余每于署中望江书屋凭阑远眺,悠然神往。”
“海棠烟雨”在今南岸晓月路和烟雨路之间,在龙门浩坐373路到晓月路路口站下,下车即是。
海棠烟雨”在今南岸晓月路和烟雨路之间
“海棠烟雨”得名于一条叫“海棠”的溪流, 溪北从南坪山坞出,曲折入江。溪边曾多植海棠,重庆春季多细雨,一下雨就烟雾缭绕,前面长江烟雨朦胧,后面南山烟雨朦胧,一切犹如仙境,美不胜收,这里便是巴渝十二景“海棠烟雨”所在地。
《巴县志》:“海棠溪,或曰昔多海棠,以此为名。或又曰,盛夏洪流,大江灌入溪中,三五之夕,月光激射,江波喷发,作朵朵海棠状,遂以名溪。”
英国报纸《黑桥通讯》上这样报道:“重庆城唯有海棠溪一带才是游赏的精华所在”。
而王嘉尔办公室巴县署,就在储奇门附近,借助金碧山的山势居高临下,其望江书屋刚好可越过城墙远眺对岸。下雨时刻的海棠溪,烟雨如同丝带,空灵飘渺,如梦如幻,面对如此奇景,可以说储奇门是观赏“海棠烟雨”最佳之处。
后来,海棠树没了,海棠溪也没了,“海棠烟雨”也没了。
如今,海棠溪原入江处修了海棠烟雨公园,金色的喜来登双子塔耸立在原来的海棠溪码头处,曾经的烟雨地,矗立着希尔顿大酒店和江南体育馆。
“海棠烟雨”不复存在。
原海棠溪码头处的喜来登
“黄葛晚渡”
王尔鉴《小记》:“南纪门外大江对岸南城坪有黄葛古树,偃盖渡旁。江横大洲曰珊瑚坝。舟子曲折行乃达彼岸。雨余月际,遥睇江烟苍茫间。舴艋往来,飘如一叶,亦佳趣也。”王梦庚诗题注:“城南对岸为济渡处,黄葛古树,偃荫渡旁。
“黄葛晚渡”在今南岸区南桥头下,在烟雨海棠站坐338在宏声路口站下,然后步行1000米至桥下。
“黄葛晚渡”在今南岸区南桥头下
黄葛渡位于重庆长江大桥下,越江心珊瑚坝与南纪门隔江相望。是古代重庆城往南的重要渡口。昔日渡口有一巨型黄桷树,来去的人都喜欢在这树下纳凉、小憩,等待渡轮的到来,后来便以树为渡口命名。这里便是巴渝十二景“黄葛晚渡”所在地。
白天在对岸忙生活,要黄昏才能返渡归家。每当夕阳西下,从此过江的人们便在渡口排起长长的队伍,因为归心似箭,偶尔会出现着交相争渡的场面。宋人余玠诗曰:“龙门东去水和天,待渡行人暂息肩。自是晚来归兴急,江头争上夕阳船。
尤其枯水时节, 从南岸登船渡江需经过百十米长的木竹跳板,两旁的札栏上挂着夜间照明的灯笼(民国换成灯泡),趁着夜色来临,纷纷亮起形成了远远就能望见的长长灯带,在暮色夕阳下与灯、水、天混为一体,交相辉映。这就是“黄葛晚渡”名的来历。
1980年7月1日,长江大桥正式通车,已没有渡船的存在意义,黄葛古渡就此停止了摆渡,以前热闹非凡的渡口就此安静下来。
如今,南滨路建成后,黄桷渡渡口早已经消失了痕迹。抬头就是长江大桥,渡口那颗黄桷树、在夜色下等待回家的人以及江上来来往往的渡船,已被江岸闪烁的霓虹、滚滚的车流埋藏进了历史的深处,埋藏于人们心间。
“黄葛晚渡”全无影踪
黄葛渡就在南滨路长江大桥下
“字水宵灯”
王尔鉴《小记》:“渝州凿崖为城|沿江为池。《华阳国志》所谓重屋垒居也。每夜万家灯光齐明,层见叠出,高下各不相掩。光灼灼然俯射江波,与星月交灿。阴晦时,更见波澄银树,浪卷金花,终古不能流去。余甞南上涂山,北登一阳观,遥望光辉灿烂,水天一色。
“字水宵灯”在今南滨路慈云寺,在宏声路口站坐375到字水霄灯站下,步行300米到慈云寺。
“字水宵灯”在今南滨路慈云寺
慈云寺位于南岸南滨路长江边上,是僧尼合庙,在中国佛教寺院中独树一帜。这里便是巴渝十二景“字水宵灯”观看之地。
慈云寺出门左侧的岩壁上,现存有清光绪十年(1884),由原川东书院(后为川东师范学堂)徐琴斻(昌绪)书写、石匠崔兴发所雕刻的“字水”题刻。该题刻分布在长17.3米,高7米的岩壁上,自右向左排列,楷书,阴刻,字高3.5米,宽2.5米,字距3米。在“字水”两字之间刻有“生成岷江势,河分大小流,朝天巴字水,嘉陵对渝州”的诗句。
山城夜景自古雅号“字水宵灯”,是由重庆特有的地形地貌形成的。因长江、嘉陵江蜿蜒交汇于此,形似古书“巴”字,故有“字水”之称。山城的灯火,斑斓摇曳于苍茫水中,名“宵灯”。
旧志载:“重庆两江交汇,凿崖为城,沿江为池。入夜万家灯火,层见叠出,高下相掩,光灼灼然俯射江波,与星月交灿。” 山城夜景关键在于这个“叠”字,最能见出重庆夜景的韵致。
王尔鉴为了找出“字水宵灯”最佳观看点,亲力亲为,从江南看到江北,从江边看到山中,最后才找到最佳观看点——慈云寺。
百年前的灯影来源于昏暗的煤油灯,蜡烛光,以及船上的灯光,点点亮光透过纸糊的木窗映在昏黑江水里。因为建筑低矮,所以不能在很高的地方看,不然效果大打折扣。王尔鉴选慈云寺为观看点,可谓上佳之选。
如今,重庆高楼上的霓虹配合两岸灯火,五光十色的光与影在江上流动,比以前更胜千百倍。慈云寺已经不能满足现在观赏需求,如果想要更好的欣赏夜色,只需登高,便能细品。一棵树,两江亭,三颗石,老君洞皆可。
“字水宵灯”更胜一筹
重庆现在的“字水宵灯”更胜一筹
以上所探六景,二处在解放碑,四处在南岸,相距不远,用一天时间去探寻足矣。重庆“古巴渝十二景”是200年前重庆景色精华所在,可谓景名合一。虽然有的已经不存,但仅观其名就能令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而每一景都有它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通过它们,可以了解重庆的人文历史,了解重庆的精彩。
至于剩余的六景,大部分在市郊山中,山高路远,我们下次再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