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又顺:文如其人,人如其文
——我为梁衡先生编集子的所感所悟
和梁衡先生相遇、相识已有二十年,我由当时的“年轻编辑”变成了如今的“老编辑”,文雅一点说,就叫“资深编辑”。二十年倏忽而过,很多东西都被一阵风吹走了,但留下的东西却日久弥新,被我珍藏在船舱里,成了我人生之舟的“压舱石”。有了它们,我的人生之舟更加笃定、平稳了,也始终有了动力确保它沿着正确的航向,驶向彼岸。而在这至关重要的“压舱石”里,就浓缩着我与梁衡先生交往的点点滴滴,以及他所赋予我的人格力量。
梁先生的人格魅力,在我看来有“两重”,一重体现在他的那些闪光的作品里,体现在他笔下的那些伟大人物的不凡经历与命运中,一重则体现在梁衡先生的待人接物与社会交往中。而这两重人格,又互相映衬,互为表里,给人以极大的魅力震撼。
文如其人:笔下人物都有梁衡的“影子”
我们先来看看梁衡先生笔下的几位人物。
《觅渡,觅渡,渡何处?》是梁先生的代表作。梁衡先生笔下的瞿秋白,可谓多才多艺,卓尔不群。文人从政,而且年纪轻轻就登上了人生的“顶峰”,他“以一副柔弱的书生之肩,挑起了统帅全党的重担……”而后落败。在千万条可走而且都能走出一条光明大道的人生路径选择中,瞿秋白偏偏选择了一条文人极不擅长的从政之路,其悲剧结局无可避免。如果说是历史选择了瞿秋白,毋宁说是瞿秋白选择了“历史”。这种“主动”的行为,在瞿秋白看来是“合理的”,因为“探索比到达更可贵”。人生境界就此高度“升华”,一种脱俗超凡的人格魅力,倾泻而下。
再看看梁衡先生笔下的林则徐和韩愈。这两个人物时代虽不同,但最后他们都有着相似的身份,即都是被朝廷流放的“罪臣”。当然,“罪臣”在我们今天看来,并非真的有罪,他们只是因言直谏冒犯了皇帝。林则徐被流放到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新疆戈壁大漠,韩愈则被流放到蛮夷之地的南海。林则徐不忘将内地的水利种植技术推广到清王朝的最西北边陲,韩愈不忘把中原的先进耕作技术带到南海之滨。二人都是“戴罪”之身,却以开辟一方新天地,造福一方人民而为后世传颂。“皇帝本是要用遍地的恶劣环境折磨他,他却用自己的意志和才能改造了环境;皇帝要用寂寞和孤闷郁杀他,他却在这亘古的荒原上爆出一声惊雷。”(梁衡《最后一位戴罪的功臣》)林则徐、韩愈在逆境中抛开悲苦,以积极的人生之态迅速行动起来,并“爆出一声惊雷”,奏响了生命最强音。这样的人格力量,值得万世敬仰。
柳永,本是“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这份自信、自爱的洒脱,却不料因一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惹怒了皇上,命运急转直下,直到47岁那年才考得一个小官。失意之后,他把人生的最好年华都“献给”了青楼歌馆,成为名噪一时的民间词人。古往今来,多少有志有才之士,一旦堕入红粉世界,“任你有四海之心摩天之志,在这里也要销魂蚀骨,化作一团烂泥。”(梁衡《读柳永》)但是,柳永没有被“化掉”,“他的才华在这里派上了用场。成语说:脱颖而出”。(同上)在红尘里,柳永没有辜负上天给他的才华与使命,“心”没有死,“志”依旧在。人无论处在什么环境,“只要其心不死,才得其用,时不我失”(同上),就不算虚度年华。
辛弃疾,“词人本色是武人,武人本色是政人”(《梁衡《把栏杆拍遍》》),一生渴望为国出力、为民除害,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伟大梦想。但“他作为南宋臣民共生活了四十年,倒有近二十年的时间被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使用的二十年间又有三十七次频繁调动。但是每当他得到一次效力的机会,就特别认真,特别执著地去工作”(同上)。他的人生常态便是,“稍有政绩,便招谤言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同上)。但就是这样,他也没有放弃,没有沉沦,没有心死,而是始终保持着发光发热、为国效力的“初心”。我们今天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那时候的辛弃疾就做到了。彭德怀是一位始终忠于国家、民族、人民的有功之臣,他不畏强权,敢于直言,以实际行动践行着“武死战”“文死谏”的双重古训(“兼武战之功、文谏之德”),从而惊天地泣鬼神。
