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雨的诗-《描写雨的古诗》本文收集了中华上下2000年描写雨的诗 词 曲

雨的诗-《描写雨的古诗》本文收集了中华上下2000年描写雨的诗 词 曲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3-28 01:19:56
阅读:


简介: 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是由大气循环扰动产生的,是地球水循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几乎所有的远离河流的陆生植物补给淡水的惟一方法。从天上掉下雨滴,有大有小,有快有慢。地球表面水蒸发上升遇冷形成了雨。雨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


雨从云中降落的水滴,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合并成大水滴,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就从云中落了下来,形成了雨。雨水是人类生活中最重要的淡水资源,植物也要靠雨露的滋润而茁壮成长。但暴雨造成的洪水也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


雨的成因多种多样,它的表现形态也各具特色,有毛毛细雨,有连绵不断的阴雨,还有倾盆而下的阵雨。地球上的水受到太阳光的照射后,就变成水蒸气被蒸发到空气中去了。水汽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便凝聚成小水滴。这些小水滴都很小,直径只有0.01~0.02毫米,最大也只有0.2毫米。它们又小又轻,被空气中的上升气流托在空中。就是这些小水滴在空中聚成了云。这些小水滴要变成雨滴降到地面,它的体积大约要增大100多万倍。这些小水滴是怎样使自己的体积增长到100多万倍的呢?它主要依靠两个手段,其一是凝结和凝华增大。其二是依靠云滴的碰并增大。在雨滴形成的初期,云滴主要依靠不断吸收云体四周的水气来使自己凝结和凝华。如果云体内的水气能源源不断得到供应和补充,使云滴表面经常处于过饱和状态,那么,这种凝结过程将会继续下去,使云滴不断增大,成为雨滴。但有时云内的水气含量有限,在同一块云里,水气往往供不应求,这样就不可能使每个云滴都增大为较大的雨滴,有些较小的云滴只好归并到较大的云滴中去。如果云内出现水滴和冰晶共存的情况,那么,这种凝结和凝华增大过程将大大加快。当云中的云滴增大到一定程度时,由于大云滴的体积和重量不断增加,它们在下降过程中不仅能赶上那些速度较慢的小云滴,而且还会“吞并”更多的小云滴而使自己壮大起来。当大云滴越长越大,最后大到空气再也托不住它时,便从云中直落到地面,成为我们常见的雨水。


雨通常以四种形式出现:


1、锋面雨(梅雨):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与来自陆地的冷空气相遇,由于冷空气重,暖空气轻,暖湿气流被迫上升,遇冷凝结,形成一条很长很宽的降雨带,这就是锋面雨。


2、对流雨:夏季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局部地区暖湿空气急剧上升,遇冷凝结,形成降雨, 这就是对流雨,气象学上叫“雷阵雨”,我们通常叫“爆天”,另外,台风雨也是属于对流雨的一种。


3、地形雨: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遇到山脉,被迫上升,遇冷凝结,形成降雨。


4、台风雨:热带洋面上的湿热空气大规模强烈地旋转上升。在上升过程中,气温迅速降低,水汽大量凝结成云雨,这就是台风雨。


目录:
  1. 春夜喜雨(杜甫)
  2. 夜雨寄北(李商隐)
  3.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苏轼)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韩愈)
  5.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苏轼)
  6.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志南)
  7. 虞美人·听雨(蒋捷)
  8. 临安春雨初霁(陆游)
  9. 雨过山村(王建)
  10. 春日(秦观)
  11.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李煜)
  12. 国风·郑风·风雨(佚名)
  13. 水仙子·夜雨(徐再思)
  14. 雨晴(王驾)
  15.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李商隐)
  16. 剑门道中遇微雨(陆游)
  17. 春游湖(徐俯)
  18. 春雨(李商隐)
  19. 喜雨亭记(苏轼)
  20. 好事近·梦中作(秦观)
  21. 水槛遣心二首(杜甫)
  22. 春雨(徐凝)
  23. 咏雨(李世民)
  24. 微雨夜行
  25. (白居易)
  26. 长相思·雨(万俟咏)
  27. 夏日杂诗(陈文述)
  28. 五月十九日大雨(刘基)
  29. 长安夜雨(薛逢)
  30. 昭君怨·咏荷上雨(杨万里)
  31. 咸阳值雨(温庭筠)
  32.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33. 别严士元(刘长卿)
  34.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欧阳修)
  35. 虞美人·梳楼(蒋捷)
  36. 溪上遇雨二首(崔道融)
  37. 卜算子·风雨送人来(游次公)
  38. 有美堂暴雨(苏轼)
  39. 念奴娇·断虹霁雨(黄庭坚)
  40. 伤春怨·雨打江南树(王安石)
  41. 绮罗香·咏春雨(史达祖)
  42.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王安石)
  43. 梅雨(杜甫)
  44. 长相思·云一涡(李煜)
  45.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陈著)
  46. 苏秀道中(曾几)
  47.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贺铸)
  48. 听雨(虞集)
  49. 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陆游)
  50. 雨晴(陈与义)
  51.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李白)
  52.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薛昭蕴)
  53. 玉芙蓉·雨窗小咏(沈自晋)
  54.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徐灿)
  55. 鹊桥仙·扁舟昨泊(吴潜)
  56.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纳兰性德)
  57. 阮郎归·春风吹雨绕残(佚名)
  58. 望海楼晚景 / 望湖(苏轼)
  59. 秋宿湘江遇雨(谭用之)
  60.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辛弃疾)
  61. 卜算子·席间再作(葛立方)
  62. 晨雨(杜甫)
  63. 夜雨(白居易)
  64. 秋雨叹三首(杜甫)
  65. 秋雨中赠元九(白居易)
  66. 清平乐·咏雨(王夫之)
  67. 梅雨(柳宗元)
  68. 雨无正(佚名)
  69. 如梦令·点滴空阶疏雨(王国维)
  70. 寒食雨二首(苏轼)
  71. 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周邦彦)
  72. 太平洋遇雨(梁启超)
  73. 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纳兰性德)
  74. 朝中措·清明时节(张炎)
  75. 咏雨·其二(李世民)
  76. 雨不绝(杜甫)
  77. 萤火(赵执信)
  78.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李白)
  79. 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纳兰性德)
  80.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辛弃疾)
  81. 河传·秋雨(阎选)
  82. 崇义里滞雨(李贺)
  83. 摸鱼儿·午日雨眺(纳兰性德)
  84. 小雨(杨万里)
  85. 琐窗寒·寒食(周邦彦)
  86. 谒金门·五月雨(陈子龙)
  87. 登咸阳县楼望雨(韦庄)
  88. 好事近·春雨细如尘(朱敦儒)
  89. 菩萨蛮·红楼遥隔廉纤(王国维)
  90. 剑器近·夜来雨(袁去华)
  91. 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李廌)
  92. 菩萨蛮·春闺(徐灿)
  93. 微雨(李商隐)
  94. 菩萨蛮·隔花才歇帘纤(纳兰性德)
  95. 烛影摇红·元夕雨(吴文英)
  96. 浪淘沙·云气压虚栏(蒋春霖)
  97. 生查子·窗雨阻佳期(孙光宪)
  98. 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张可久)
  99. 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冯延巳)
  100. 烛影摇红·越上霖雨应(吴文英)
  101. 大酺·春雨(周邦彦)
  102. 选冠子·雨湿花房(吕渭老)
  103. 一枝花·咏喜雨(张养浩)
  104. 细雨(李商隐)
  105. 谒金门·秋感(苏轼)
  106. 普天乐·雨儿飘(张鸣善)
  107. 停云·其二(陶渊明)
春夜喜雨

