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寓言故事出自春秋战国一个叫列御寇的人写的一本书——《列子·汤问》。传说原来的太行山、王屋山在冀州以南、黄河以北的地方,这两座山方圆有七八百里,高有七八千丈,山下面居住着愚公一家。苦于大山阻挡,家人进进出出都要绕道很远,生活劳动很是不方便,于是愚公就召开家庭会议,决意挪走这两座山,愚公德高望重,经过他的动员,家里人都同意了。愚公就率领家中能干的几个子孙开工,他们挖石头翻土,用簸箕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此时愚公已经有九十多岁了。邻居家有个小孩也跟他们一起劳动,由于路途遥远,他们一年才能往返一次,很是辛苦。
愚公移山
河湾附近住着一个叫“智叟”的聪明老头,他嘲笑愚公这么大年纪了,也没几年过头,怎么能把两座大山挪走。愚公反驳他说,山就在那里也不会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儿子们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也,只要我们坚持住,总有一天会把大山挪走的。握着蛇的山神看愚公一家来真格的,很是担心山塌了自己失业,于是就把这件事情报告给天帝。天帝亲自下来查看,他被愚公一家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在一天晚上,他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移走了这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北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边。天亮了,愚公一家准备开工干活,打开家门突然发现家门前一马平川,哪里还有山的影子。家里人非常高兴,从此就在这里安居乐业生活下去。
愚公移山
愚公移山是一篇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法的寓言故事,它反映了中华民族古老先民所具有的移山填海的坚定信心和不屈不挠的坚定意志。这篇故事寓意只要我们不怕困难、坚定信心,就没有做不成的事。特别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七大报告中引用了这个故事之后,愚公移山的故事变得家喻户晓,这个故事也一度出现在语文课本之中。本人志在传播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喜欢我的文章,大家可以关注我;因为是加班写的,有时甚至是用手机写的,时间比较紧张,肯定会有错误,请大家指出来,避免以讹传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