《一个尘封垢埋愈见光辉的灵魂》堪称梁衡先生人物创作的巅峰之作,也是对我党历史进程的反省之作,纵横捭阖,充满磅礴气势。张闻天是我党历史中杰出的领袖人物,他审时度势,顾全大局,心胸开阔,又有着极高的理论素养。他谦逊随和,作风民主,实事求是,忍辱负重。在“君臣”关系换了一个乾坤之后,他处于不利的地位,但这也最能考验他作为一代伟人的“人品”。他不介意自己的官位大小,只要能为国家、人民做些力所能及的实事,用一己之力造福一方百姓,他就极力争取去做。这样一位有功于党、有功于人民的伟人,最后落寞湮灭,悄悄地淡出了国人的视线,为历史的尘埃所掩埋。因梁衡先生的“发掘”,曾经一代杰出领导人的形象,又鲜活地回归人们的视野,其人格魅力熠熠生辉。这篇长文可谓鸿篇巨制,起到了石破天惊的效果。
文如其人。应该说梁衡先生笔下的人物多少都有他自己的“影子”,或者说是梁衡生命的“投射”。梁衡自己的所感所悟、所思所想、所爱所憎都熔铸在笔下人物的喜怒哀乐及多舛命运中。也可以说,梁衡笔下的人物,是“属于”梁衡的。他们不论在什么环境下,尤其是在人生的逆境中,不放弃,不自弃,“不死心”,不把上天给予的生命、智慧、才华白白浪费掉,而且总是让它发光发热,哪怕只有一线生机。他们努力实践,用一己之力为社会创造价值,服务民众,永葆一颗赤子之心。他们心中有理想,肩上有担当,胸怀大爱、大善,总是为人生的一种特殊使命而来,为使命而去。他们坚定信念,大胆探索、试验,就是“失败”了,也要为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光明磊落,实事求是,高瞻远瞩,不畏艰难险阻,为了一种美好的事业发展壮大,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概括起来说,梁衡的人物写作,总是大开大合,大气充盈、正气浩然,因而对读者来说具有无穷的人格魅力及感染力,总能给人以崇高的精神洗礼与奋发的斗志,也总能催生读者心底向上的力量。
人如其文:知行合一的梁衡
人如其文。在编辑梁衡先生的两本散文集过程中,我与梁衡先生多有接触、交往。杜甫《春夜喜雨》中的“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若用来描绘我与梁先生从相识到交往的过程以及他对我潜移默化的人格影响,是最恰当不过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愈发感受到梁衡先生的人格魅力。他知行合一,是一位令人景仰的作者,也是一位可爱可敬的前辈、长者。
二十年前,我从上海的《文汇报》“笔会”版上读到他的新作《把栏杆拍遍》一文,兴奋不已。我反复吟诵着里面的金句:“我常想,要为辛弃疾造像,最贴切的题目就是‘把栏杆拍遍’。他一生都是在被抛弃的感叹与无奈中度过的。当权者不使为官,却为他准备了锤炼思想与艺术的反面环境。他被九蒸九晒,水煮油炸,千锤百炼。历史的风云,民族的仇恨,感情的浇铸,艺术的升华,文字的锤打,这一切都在他的胸中、他的脑海,翻腾、激荡。它们交织在一起,如地壳内岩浆的滚动鼓胀,冲击集聚。”“他不想当词人,但武途政路不通,历史歪打正着地把他逼向了词人之道。”“像石缝里的一颗小树,虽然被扭曲、挤压,成不了旗杆,却也可成一条虬劲的龙头拐杖,别是一种价值。但这前提,你必须是一棵树,而不是一株草。”这些句子掷地有声,雄浑壮丽,气贯长虹,而且充满了无可辩驳的人生哲理,深深地触动人的灵魂。