唐代: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春天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


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落下,无声的滋润着春天万物。


雨夜中田间小路黑茫茫一片,只有江船上的灯火独自闪烁。


天刚亮时看着那雨水润湿的花丛,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译文


及时的雨好像知道时节似的,在春天来到的时候就伴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起来,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田野小径的天空一片昏黑,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


等天亮的时候,那潮湿的泥土上必定布满了红色的花瓣,锦官城的大街小巷也一定是一片万紫千红的景象。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春。作此诗时,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杜甫在经过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于来到成都定居。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对春雨之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诗作。


夜雨寄北

唐代: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译文


你问我回家的日期,归期难定,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已涨满秋池。


什么时候我们才能一起秉烛长谈,相互倾诉今宵巴山夜雨中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选自《玉溪生诗》卷三,是李商隐留滞巴蜀(今四川省)因思念长安亲友而作。因为长安在巴蜀之北,故题作《夜雨寄北》。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宋代: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译文


译文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何妨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


春风微凉吹醒我的酒意,微微有些冷,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的风雨萧瑟的地方,我信步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创作背景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公元1082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突遇风雨,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唐代:韩愈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428篇诗文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译文


长安街上细密的春雨润滑如酥,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


一年之中最美的就是这早春的景色,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创作背景


诗作于公元823年(唐穆宗长庆三年)的早春时节。当时韩愈已经56岁,任吏部侍郎。此诗是写给当时任水部员外郎的诗人张籍的。大约韩愈约张籍游春,张籍因以事忙年老推辞,韩愈于是作这首诗寄赠。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宋代:苏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放生鱼鳖逐人来,无主荷花到处开。


水枕能令山俯仰,风船解与月裴回。


乌菱白芡不论钱,乱系青菰裹绿盘。


忽忆尝新会灵观,滞留江海得加餐。


献花游女木兰桡,细雨斜风湿翠翘。


无限芳洲生杜若,吴儿不识楚辞招。


未成小隐聊中隐,可得长闲胜暂闲。


我本无家更安往,故乡无此好湖山。


译文


乌云上涌,就如墨汁泼下,却又在天边露出一段山峦,明丽清新,大雨激起的水花如白珠碎石,飞溅入船。


忽然间狂风卷地而来,吹散了满天的乌云,而那西湖的湖水碧波如镜,明媚温柔。


放生出去的鱼鳖追赶着人们来,到处都开着不知谁种的荷花。


躺在船里的枕席上可以觉得山在一俯一仰地晃动,飘荡在风里的船也知道和月亮徘徊留连不已。


湖里生长的乌菱和白芡不用论钱,水中的雕胡米就像包裹在绿盘里。


忽然回忆起在会灵观尝食新谷之事,如要滞留在江海之上需多进饮食,保重身体啊。


兰舟上的采莲女把湖上的荷花采下来送给游人,在细雨斜风里,她们头上的翠翘被打湿。


芳草丛生的小洲上长满了香草,这些采莲女又如何能一一认识?


做不到隐居山林,暂时先做个闲官吧,这样尚可得到长期的悠闲胜过暂时的休闲。


我本来就没有家,不安身在这里又能到哪里去呢?何况就算是故乡,也没有像这里这样优美的湖光山色。


创作背景


北宋熙宁五年(1072年),作者在杭州任通判。这年六月二十七日,他游览西湖,在船上看到奇妙的湖光山色,再到望湖楼上喝酒,写下五首绝句。


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

宋代:志南


南宋诗僧,志南是他的法号,生平不详。志南的生活状态已不考,他在当时的文坛上也没有“中兴四大诗人”以及“二泉先生”诸人的风头那么前。但就这短短的一首诗,就以其对早春二月的细腻感受和真切描写,把自己的名字载入了宋代诗史。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译文


把小船停放拴在岸边的古木树荫下;拄着拐杖走过桥的东边恣意观赏这春光。


阳春三月,杏花开放,绵绵细雨像故意要沾湿我的衣裳似的,下个不停。轻轻吹拂人面的,带着杨柳清新气息的暖风令人陶醉。


虞美人·听雨

宋代:蒋捷


蒋捷(生卒年不详),字胜欲,号竹山,宋末元初阳羡(今江苏宜兴)人。先世为宜兴巨族,咸淳十年(1274)进士。南宋亡,深怀亡国之痛,隐居不仕,人称“竹山先生”、“樱桃进士”,其气节为时人所重。长于词,与周密、王沂孙、张炎并称“宋末四大家”。其词多抒发故国之思、山河之恸 、风格多样,而以悲凉清俊、萧寥疏爽为主。尤以造语奇巧之作,在宋季词坛上独标一格,有《竹山词》1卷,收入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本、《疆村丛书》本;又《竹山词》2卷,收入涉园景宋元明词续刊本。► 110篇诗文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


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译文


年少的时候,歌楼上听雨,红烛盏盏,昏暗的灯光下罗帐轻盈。人到中年,在异国他乡的小船上,看蒙蒙细雨,茫茫江面,水天一线,西风中,一只失群的孤雁阵阵哀鸣。


而今人至暮年,两鬓斑白,独在僧庐下听细雨点点。想到人世的悲欢离合,似乎总是那样的无情,既然如此,又何必感慨呢?就任随那窗外的雨,在阶前点点滴滴直到天明。


创作背景


公元1267年,元灭南宋。宋元之际的词人,经历了这一沧桑变故,其国破之痛、家亡之恨,都在他们的作品中表现出来。蒋捷用词作来抒发黍离之悲、铜驼荆棘之感,表现悲欢离合的个人遭遇,其中《虞美人·听雨》便是这一时期创作中的代表作。


临安春雨初霁

宋代:陆游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10457篇诗文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译文


如今的事态人情淡淡的像一层薄纱,谁又让我乘马来到京都作客沾染繁华?


