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雨风成语-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韦应物这首五言诗,苏东坡也甘拜下风

雨风成语-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韦应物这首五言诗,苏东坡也甘拜下风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3-21 09:24:15
阅读: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韦应物五言古律三首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寄全椒山中道士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淮上喜会梁州故人


江汉曾为客,相逢每醉还。


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


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


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


这三首韦应物的诗,写在一处,乍看时,很像都是五言律诗。如果读一遍,辨辨音节,就知道前二首是五言古诗,末一首才是五言律诗。不过这二首五言古诗,完全采取律诗的篇法句法,同样是四韵八句,不过用的是仄声韵;同样有两联对句,不过次序小有移动;同样把四联分为起承转合。因此,也有人以为这是仄韵的律诗。不过,再研究研究,如果说它们是律诗,尽管用了仄声韵,平仄还得粘缀,第一、三、五、七句,应该都以平声字收尾,上下句中间的平仄也该协调,而这两首诗都不具备这个条件,所以,归根结底,还是古诗。


第一首是作者从扬子津乘船回洛阳时,给一位朋友告别。这位朋友姓元,排行老大,官职是校书郎,故称元大校书。韦应物诗集中提到过不少姓元的,有元侍御、元仓曹、元六昆季、元伟、元锡、元常,还有弹琴的元老师、吹笛子的元昌。韦应物的哥哥住在广陵,韦家与元氏是姻亲。元家也住在广陵,韦应物有一首《滁州园池宴元氏亲属》,诗中有一句道:“竹亭列广筵,一展私姻礼。”可以从中揣测这些情况。还有一首“送元锡、杨凌”的诗,其中一联云:“况别亲与爱,欢筵慊未足”,和此诗首句同。这位元校书,可能就是元锡。


第一联就点明和亲爱的朋友凄然分别,泛船在江天烟雾中。第二联接着说泛船者是归洛阳去的人,怀念的是广陵城的钟声树影。广陵就是扬州。第三联说今天彼此分别,不知将来还能在何处相遇。最后一联因离情别绪而引起感伤:人世间的事情也正像江上的船,跟着水淌去,永远飘浮无定。


第二首是因为怀念一个全椒山中的道士,因而寄一首诗去。全椒是滁州的一个属县,这首诗大约是韦应物做滁州刺史时作的。所以第一联说:今天我的郡斋里很冷,忽然想起住在山里的道士。如果作散文,接下去就该说明“冷”与“忽念”的关系,但韦应物作的是诗,这一关系留给读者自己去体会。第二联描写他想念的那个道士此时的生活情况:在山坳里砍了些木柴,捆束起来,挑回去煮饭。饭是什么呢?是白石子。古代曾有一个成了仙人的道士,住在山中煮白石子当饭米吃。后来就用这个典故,形容修道者的清寒生活。第三联说明自己的想念之情:在这风雨之夜,很想带一瓢酒,老远的到你那里去慰问你。可是,第四联说,在寂寞的空山中,满地都是落叶,叫我到何处去寻觅你的踪迹呢?


第三首是在滁州时,遇见一个梁州的老朋友,喜而作诗。唐代的梁州,即今陕西南郑县,在汉水的上游。故第一联追忆自己在江汉一带做客时,认识了这位老友,每次相逢,总是喝醉了才回家。第二联说:人的行迹像浮云之无定,自从分别以后,时光像流水一样,转眼十年。第三联说:如今在淮河上又遇到了,虽然我们俩的欢笑之情,依然和十年前一样,可是两人的头发都已稀疏花白了。第四联是假设的问答句法。是什么原因,你不回梁州去呢?哦,大概是因为淮上秋山,风景秀美,使你舍不得回家吧!