我记得当时我给在《人民日报》工作的梁衡先生去了一封信,表达了想为他出一本书的愿望。梁先生很快回了信,谈了他的想法,不久也给我寄来了书稿。在编辑书稿时,我初生牛窦不怕虎(我当时虽已30岁出头,但做编辑这行才刚刚开始),撤下两篇梁衡先生的新作,并给书稿取了一个书名,叫“把栏杆拍遍”。之后,梁衡先生给我打了一个电话,他似乎不同意我的做法,即既不同意我撤下他的两篇新作,也不同意我所取的书名。在谈及不同意所取书名时,他给的理由是:这是一本集子,怎么能让一篇文章名做整本书的书名呢?意即一篇文章不能涵盖书中所有文章。(我依稀记得在我给梁先生编集子之前,市面上已经出版了梁先生的两本书,写人物的书名叫“人杰鬼雄”,写山水游记的叫“名山大川”)但我仍坚持那样做的理由是,《把栏杆拍遍》这篇写得好,我非常喜欢(其实梁先生这之前写的其他文章也很好,我只是先入为主)。梁衡先生在交流中坚持自己的意见,但始终语态平和,不疾不徐,没有一点以势压人、以位轻人、以气逼人、以“大”小人、以“高”低人的意味,反倒是我滔滔不绝、振振有词,一副“真理”在握、咄咄逼人的架势。坐在我对面的编辑部主任(我的领导)之后跟我半开玩笑地说,你这样跟一位“大人物”(当时梁衡先生是副总编辑)说话,我不敢。交流在我的“强势”下没有结果,但似乎结果已定。就这样,《把栏杆拍遍》正式出版,我给梁先生寄去了样书,梁先生也没再说什么。不久梁先生来上海出差,他“不计前嫌”,特地留出时间要见我。在他下榻的上海当时著名的衡山宾馆贵宾室,我第一次见到了梁先生。他和蔼可亲,没有一点“大人物”的傲慢与架子,倒是我这个“小编辑”显得有些矜持。
《把栏杆拍遍》作为一本梁衡先生的散文集出版之后,我收到一些中学师生的来信,这触发了我把《把栏杆拍遍》专门做成“中学生读本”的念头。我找来了特级教师,对文章适当进行分类并加以点评、导读,以适应学生的阅读需求,这就是后来推出的《把栏杆拍遍》的中学生版。当此版颇受市场青睐不断加印,也不断有人拿着“中学生版”《把栏杆拍遍》找到梁衡先生办公室让他签名时,梁先生对我说:小李,还是你做得对!梁先生的这句话,让我很感动。一名编辑采用各种手段不断扩大作者作品的影响力并收到好的效果,且受到作者的肯定,这是件多么令人欣慰的事啊!更何况表扬和肯定我的还是一位曾经对我的做法持怀疑态度的“大人物”呢!《把栏杆拍遍》学生版从2006年问世以来,销量节节攀升。我曾做过比较,《把栏杆拍遍》中学生版要比原散文版销量多出5倍。该版仅当当网网上评论帖子总数也达到数十万条,预计迄今总销量在五六十万册以上,如果算盗版的话,总发行量会在150万册以上。该版后来数十次加印,接连进入销售排行榜前列。据当当网统计数据显示,在年销数十万种甚至上百万种同类图书比较中,《把栏杆拍遍》学生版位列2009年度语文课外读物销售总榜第5名;2010年度畅销总榜第7名;2011年度畅销总榜第11名;2012年度销售总榜第2名。从此,“把栏杆拍遍”也成了一个响当当的图书出版品牌。
2008年,我离开原来的出版社到复旦出版社工作,我为梁先生编了第二本散文集。这本集子同样以收录于其中的一篇文章《人人皆可为国王》的标题作为书名。这篇文章揭示一个人生道理:不管是谁,只要他珍惜上天赋予的才华并将其充分发挥出来,做到人尽其才,为社会创造独特价值,都会为人所尊重,从而可享受如国王般的“荣耀”。这里讲的是一个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问题,也是倡导一种宽容并包的多元价值观。该书自出版以来,已经有三个版次,19次印刷,还被江苏省教委纳入向全省青少年推荐阅读图书系列。记得该书出版不久,其中的《人人皆可为国王》一篇旋即被《作家文摘》转载,当时的同一期报纸上转载了我编的两本书,另一本是有“潜规则概念之父”之称的吴思所著的《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修订版,迄今销量已超过70万册)。记得梁老师看到这期报纸后,对我的编辑成就大加赞赏,让我切实产生了一种“人人皆可为国王”的人生巅峰体验,更加激励我做好编辑工作。现在回想起来,仍历历在目,心有戚戚也。
在我的印象中,梁衡先生虽已退休多年,但他的创作一直在继续着,一直保持着旺盛不竭的生命力,且永无止境。我想这就是梁衡先生追求并为之奋斗的伟大事业,一如瞿秋白投身的伟大革命,辛弃疾梦寐以求的沙场点兵,柳永身在红尘不死的诗心雄心,张闻天矢志不渝地为国为民贡献一己之力的的赤子之心……