住在小楼听尽了一夜的春雨淅沥滴答,明日一早,深幽的小巷便有人叫卖杏花。


铺开小纸从容地斜写着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品名茶。


不要叹息那京都的尘土会弄脏洁白的衣衫,清明时节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雨过山村

唐代:王建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415篇诗文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


译文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


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春日

宋代:秦观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古文游台。► 684篇诗文


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


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


译文


轻雷响过,春雨淅沥而下。雨后初晴,阳光好像在刚刚被雨洗过的碧瓦间浮动。春雨过后,芍药含泪,情意脉脉;蔷薇横卧,娇态可掬,惹人怜爱。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五代:李煜


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莲峰居士。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于宋建隆二年(961年)继位,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宋军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因作感怀故国的名词《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在政治上失败的李煜,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称为“千古词帝”。► 81篇诗文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译文


昨天的夜晚,风雨交加, 遮窗的帐子被秋风吹出飒飒的声响,窗户外传来了令人心烦的风声雨声,整整响了一夜。蜡烛燃烧的所剩无几,壶中水已漏尽,我不停的多次起来斜靠在枕头上。 躺下坐起来思绪都不能够平稳。


人世间的事情,如同流水东逝,说过去就过去了,想一想我这一生,就像做了一场大梦,以前的荣华富贵生活已一去不复返了。醉乡道路平坦,也无忧愁,可常去,别的地方不能去。


国风·郑风·风雨

先秦:佚名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译文


风凄凄呀雨凄凄,窗外鸡鸣声声急。风雨之时见到你,怎不心旷又神怡。


风潇潇呀雨潇潇,窗外鸡鸣声声绕。风雨之时见到你,心病怎会不全消。


风雨交加昏天地,窗外鸡鸣声不息。风雨之时见到你,心里怎能不欢喜。


水仙子·夜雨

元代:徐再思


徐再思引(1320年前后在世),元代散曲作家。字德可,曾任嘉兴路吏。因喜食甘饴,故号甜斋。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与贯云石为同时代人,今存所作散曲小令约100首。作品与当时自号酸斋的贯云石齐名,称为“酸甜乐府”。后人任讷又将二人散曲合为一编,世称《酸甜乐府》,收有他的小令103首。► 38篇诗文


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到心头。


译文


夜雨一点点淋在梧桐树叶上,秋声难禁,打在芭蕉上,惹人愁思不断。半夜时分梦里回到了故乡。醒来只见灯花垂落,一盘残棋还未收拾,可叹啊,我孤单地留滞在新丰的旅馆里。靠在枕边,十年的经历,远在江南的双亲,都浮上心头。


雨晴

唐代:王驾


王驾(851~ ?),晚唐诗人,字大用,自号守素先生,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大顺元年(890)登进士第,仕至礼部员外郎。后弃官归隐。与郑谷、司空图友善,诗风亦相近。其绝句构思巧妙,自然流畅。司空图《与王驾评诗书》赞曰:“今王生者,寓居其间,浸渍益久,五言所得,长于思与境偕,乃诗家之所尚者。”► 7篇诗文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兼无叶里花。


蛱蝶飞来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版本一)


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版本二)


译文


雨前初次见到新开花朵的花蕊,雨后连叶子底下也不见一朵花。


蜜蜂和蝴蝶纷纷地飞过了墙去,让人怀疑迷人的春色尽在邻家。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唐代:李商隐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98篇诗文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译文


竹丛里船坞深静无尘,临水的亭榭分外幽清。相思之情啊飞向远方,可却隔着重重的高城。


秋空上阴云连日不散,霜飞的时节也来迟了。留得满地枯残的荷叶,好听深夜萧瑟的雨声。


 这首诗当作于唐文宗大和八年(835年)。当时李商隐离开崔家,旅宿在骆姓人家的园亭里,寂寥中怀念起崔雍、崔衮两位从表兄弟,写下了这首很有情韵的小诗。


剑门道中遇微雨

宋代:陆游


衣上征尘杂酒痕,远游无处不销魂。


此身合是诗人未?细雨骑驴入剑门。


译文


衣服上沾满了旅途上的灰尘和杂乱的酒的痕迹。出门在外去很远的地方宦游,所到之地没有一处是不让人心神暗淡和感伤的。


我这一辈子就应该做一个诗人吗?为什么骑上瘦驴在细雨中到剑门关去?


此诗当作于南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冬。当时,陆游由南郑(今陕西汉中)前线调回成都(今属四川)。他此行是由前线到后方,由战地到大都市,是去危就安、去劳就逸。他在南郑往成都途经四川剑阁剑门关时写下这首诗。


春游湖

宋代:徐俯


徐俯(1075~1141)宋代官员,江西派著名诗人之一。字师川,自号东湖居士,原籍洪州分宁(江西修水县)人,后迁居德兴天门村。徐禧之子,黄庭坚之甥。因父死于国事,授通直郎,累官右谏议大夫。绍兴二年(1132),赐进士出身。三年,迁翰林学士,擢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官至参知政事。后以事提举洞霄宫。工诗词,著有《东湖集》,不传。► 101篇诗文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渡 一作:度)


译文


一对对燕子,你们什么时候飞回来的?小河两岸的桃树枝条浸在水里,鲜红的桃花已经开放。


下了几天雨,河水涨起来淹没了小桥,人不能过河,正在这时候,一叶小舟从柳阴下缓缓驶出。


春雨

唐代:李商隐


怅卧新春白袷衣,白门寥落意多违。


红楼隔雨相望冷,珠箔飘灯独自归。


远路应悲春晼晚,残霄犹得梦依稀。


玉珰缄札何由达,万里云罗一雁飞。


韵译


新春,我穿着白夹衣怅然地卧床;


幽会的白门冷落了,我心中惘然。


隔着雨丝凝视红楼,我倍觉冷寂;


珠箔般雨滴飘打灯笼,独自归返。


你在远路,到春晚应更悲凄伤感?