这三首诗,文字浅显,绝无费人思索的词句,思想过程,层次分明,极为自然。译成散文,也是一篇散文诗。它们代表了韦应物全部五言诗的风格。历代以来,文学批评家都把这种风格用一个“淡”字来概括,或曰古淡,或曰雅淡,或曰闲淡。总之是表示文字和思想内容的质直素朴:文字不加雕琢,思想没有隐晦。


这一种风格的诗,创始者是陶渊明。梁代的钟嵘作《诗品》,品评汉魏以下许多诗人的作品,他对陶渊明的诗,评论道:“文体省静,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必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大意是说陶渊明的文体简净,没有多余的话。一意求真、求古,文辞和兴趣都和婉惬当,我每次读他的诗,总会想到他的人格。一般人都叹赏他的素朴。


陶渊明身后,非但没有人继承他的诗风,反而盛行了极其秾艳庸俗的宫体诗。直要到初唐的陈子昂、张九龄才有意用陶渊明的风格来肃清宫体诗的流毒。跟着就出现了王维、孟浩然、储光羲诸人,使当时的五言诗趋向于清淡一派,成为盛唐诗的一个特征。


韦应物受王、孟的影响极大,他跟着走这条创作道路,并且后来居上。他是越过了王、孟而直接继承陶渊明的。我们应当注意,为什么钟嵘说,他每次读陶渊明的诗,总会想到他的人格。可见诗的风格,并不光是艺术表现手法的成果,还有作者的性格在内。王、孟等人,只学到了陶渊明的艺术表现手法,他们的性格却远没有陶渊明的冲和旷达。他们的五言诗,多数是具有陶诗的态度仪表,而缺乏陶诗的精神。韦应物的诗所反映的是品德极为高尚的人格。他淡于名利,对世情看得很透彻,不积极,但也不消极。他的生活态度是任其自然,他的待人接物是平和诚恳。这些性格,都可以从他的诗中感觉到。他的文学风格,主要是产生于性格的流露,其次才是艺术手法的高妙。一个“身作里中横”的无赖少年,到中年以后,却一变而为淡泊高洁的诗人,韦应物一生的思想过程,可见是非常突出的。


也像陶渊明和杜甫一样,韦应物的诗,在当时却并不被重视。我们说韦应物的诗高于王、孟,但在当时,王、孟的名气还是高于韦应物。白居易在《与元九书》中,曾提到过韦应物。他说:“近岁韦苏州歌行,才丽之外,颇近兴讽。其五言诗又高雅闲淡,自成一家之体。今之秉笔者,谁能及之?然当苏州在时,人亦未甚爱重,必待身后,然后人贵之。”可知对韦应物诗的评价,是在他死后才逐渐高起来的。


在选讲的三首诗中,第二首《寄全椒山中道士》是最著名的作品。宋元以来,许多人都赞赏这首诗。对于“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两句,几乎公认为奇特之笔。洪迈说:“结尾两句,非复语言思索可到。”(《容斋随笔》)沈德潜说:“这两句是‘化工笔’,与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处不关语言意思。”(《唐诗别裁》)这两个评语的观点是相同的,都以为这两句出人意外,一般人想不到,但又觉得很自然,不像是苦心思索出来的。全诗八句,都是叙述自己,但其效果却都是描写这位山中道士的隐居修道生活。结尾两句,更点明了这位道士隐居之深


苏东坡极喜欢韦应物的诗,他有两首诗刻意摹仿韦应物。其一首是在惠州时,读了韦应物这首《寄全椒山中道士》,就用原韵和了一首,寄给罗浮山中的邓道士:


一杯罗浮春,远饷采薇客。


遥知独酌罢,醉卧松下石。


幽人不可见,清啸闻月夕。


聊戏庵中人,空飞本无迹。


这首诗用很大的气力来摹拟韦应物诗格,但是得到的评论却不佳。洪迈说,东坡天才,出语惊世,他的和陶渊明诗,可以和陶渊明并驾齐驱,但是和韦应物这首诗,却是比不上。洪迈没有指出,为什么比不上。清人施补华的《岘傭说诗》作了解释:“《寄全椒山中道士》一作,东坡刻意学之,而终不似。盖东坡用力,韦公不用力;东坡尚意,韦公不尚意,微妙之诣也。”这个分析,可以认为是中肯的。所谓用力、不用力,尚意、不尚意,实在就是自然和不自然,东坡诗中用“遥知”、“醉卧”、“不可见”、“本无迹”这些词语,都是竭力用描写手法来表现邓道士。这种句法,韦应物却不屑用。即此一端,东坡已是失败了。


(本文选自施蛰存著《唐诗百话》,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最新修订版)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