上世纪90年代至本世纪初,可谓梁衡先生创作的一个高峰。他不断有大文章问世,而且甫一问世旋即迎来各家报刊竞相转载,广受好评。我曾对不少朋友说,梁衡先生的文章几乎篇篇都是精品。而精品诞生的背后,梁衡先生则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代价与牺牲。我早就知道,他每写一篇文章,都要做长时间的准备,除资料搜集之外,还要到历史现场找感觉、找体验、找灵感的火花,而且有时为写一个人物要数次赶往“现场”,不辞辛劳。读他的文字就能深切感到,这些文字不是像有的作者那样随意用笔写出来的,而是他用自己的生命反复打磨、提纯最后得到的结晶。他的文字是经过若干级地层沉淀而来的水,是无数次发酵而得来的酒,是千万次孕育而得来的粮食。他的文章里,格言金句迭出,哲理火花四溅,就是一个证明。除一些“大文章”外,梁衡先生还写了大量的杂文,针砭时弊,匡扶正义。总之,这许多年来,他都不曾片刻停下创作的脚步,让生命与事业枯萎,让上天赋予他的才能荒废,反而随着时间之轴推移,他的脚步甚至更快了。
近些年,我与梁先生联络少了,几次见面或了解他的行踪,都是在不经意之间。一次在上海书展现场见到他,他为在人大出版社推出的一部新作而来,他那次在主席台上讲文章的五诀,讲怎样写好文章。去年8月,我偶尔得到消息,他又要来书展现场为他出版的新书《树梢上的中国》做演讲。在偌大的书展现场大厅,我挤在读者人群中静静地看着台上的梁衡先生如数家珍般地放着ppt,一一展示这些年来他从全国各地发现的一棵棵“人文古树”,并传神地讲着他们背后不为人知的传奇故事。从这里我了解到梁衡先生在以往山水人文、历史人物写作之外,又开拓了一个崭新的写作领域,一如战功赫赫的将军又开辟了一个新的战场。讲演结束后,我买了一本《树梢上的中国》,悄悄地站在等着签名的长长队伍中。当我翻开扉页把书放在梁先生的眼前让他签名,并欣然叫了一声“梁老师”时,梁先生抬起头看我,惊喜万分。落笔前他开怀、爽朗地一笑:呵呵,是小李啊!人世间温暖、美好的一瞬,从此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今年上半年某日,我又无意间在微信里发现梁老师的踪迹,他正在江西某个小县城里与读者互动。那条消息里镶嵌着一张照片,只见梁老师露天坐在一张陈旧的木桌前,风衣也脱下搭在旁边的一张同样经年陈旧的木椅上,他正全神贯注地为乡土气十足的读者一一签名。只见队伍向远处蜿蜒,足有两三百米长。初春时节,草木欣欣向荣,和风晓畅,河边杨柳依依。好一幅生动曼妙、温馨怡人的乡村文化图景!就在前几天,我又从哪里得知,梁老师正在南方群山的沟壑中穿越,披荆斩棘,继续“找”着他的人文古树呢!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正是梁衡先生鲜活的写照。记得有一次去北京出差,我打电话给梁衡先生说要去看他,从电话里,我感到梁先生有些许的为难情绪。在我表示执意要去看他的时候,他委婉说出了“难处”。我如约来到梁先生家里,只见他一瘸一拐上前迎接。他的腿因意外受伤,从膝盖往下缠满了白白的绷带。他坐在我对面,将受伤的那只脚直愣愣地搭在一张凳子上。言谈中他依然是那么平和可亲,没有表现出任何“苦愁”的样子。他拿给我看他近期用力撰写的一篇长文打印稿,通篇是关于文化建设的宏论,他还说要递呈给国家有关部门作文化发展规划参考。拳拳之心,不言自明。不知何故,那次我说话很多,而且越说越兴奋,全然不顾梁衡先生架起一条缠满厚厚绷带的腿的感受。梁衡先生就是这样陪了我两三个小时!现在想起这件事,我很内疚。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据我所知,梁衡先生一路走来,道路也不平坦,也曾遭过巨大的人生挫折。从早年莫名地被人诬陷、诽谤而错失前途一片光明的擢升之路,到近些年为直抒敢言而惹恼某些人被取消荣誉奖项。但这些都没能阻挡他为之奋斗的事业,未能阻挡住他前进的脚步。泰戈尔说“世界以痛吻我,要我报之以歌”,梁衡先生也说“一个人不管你有多大委屈,历史绝不会陪你哭泣,而它只认你的贡献(梁衡《读韩愈》)”。不停地写作着、探索着,也不断地跨入新的领域继续创造辉煌,从而不断地为社会奉献出精品力作,以飨天下万千读者,这就是梁衡先生。而这一切的背后一定有强大的人格力量在支撑着他,推动着他,同时也感染、激励着我们。读着梁衡先生的每一篇佳作、力作,沐浴在他的人格光辉中,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工作、不努力、不创造呢?!(作者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编辑部主任、副编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