只有残宵能梦中聚首,依稀空泛。


耳环情书已备好,怎么才能送达;


只寄希望于万里长空,飞来鸿雁。


《春雨》作于大中四年,是诗人初到徐幕雨夜思家所作,题作《春雨》,却并非直接写春雨,而是抒写在春夜雨中的相思之情。也有人说这是诗人客居长安的忆家之作,有人说这是李商隐期盼他人提拔的寄托之作。大多数人认为这就是一首爱情诗。但对于诗人所思为何人又有较大的争议。


喜雨亭记

宋代:苏轼


亭以雨名,志喜也。古者有喜,则以名物,示不忘也。周公得禾,以名其书;汉武得鼎,以名其年;叔孙胜敌,以名其子。其喜之大小不齐,其示不忘一也。


予至扶风之明年,始治官舍。为亭于堂之北,而凿池其南,引流种木,以为休息之所。是岁之春,雨麦于岐山之阳,其占为有年。既而弥月不雨,民方以为忧。越三月,乙卯乃雨,甲子又雨,民以为未足。丁卯大雨,三日乃止。官吏相与庆于庭,商贾相与歌于市,农夫相与忭于野,忧者以喜,病者以愈,而吾亭适成。


于是举酒于亭上,以属客而告之,曰:“五日不雨可乎?”曰:“五日不雨则无麦。”“十日不雨可乎?”曰:“十日不雨则无禾。”“无麦无禾,岁且荐饥,狱讼繁兴,而盗贼滋炽。则吾与二三子,虽欲优游以乐于此亭,其可得耶?今天不遗斯民,始旱而赐之以雨。使吾与二三子得相与优游以乐于此亭者,皆雨之赐也。其又可忘耶?”


既以名亭,又从而歌之,曰:“使天而雨珠,寒者不得以为襦;使天而雨玉,饥者不得以为粟。一雨三日,伊谁之力?民曰太守。太守不有,归之天子。天子曰不然,归之造物。造物不自以为功,归之太空。太空冥冥,不可得而名。吾以名吾亭。”


译文


这座亭子用雨来命名,是为了纪念喜庆的事件。古时候有了喜事,就用它来命名事物,表示不忘的意思。周公得到天子赏赐的稻禾,便用“嘉禾”作为他文章的篇名;汉武帝得了宝鼎,便用“元鼎”称其年号;叔孙得臣打败敌人侨如,便用侨如作为儿子的名字。他们的喜事大小不一样,但表示不忘的意思却是一样的。


我到扶风的第二年,才开始造官邸,在堂屋的北面修建了一座亭子,在南面开凿了一口池塘,引来流水,种上树木,把它当做休息的场所。这年春天,在岐山的南面下了麦雨,占卜此事,认为今年有个好年成。然而此后整整一个月没有下雨,百姓才因此忧虑起来。到了三月的乙卯日,天才下雨,甲子日又下雨,百姓们认为下得还不够;丁卯日又下了大雨,一连三天才停止。官吏们在院子里一起庆贺,商人们在集市上一起唱歌,农夫们在野地里一起欢笑,忧愁的人因此而高兴,生病的人因此而痊愈,而我的亭子也恰好造成了。


于是我在亭子里开酒宴,向客人劝酒而告诉了这件事,问他们道:“五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五天不下雨,就长不成麦子了。”又问“十天不下雨可以吗?”他们回答说:“十天不下雨就养不活稻子了。”“没有麦没有稻,年成自然荒废了,诉讼案件多了,而盗贼也猖獗起来。那么我与你们即使想在这亭子上游玩享乐,难道可能做得到吗?现在上天不遗弃这里的百姓,刚有旱象便降下雨来,使我与你们能够一起在这亭子里游玩赏乐的,都靠这雨的恩赐啊!这难道又能忘记的吗?”


既用它来命名亭子以后,又接着来歌唱此事。歌词说的是:“假使上天下珍珠,受寒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短袄;假如上天下白玉,挨饿的人不能把它当做粮食。一场雨下了三天,这是谁的力量?百姓说是太守,太守说没有这力量。归功于天子,天子也否认。归之于造物主,造物主也不把它当作自己的功劳,归之于太空。而太空冥然飘渺,不能够命名它,于是我用它来为我的亭子命名。


 苏轼于嘉祐六年(1061年)被任命为大理评事签书凤翔(今陕西凤翔)府判官。次年,开始修建房舍,并在公馆北面建了一座亭子,作为休息之所。这年春天久早不雨,亭子建成时,碰巧下了一场大雨,民众欢欣,于是作者为此亭命名为“喜雨亭”,并写下了这篇文章。


好事近·梦中作

宋代:秦观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知南北。


译文


春天到来野花在雨中开了,一枝花的开放说明春天的到来。(我)走到山谷里的小溪旁,惊起了成百上千的黄鹂鸟儿。


春天的云在蓝天下犹如龙蛇一样翻转变化。(我)喝醉酒后躺在小溪旁边的古树藤的阴凉下边,也不知道了东南西北。


水槛遣心二首

唐代:杜甫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371篇诗文


去郭轩楹敞,无村眺望赊。


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


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城中十万户,此地两三家。


蜀天常夜雨,江槛已朝晴。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不堪祗老病,何得尚浮名。


浅把涓涓酒,深凭送此生。


译文


草堂远离喧闹的成都,庭院开阔宽敞,四周没有村落,放眼一望无边。


碧澄江水,几乎淹没两岸;葱茏树木,黄昏盛开鲜花。


细雨蒙蒙,鱼儿欢快地跃出水面;微风习习,燕子倾斜着掠过天空。


城里拥挤着十万人家,熙熙攘攘;这里却只有两三灯火,清闲自在。


蜀地四川的天气常常在夜里下雨,在水边的栏杆旁已能看到天色转晴。


花叶被雨水淋得湿润,树林里密密麻麻地布满水洼,我的衣服和枕席也干了。


我不能承受现在的体弱多病,又哪里还看重功利与浮名。


慢慢地倒酒来饮,我凭借它来陪伴我的余生。


春雨

唐代:徐凝


徐凝,唐代(约公元八一三年、唐宪宗元和中前后前后在世)诗人,浙江睦州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诗》录存一卷。► 99篇诗文


