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者扶植计划开启# 元朝末年,统治昏庸,朝纲不振,导致民变四起,先后有韩山童、刘福通、彭萤玉、张士诚、徐寿辉、陈友谅、郭子兴、明玉珍等各路起义军揭竿而起。元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但谁都没想到,在这些所有的农民义军中,最后竟然是一个不起眼的放牛娃,推翻了元朝的残暴统治,取得了最终的胜利。
这个当初的放牛娃儿——朱元璋,最后能当上皇帝,真的是所谓的天命所归吗?其实,我们细翻史书,上面写得清清楚楚,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什么天命所归,只是有天赋的人比你更努力罢了。
放牛娃朱元璋,是一个有天赋的人。史学界公认最会打仗的君主中,李世民、刘裕、朱元璋排名前三,虽然具体位次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朱元璋的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但有天赋的人比比皆是,浪费天赋的人也大有人在。为什么朱元璋的天赋就能变现为最终的成功呢?
一、天赋变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学习借鉴的过程,这一点,朱元璋做得很好。“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在元末这一兴替关头,朱元璋能成功,就是因为他很好的学习借鉴了几位古人大咖的正确做法。
- 想成功,必须要有自己的亲信班底。
- 朱元璋手底下的淮西集团,在他的争霸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徐达、汤和、耿炳文、郭英等,都是赫赫有名的开国功臣。
- 这不禁让人想起了历史上另一个著名的功臣集团——刘邦的沛县功臣集团,萧何、曹参、樊哙、周勃等,在刘邦的建汉事业中,同样是立下了不世之功。
- 朱元璋在争霸天下的过程中,常常是以汉高祖刘邦为榜样的。在建立亲信班底这点上,他就是很好的借鉴了刘邦的做法,淮西集团和沛县集团,史上最成功的两大开国老乡集团。
2. 要成功,要有正确的计划和策略。
- 历史上有名的“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九字方针,是朱元璋打下濠州后问策于朱升,朱升对朱元璋提出的建议。这个策略对朱元璋的争霸事业,是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的。
- 高筑墙,就是做好根据地的建设,立足稳;广积粮,是重视军需物资的积累,无后顾;缓称王是具有战略眼光和智慧结晶、最重要的策略,避免了与元朝的正面碰撞,有效的保存和壮大了实力。
- 这同样是借鉴张良给刘邦的策略,入汉中而不王,退居灞上,有效的避免了同项羽的正面争斗,反而闷声发大财,不断壮大,终于造就出楚汉相争的大格局。
3. 能成功,还要有礼贤下士、广纳贤才的心胸。
- 朱元璋闻听刘伯温的大名,先是由胡大海去邀请,刘伯温拒绝,后面再命胡大海拿着钱财又去请一次,刘伯温还是拒绝,第三次,朱元璋令孙炎拿着自己的亲笔书,苦苦请求,刘伯温终于答应出山辅佐。
- 朱元璋得见刘伯温,如刘备之得孔明,虚心请教,事无大小,一律咨询。他对待刘伯温,又如曹操之迎许攸,待若上宾。朱元璋又设立了礼贤馆,请宋濂、章溢、叶琛等名士入居,共襄盛举。
- 在创业的过程中,朱元璋能礼贤下士,是很好的借鉴了刘邦、刘备、曹操等前辈的成功经验,兼容并蓄,在淮西集团的基础上,又吸收了各路优秀人才,打造出了文武双全的优点团队。
二、借鉴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犯错,而怎样能避免错误的做法呢?就是和当时的对手对比,对手做得好的,自己争取做得更好;对手做得不好的,自己一定要避免。这就是批判性的学习,在这一点上,朱元璋同样做得很好。
1. 元末的各路义军,都有一个相对明显的缺陷,打着起义的名义烧杀抢掠,所过之处民不聊生,为民请命的义军逐渐变质为劳民伤财的强盗,但朱元璋从领军之初就吸取了这个教训,治军严峻,不使伤民。
《明史》常遇春列传中,清楚的记载着朱元璋对常遇春的交代:不准屠城,无民,不可兵。在史料中,我们也多次发现了朱元璋要求军队不得抢掠、秋毫无犯的记录。这就使得朱元璋的军队是当时最得民心的,得民心者得天下,由此可知。
2. 元末义军中,对知识分子——儒生的吸纳,朱元璋是做得最好的。刘伯温、宋濂都是当时最有名的知识分子,朱元璋对以他们二人为首的知识分子阶层的以礼相待,为朱元璋争取到了“士”这个集团的支持,统一战线得到了扩大。
而反观其余各路义军,韩山童、刘福通始终以白莲教为根基,张士诚、陈友谅、郭子兴等也始终没有摆脱地主商人的局限,看不到“士”的力量,他们的错误眼光必然导致失败的结局。
3. 知人善用,用人不疑,在各路义军中,用人一项上,朱元璋也成功的避免了竞争者的错误。郭子兴多疑,几次怀疑朱元璋,导致朱元璋自立门户,后来居上;徐寿辉识人不明,引来陈友谅背上逆主,身死国灭;张士诚的失败下场,也和自己部下的离心离德密切相关。
但朱元璋很好的从这些对手的错误中吸取了经验,知人善用,用人不疑,刘伯温主策略,李善长管后勤,常遇春为先锋,徐达为大帅。这些优秀的人才在朱元璋的麾下,各司其职,又通力合作,为朱元璋最终建立明朝都做出来各自的贡献。
从放牛娃到皇帝,朱元璋成功了。今日观史,如果仅仅将朱元璋的成功,归结为所谓的天命所归,那就大错特错了。他的成功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
向古人学习,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向对手学习,批判的学习他们的错误教训。朱元璋的这种学习的态度,其实恰恰是我们可以学习的对象。
古人以更古人为师,今人又以古人为师。历史的传承,就这样一代一代的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