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开始,国家教育部先后出台了有关高考的学业水平考试、综合素质评价、加分项目“瘦身”与自主招生三个重磅文件,引起社会极大关注,也带来很多猜测。不仅如此,近日来教育部又发出相关文件,文件中明确指出,不仅中考将要改革,还涉及到了小学,并且明确规定,从2018年开始实施。
根据教育部公布的中高考改革细节:中考改革将从2017年试点,到2020年成型。高考改革早从2014年开始试点,到2018年大致结束。
文件中明确指出,从幼升小到高考要全面改革!高考不再分文理科;数学命题要大幅度降低难度;提高语文考试难度;外语可以多次参考;压缩特长生招生规模,2020年前取消各类特长生招生。而针对这次考试改革,据说前后酝酿了整整4年时间,经过了10多轮讨论,之后又分别通过了国务院教育改革领导小组、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最终经中央常委会议、政治局讨论,才最终确定了下来!所以家长们一定要特别注意,将文件中的细节的东西好好读清楚,避免因为自己的疏忽影响孩子的学业问题,同时也一定要做好相应的应对工作。
所谓教育部的改革,就主要是以下几点内容。
1.高考加分项目最大幅度缩减
从第一点说起,在高中阶段获得“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前6名”、“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的考生,均不再具备高考加分资格,取消优秀奥林匹克竞赛和科技竞赛的的加分,取消优秀学生和思想品德上的加分,这一举措让广大的家长们很是郁闷了。
分班、分层、一年多考课程的设置、安排、师资调配、课时设置、教室利用、课程研发、学业课程与高考课程的配置、综合素质评价制定、实施等等。都会与以往完全不同,对每所中学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也是对家长们极大的考验。在这其中学校的综合实力是最关键的,对学校的要求远胜过对每个学生的要求。对普通高中校而言,更优的师资是保障“差生”能超越自身能力有更好、更高起点的决定性因素。
2.得语文者得高考
第二点得语文者得天下,个人认为,语文成为最重要的学科,不一定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就拿本来来举例好了,我是16年毕业的,经过高中的学习以及对周围人的观察,我发现同学们普遍有一个特点:对语文学科极度厌恶,对文言文,诗歌极度厌恶,极度讨厌写作。这样的情况证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那就是可能会适得其反。同时这也反映出我国的文科教育上的一个巨大漏洞:太应试化导致同学们对于人文社科的兴趣大大降低。
那么把语文学科的地位大大抬高之后,我想家长们可能就会把对自己的孩子投入的比重更多地放在语文上,但是毕竟还是要高考的,但是语文这门科目拉分不高,理科好的家长觉得加强语文就是打压理科生了,可是现实是语文是常年拉不开差距的一个科目,再不行的人也能得个八九十分,再厉害的也就是130顶天了。这样对有优势的考生来说不一定是公平的。
为什么说不一定好,我担心的就是目前首位的答案所说的——更应试化。所以我认为这个趋势是很好的,至于最终结果,还是得看国家的措施是怎样,我觉得要真正落实,还是得把功夫花在那些需要日积月累的东西上。假如说,强制性地让学生背更多的课文,诗词,或者说强化议论文的写作,或者又来个写作新题型,这样的话,可能反倒适得其反。
3.择区择校很重要
4.高考不再分文理科了
5.综合素质评价进入高考
教改前择区、择校最主要的是获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教改后择班的重要性会被进一步强化。教改后小学、初中弱校、强校间的差异被生源升学的最大化均等性所弱化,趋同性变得越来越明显。综合素质评价进入高考录取参考因素后,各个中学必将建立人人有份儿的、庞大的、复杂的评价机制,目前没有任何相关标准,也会大量增加各个中学的工作负担,这点对于学校来说是一个不小的压力。最后一点,高考改革后最重要的学科是语文、英语、数学,语文会更凸显,因此高考改革的走向更偏“文”。所以,家长们注意到这次的改革的侧重点了吗?
- 上一篇:雨的诗-诗一首《雨》
- 下一篇:语录网-精选朋友圈经典语录,总有一句适合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