花时闷见联绵雨,云入人家水毁堤。


昨日春风源上路,可怜红锦枉抛泥。


译文


本该是阳光明媚的春日却是连日阴雨,乌云笼罩大地连日的大雨将堤坝冲毁。


昨天感觉天气良好就启程上路,不成想让这大雨阻了前路停滞不前。


咏雨

唐代: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599年-649年),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23年,年号贞观。名字取意“济世安民”,陇西成纪人(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唐太宗李世民不仅是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还是一位书法家和诗人。唐太宗开创了著名的贞观之治,被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为后来唐朝全盛时期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为后世明君之典范。庙号太宗,谥号文武大圣大广孝皇帝,葬于昭陵。。► 94篇诗文


罩云飘远岫,喷雨泛长河。


低飞昏岭腹,斜足洒岩阿。


泫丛珠缔叶,起溜镜图波。


濛柳添丝密,含吹织空罗。


译文


远处的山峦笼罩着一片乌云,大雨倾盆而下,河水上涨。乌云低飞使半山腰一片昏暗,风吹雨斜撒满了山的曲折处。一串串雨滴如珍珠般滴下,又如珍珠般结在树叶上;大雨在如镜的湖面上泛起了一阵阵涟漪。柳丝在雨气中一片迷濛(或说迷濛的雨气使柳丝密密麻麻的分不出个来了),连绵的大雨如帘,风吹雨丝在空中织起了一片片罗幕。


微雨夜行

唐代:白居易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074篇诗文


漠漠秋云起,稍稍夜寒生。


但觉衣裳湿,无点亦无声。


译文


秋天阴云密布,夜里稍稍感觉到了丝丝凉气。


只觉得衣裳潮湿,没有雨点也没有风声。


长相思·雨

宋代:万俟咏


一声声,一更更。窗外芭蕉窗里灯,此时无限情。


梦难成,恨难平。不道愁人不喜听,空阶滴到明。


夏日杂诗

清代:陈文述


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


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


五月十九日大雨

明代:刘基


风驱急雨洒高城,云压轻雷殷地声。


雨过不知龙去处,一池草色万蛙鸣。


长安夜雨

唐代:薛逢


滞雨通宵又彻明,百忧如草雨中生。


心关桂玉天难晓,运落风波梦亦惊。


压树早鸦飞不散,到窗寒鼓湿无声。


当年志气俱消尽,白发新添四五茎。


昭君怨·咏荷上雨

宋代:杨万里


午梦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


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真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 (泻清波 一作:泛清波)


咸阳值雨

唐代:温庭筠


咸阳桥上雨如悬,万点空濛隔钓船。


还似洞庭春水色,晓云将入岳阳天。


赋得暮雨送李胄 / 赋得暮雨送李曹

唐代: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别严士元

唐代:刘长卿


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


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

宋代:欧阳修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小楼西角断虹明。阑干倚处,待得月华生。


燕子飞来窥画栋,玉钩垂下帘旌。凉波不动簟纹平。水精双枕,傍有堕钗横。


虞美人·梳楼

宋代:蒋捷


丝丝杨柳丝丝雨。春在溟濛处。楼儿忒小不藏愁。几度和云飞去、觅归舟。


天怜客子乡关远。借与花消遣。海棠红近绿阑干。才卷朱帘却又、晚风寒。


溪上遇雨二首

唐代:崔道融


回塘雨脚如缫丝,野禽不起沈鱼飞。


耕蓑钓笠取未暇,秋田有望从淋漓。


坐看黑云衔猛雨,喷洒前山此独晴。


忽惊云雨在头上,却是山前晚照明。


卜算子·风雨送人来

宋代:游次公


风雨送人来,风雨留人住。草草杯盘话别离,风雨催人去。


泪眼不曾晴,眉黛愁还聚。明日相思莫上楼,楼上多风雨。


有美堂暴雨

宋代:苏轼


游人脚底一声雷,满座顽云拨不开。


天外黑风吹海立,浙东飞雨过江来。


十分潋滟金樽凸,千杖敲铿羯鼓催。


唤起谪仙泉洒面,倒倾鲛室泻琼瑰。


念奴娇·断虹霁雨

宋代:黄庭坚


八月十七日,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


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姮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伤春怨·雨打江南树

宋代:王安石


雨打江南树。一夜花开无数。绿叶渐成阴,下有游人归路。


与君相逢处。不道春将暮。把酒祝东风,且莫恁、匆匆去。


绮罗香·咏春雨

宋代:史达祖


做冷欺花,将烟困柳,千里偷催春暮。尽日冥迷,愁里欲飞还住。惊粉重、蝶宿西园,喜泥润、燕归南浦。最妨它、佳约风流,钿车不到杜陵路。


沉沉江上望极,还被春潮晚急,难寻官渡。隐约遥峰,和泪谢娘眉妩。临断岸、新绿生时,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送和甫至龙安微雨

宋代:王安石


荒烟凉雨助人悲,泪染衣襟不自知。


除却春风沙际绿,一如看汝过江时。


梅雨

唐代:杜甫


南京犀浦道,四月熟黄梅。


湛湛长江去,冥冥细雨来。


茅茨疏易湿,云雾密难开。


竟日蛟龙喜,盘涡与岸回。


长相思·云一涡

五代:李煜


云一緺,玉一梭,淡淡衫儿薄薄罗。轻颦双黛螺。


秋风多,雨相和,帘外芭蕉三两窠。夜长人奈何!


江城子·中秋早雨晚晴

宋代:陈著


中秋佳月最端圆。老痴顽。见多番。杯酒相延,今夕不应慳。残雨如何妨乐事,声淅淅,点斑斑。


天应有意故遮阑。拍人间。等闲看。好处时光,须用著些难。直待黄昏风卷霁,金滟滟,玉团团。


苏秀道中

宋代:曾几


苏秀道中,自七月二十五日夜大雨三日,秋苗以苏,喜而有作。


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


南歌子·疏雨池塘见

宋代:贺铸


疏雨池塘见,微风襟袖知。阴阴夏木啭黄鹂,何处飞来白鹭立移时。


易醉扶头酒,难逢敌手棋。日长偏与睡相宜,睡起芭蕉叶上自题诗。


听雨

宋代:虞集


屏风围坐鬓毵毵,绛蜡摇光照莫酣。


京国多年情尽改,忽听春雨忆江南。


十月二十八日风雨大作

宋代:陆游


风怒欲拔木,雨暴欲掀屋。


风声翻海涛,雨点堕车轴。


拄门那敢开,吹火不得烛。


岂惟涨沟溪,势已卷平陆。


辛勤蓺宿麦,所望明年熟;


一饱正自艰,五穷故相逐。


南邻更可念,布被冬未赎;


明朝甑复空,母子相持哭。


雨晴

宋代:陈与义


天缺西南江面清,纤云不动小滩横。


墙头语鹊衣犹湿,楼外残雷气未平。


尽取微凉供稳睡,急搜奇句报新晴。


今宵绝胜无人共,卧看星河尽意明。


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

唐代:李白


秋坐金张馆,繁阴昼不开。


空烟迷雨色,萧飒望中来。


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


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


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苦雨思白日,浮云何由卷。


稷契和天人,阴阳乃骄蹇。


秋霖剧倒井,昏雾横绝巘。


欲往咫尺途,遂成山川限。


潈潈奔溜闻,浩浩惊波转。


泥沙塞中途,牛马不可辨。


饥从漂母食,闲缀羽陵简。


园家逢秋蔬,藜藿不满眼。


蟏蛸结思幽,蟋蟀伤褊浅。


厨灶无青烟,刀机生绿藓。


投箸解鹔鹴,换酒醉北堂。


丹徒布衣者,慷慨未可量。


何时黄金盘,一斛荐槟榔。


功成拂衣去,摇曳沧洲傍。


浣溪沙·红蓼渡头秋正雨

唐代:薛昭蕴


红蓼渡头秋正雨,印沙鸥迹自成行,整鬟飘袖野风香。


不语含嚬深浦里,几回愁煞棹船郎,燕归帆尽水茫茫。


玉芙蓉·雨窗小咏

明代:沈自晋


疏梅带雨开,瘦竹随风摆,雨和风着意好,为我安排。临风自惜残香洒,冒雨谁从滴翠来。清虚界,任风敲雨筛;掩柴扉,谢他梅竹伴我冷书斋。


念奴娇·西湖雨感次素庵韵

清代:徐灿


雨窗闲话,叹浮生何必,是今非昨。几遍青山酬对好,依旧黛眉当阁。洒道轮香,润花杯满,不似前秋恶。绣帘才卷,一楼空翠回薄。


拟泛烟中片叶,但两湖佳处,任风吹泊。山水清音听未了,隐岸玉筝金索。头上催诗,枕边滴梦,谩惜瑶卮落。相看不厌,两高天际孤削。


鹊桥仙·扁舟昨泊

宋代:吴潜


扁舟昨泊,危亭孤啸,目断闲云千里。前山急雨过溪来,尽洗却、人间暑气。


暮鸦木末,落凫天际,都是一团秋意。痴儿騃女贺新凉,也不道、西风又起。


临江仙·点滴芭蕉心欲碎

清代:纳兰性德


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


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


阮郎归·春风吹雨绕残枝

宋代:佚名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绿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


望海楼晚景 / 望湖楼晚景

宋代: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秋宿湘江遇雨

五代:谭用之


江上阴云锁梦魂,江边深夜舞刘琨。


秋风万里芙蓉国,暮雨千家薜荔村。


乡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谁肯重王孙。


渔人相见不相问,长笛一声归岛门。


汉宫春·会稽秋风亭观雨

宋代:辛弃疾


亭上秋风,记去年袅袅,曾到吾庐。山河举目虽异,风景非殊。功成者去,觉团扇、便与人疏。吹不断,斜阳依旧,茫茫禹迹都无。


千古茂陵词在,甚风流章句,解拟相如。只今木落江冷,眇眇愁余。故人书报,莫因循、忘却蓴鲈。谁念我,新凉灯火,一编太史公书。


卜算子·席间再作

宋代:葛立方


袅袅水芝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举。


晨雨

唐代:杜甫


小雨晨光内,初来叶上闻。


雾交才洒地,风逆旋随云。


暂起柴荆色,轻沾鸟兽群。


麝香山一半,亭午未全分。


夜雨

唐代:白居易


早蛩啼复歇,残灯灭又明。


隔窗知夜雨,芭蕉先有声。


秋雨叹三首

唐代:杜甫


雨中百草秋烂死,阶下决明颜色鲜。


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


凉风萧萧吹汝急,恐汝后时难独立。


堂上书生空白头,临风三嗅馨香泣。


阑风长雨秋纷纷,四海八荒同一云。


去马来牛不复辨,浊泾清渭何当分?


禾头生耳黍穗黑,农夫田妇无消息。


城中斗米换衾禂,相许宁论两相值?


长安布衣谁比数?反锁衡门守环堵。


老夫不出长蓬蒿,稚子无忧走风雨。


雨声飕飕催早寒,胡雁翅湿高飞难。


秋来未曾见白日,泥污后土何时干?


秋雨中赠元九

唐代:白居易


不堪红叶青苔地,又是凉风暮雨天。


莫怪独吟秋思苦,比君校近二毛年。


清平乐·咏雨

明代:王夫之


归禽响暝,隔断南枝径。不管垂杨珠泪进,滴碎荷声千顷。


随波赚杀鱼儿,浮萍乍满清池。谁信碧云深处,夕阳仍在天涯?


梅雨

唐代:柳宗元


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


愁深楚猿夜,梦断越鸡晨。


海雾连南极,江云暗北津。


素衣今尽化,非为帝京尘。


雨无正

先秦:佚名


浩浩昊天,不骏其德。降丧饥馑,斩伐四国。旻天疾威,弗虑弗图。舍彼有罪,既伏其辜。若此无罪,沦胥以铺。


周宗既灭,靡所止戾。正大夫离居,莫知我勚。三事大夫,莫肯夙夜。邦君诸侯,莫肯朝夕。庶曰式臧,覆出为恶。


如何昊天,辟言不信。如彼行迈,则靡所臻。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


戎成不退,饥成不遂。曾我暬御,憯憯日瘁。凡百君子,莫肯用讯。听言则答,谮言则退。


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哿矣能言,巧言如流,俾躬处休!


维曰予仕,孔棘且殆。云不何使,得罪于天子;亦云可使,怨及朋友。


谓尔迁于王都。曰予未有室家。鼠思泣血,无言不疾。昔尔出居,谁从作尔室?


如梦令·点滴空阶疏雨

近现代:王国维


点滴空阶疏雨。迢递严城更鼓。睡浅梦初成,又被东风吹去。无据。无据。斜汉垂垂欲曙。


寒食雨二首

宋代:苏轼


自我来黄州,已过三寒食。


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


今年又苦雨,两月秋萧瑟。


卧闻海棠花,泥污燕支雪。


暗中偷负去,夜半真有力。


何殊病少年,病起头已白。


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


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


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


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


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


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

宋代:周邦彦


廉纤小雨池塘遍。细点看萍面。一双燕子守朱门。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宜城酒泛浮香絮。细作更阑语。相将羁思乱如云。又是一窗灯影、两愁人。


太平洋遇雨

近现代:梁启超


一雨纵横亘二洲,浪淘天地入东流。


却余人物淘难尽,又挟风雷作远游。


木兰花慢·立秋夜雨送梁汾南行

清代:纳兰性德


盼银河迢递,惊入夜,转清商。乍西园蝴蝶,轻翻麝粉,暗惹蜂黄。炎凉。等闲瞥眼,甚丝丝、点点搅柔肠。应是登临送客,别离滋味重尝。


疑将。水墨画疏窗,孤影淡潇湘。倩一叶高梧,半条残烛、做尽商量。荷裳。被风暗剪,问今宵、谁与盖鸳鸯。从此羁愁万叠,梦回分付啼螀。


朝中措·清明时节

宋代:张炎


清明时节雨声哗。潮拥渡头沙。翻被梨花冷看,人生苦恋天涯。


燕帘莺户,云窗雾阁,酒醒啼鸦。折得一枝杨柳,归来插向谁家。


咏雨·其二

唐代:李世民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


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雨不绝

唐代:杜甫


鸣雨既过渐细微,映空摇飏如丝飞。


阶前短草泥不乱,院里长条风乍稀。


舞石旋应将乳子,行云莫自湿仙衣。


眼边江舸何匆促,未待安流逆浪归。


萤火

清代:赵执信


和雨还穿户,经风忽过墙。


虽缘草成质,不借月为光。


解识幽人意,请今聊处囊。


君看落空阔,何异大星芒。


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唐代:李白


雨色秋来寒,风严清江爽。孤高绣衣人,潇洒青霞赏。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祸连积怨生,事及徂川往。


楚邦有壮士,鄢郢翻扫荡。申包哭秦庭,泣血将安仰。


鞭尸辱已及,堂上罗宿莽。颇似今之人,蟊贼陷忠谠。


渺然一水隔,何由税归鞅。日夕听猿怨,怀贤盈梦想。


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

清代:纳兰性德


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一)


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版本二)


好事近·中秋席上和王路钤

宋代:辛弃疾


明月到今宵,长是不如人约。想见广寒宫殿,正云梳风掠。


夜深休更唤笙歌,檐头雨声恶。不是小山词就,这一场寥索。


河传·秋雨

五代:阎选


秋雨,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


暗灯凉簟怨分离,妖姬,不胜悲。


西风稍急喧窗竹,停又续,腻脸悬双玉。


几回邀约雁来时,违期,雁归,人不归。


崇义里滞雨

唐代:李贺


落莫谁家子,来感长安秋。


壮年抱羁恨,梦泣生白头。


瘦马秣败草,雨沫飘寒沟。


南宫古帘暗,湿景传签筹。


家山远千里,云脚天东头。


忧眠枕剑匣,客帐梦封侯。


摸鱼儿·午日雨眺

清代:纳兰性德


涨痕添、半篙柔绿,蒲梢荇叶无数。台榭空蒙烟柳暗,白鸟衔鱼欲舞。红桥路,正一派、画船萧鼓中流住。呕哑柔橹,又早拂新荷,沿堤忽转,冲破翠钱雨。


蒹葭渚,不减潇湘深处。霏霏漠漠如雾,滴成一片鲛人泪,也似汨罗投赋。愁难谱,只彩线、香菰脉脉成千古。伤心莫语,记那日旗亭,水嬉散尽,中酒阻风去。


小雨

宋代:杨万里


雨来细细复疏疏,纵不能多不肯无。


似妒诗人山入眼,千峰故隔一帘珠。


琐窗寒·寒食

宋代:周邦彦


暗柳啼鸦,单衣伫立,小帘朱户。桐花半亩,静锁一庭愁雨。洒空阶、夜阑未休,故人剪烛西窗语。似楚江暝宿,风灯零乱,少年羁旅。


迟暮。嬉游处。正店舍无烟,禁城百五。旗亭唤酒,付与高阳俦侣。想东园、桃李自春,小唇秀靥今在否。到归时、定有残英,待客携尊俎。


谒金门·五月雨

明代:陈子龙


莺啼处,摇荡一天疏雨。


极目平芜人尽去,断红明碧树。


费得炉烟无数,只有轻寒难度。


忽见西楼花影露,弄晴催薄暮。


登咸阳县楼望雨

唐代:韦庄


乱云如兽出山前,细雨和风满渭川。


尽日空濛无所见,雁行斜去字联联。


好事近·春雨细如尘

宋代:朱敦儒


春雨细如尘,楼外柳丝黄湿。风约绣帘斜去,透窗纱寒碧。


美人慵翦上元灯,弹泪倚瑶瑟。却上紫姑香火,问辽东消息。


菩萨蛮·红楼遥隔廉纤雨

近现代:王国维


红楼遥隔廉纤雨。沉沉暝色笼高树。树影到侬窗。君家灯火光。风枝和影弄。似妾西窗梦。梦醒即天涯。打窗闻落花。


剑器近·夜来雨

宋代:袁去华


剑器近·夜来雨

宋代:袁去华


夜来雨。赖倩得、东风吹住。海棠正妖娆处。且留取。


悄庭户。试细听、莺啼燕语。分明共人愁绪。怕春去。


佳树。翠阴初转午。重帘卷,乍睡起、寂寞看风絮。偷弹清泪寄烟波,见江头故人,为言憔悴如许。彩笺无数。去却寒暄,到了浑无定据。断肠落日千山暮。


虞美人·玉阑干外清江浦

宋代:李廌


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阑:栏)


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时凉梦、到南州。


菩萨蛮·春闺

清代:徐灿


困花压蕊丝丝雨,不堪只共愁人语。斗帐抱春寒,梦中何处山。


卷帘风意恶,泪与残红落。羡煞是杨花,输它先到家。


微雨

唐代:李商隐


初随林霭动,稍共夜凉分。


窗迥侵灯冷,庭虚近水闻。


菩萨蛮·隔花才歇帘纤雨

清代:纳兰性德


隔花才歇帘纤雨,一声弹指浑无语。梁燕自双归,长条脉脉垂。


小屏山色远,妆薄铅华浅。独自立瑶阶,透寒金缕鞋。


烛影摇红·元夕雨

宋代:吴文英


碧澹山姿,暮寒愁沁歌眉浅。障泥南陌润轻酥,灯火深深院。入夜笙歌渐暖。彩旗翻、宜男舞遍。恣游不怕,素袜尘生,行裙红溅。


银烛笼纱,翠屏不照残梅怨。洗妆清靥湿春风,宜带啼痕看。楚梦留情未散。素娥愁、天深信远。晓窗移枕,酒困香残,春阴帘卷。


浪淘沙·云气压虚栏

清代:蒋春霖


云气压虚栏,青失遥山,雨丝风絮一番番。上巳清明都过了,只是春寒。


华发已无端,何况花残?飞来蝴蝶又成团。明日朱楼人睡起,莫卷帘看。


生查子·窗雨阻佳期

五代:孙光宪


孙光宪(901-968),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属鸡,出生在陵州贵平(今属四川省仁寿县东北的向家乡贵坪村)。仕南平三世,累官荆南节度副使、朝议郎、检校秘书少监,试御史中丞。入宋,为黄州刺史。太祖乾德六年卒。《宋史》卷四八三、《十国春秋》卷一○二有传。孙光宪“性嗜经籍,聚书凡数千卷。或手自钞写,孜孜校雠,老而不废”。著有《北梦琐言》、《荆台集》、《橘斋集》等,仅《北梦琐言》传世。词存八十四首,风格与“花间”的浮艳、绮靡有所不同。刘毓盘辑入《唐五代宋辽金元名家词集六十种》中,又有王国维缉《孙中丞词》一卷。► 62篇诗文


窗雨阻佳期,尽日颙然坐。帘外正淋漓,不觉愁如锁。


梦难裁,心欲破,泪逐檐声坠。想得玉人情,也合思量我。


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元代:张可久


篷窗风急雨丝丝,闷捻吟髭。淮阳西望路何之?无一个鳞鸿至,把酒问篙师。


迎头便说兵戈事。风流再莫追思,塌了酒楼,焚了茶肆,柳营花市,更呼甚燕子莺儿!


抛球乐·逐胜归来雨未晴

五代:冯延巳


逐胜归来雨未晴,楼前风重草烟轻。谷莺语软花边过,水调声长醉里听。款举金觥劝,谁是当筵最有情。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157篇诗文


烛影摇红·越上霖雨应祷

宋代:吴文英


秋入灯花,夜深檐影琵琶语。越娥青镜洗红埃,山斗秦眉妩。相间金茸翠亩。认城阴、春耕旧处。晚舂相应,新稻炊香,疏烟林莽。


清磬风前,海沈宿袅芙蓉炷。阿香秋梦起娇啼,玉女传幽素。人驾梅槎未渡。试梧桐、聊分宴俎。采菱别调,留取蓬莱,霎时云住。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404篇诗文


大酺·春雨

宋代:周邦彦


对宿烟收,春禽静,飞雨时鸣高屋。墙头青玉旆,洗铅霜都尽,嫩梢相触。润逼琴丝,寒侵枕障,虫网吹黏帘竹。邮亭无人处,听檐声不断,困眠初熟。奈愁极顿惊,梦轻难记,自怜幽独。


行人归意速。最先念、流潦妨车毂。怎奈向、兰成憔悴,卫玠清羸,等闲时、易伤心目。未怪平阳客,双泪落、笛中哀曲。况萧索、青芜国。红糁铺地,门外荆桃如菽。夜游共谁秉烛。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289篇诗文


选冠子·雨湿花房

宋代:吕渭老


雨湿花房,风斜燕子,池阁昼长春晚。檀盘战象,宝局铺棋,筹画未分还懒。谁念少年,齿怯梅酸,病疏霞盏。正青钱遮路,绿丝明水,倦寻歌扇。


空记得、小合题名,红笺青制,灯火夜深裁剪。明眸似水,妙语如弦,不觉晓霜鸡唤。闻道近来,筝谱慵看,金铺长掩。瘦一枝梅影,回首江南路远。


吕渭老(生卒年不详),一作吕滨老,字圣求,嘉兴(今属浙江)人。宣和、靖康年间在朝做过小官,有诗名。南渡后情况不详。赵师岌序其词云:“宣和末,有吕圣求者,以诗名,讽咏中率寓爱君忧国意。”“圣求居嘉兴,名滨老,尝位周行,归老于家。”今存《圣求词》一卷。► 160篇诗文


一枝花·咏喜雨

元代:张养浩


用尽我为国为民心,祈下些值金值玉雨,数年空盼望,一旦遂沾濡,唤省焦枯,喜万象春如故,恨流民尚在途,留不住都弃业抛家,当不的也离乡背土。


[梁州]恨不得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


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禄。


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


[尾声]青天多谢相扶助,赤子从今罢叹吁。


只愿得三日霖霪不停住,便下当街上似五湖,


都渰了九衢,犹自洗不尽从前受过的苦。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132篇诗文


细雨

唐代:李商隐


帷飘白玉堂,簟卷碧牙床。


楚女当时意,萧萧发彩凉。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598篇诗文


谒金门·秋感

宋代:苏轼


今夜雨。断送一年残暑。坐听潮声来别浦。明朝何处去。


孤负金尊绿醑。来岁今宵圆否。酒醒梦回愁几许。夜阑还独语。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354篇诗文


普天乐·雨儿飘

元代:张鸣善


雨儿飘,风儿飏。风吹回好梦,雨滴损柔肠。风萧萧梧叶中,寸点点芭蕉上。风雨相留添悲怆,雨和风卷起凄凉。风雨儿怎当?风雨儿定当。风雨儿难当。


张鸣善 元代散曲家。名择,号顽老子。原籍平阳(今属山西),家在湖南,流寓扬州。官至淮东道宣慰司令史。填词度曲词藻丰赡,常以诙谐语讽人。张鸣善身处元末丧乱之际,深感现实的动乱与污浊,因此多有刺时之作。► 11篇诗文


停云·其二

魏晋:陶渊明


停云霭霭,时雨濛濛。


八表同昏,平陆成江。


有酒有酒,闲饮东窗。


愿言怀人,舟车靡从。


陶渊明(约365年—427年),字元亮,(又一说名潜,字渊明)号五柳先生,私谥“靖节”,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134篇诗文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