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鱼贯而入造句-庄子:惠子学富五车!惠子:你想讽刺我就直说,不要拐弯抹角!

鱼贯而入造句-庄子:惠子学富五车!惠子:你想讽刺我就直说,不要拐弯抹角!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4-02 09:51:33
阅读:

如果说用一个词形容人知识渊博,那一定是“学富五车”。


“多才之士,才储八斗;博学之德,学富五车。”《幼学琼林·卷四·文事》开篇写道。


一直以来,不管是各种工具书,还是饱学之士,都这样形容人知识渊博。我们也一直这样用。


但是,这个成语本意却不是这样。


“学富五车”,最早出自《庄子·天下篇》: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要想完整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解决以下4个问题:


庄子我们很熟悉。那惠施是谁呢?他们关系怎么样?


五车究竟有多少书?换算成现在的电子书,占多少字节?


庄子是说惠施读书多吗?


庄子是在表扬惠施才华横溢吗?


01惠施是庄子的知已

惠施是谁?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鹓鶵,子知之乎?夫鹓鶵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鹓鶵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惠子,就是惠施,肯定不是日本女演员。他与庄子是同时代的人,住的也不远,能经常见面聊天。


这则故事,大意是庄子在讽刺、奚落惠施是一个“醉心于功名利禄,无端猜忌好友的小人。”


惠施画像。说实话,古人的画像都一样,全是老头,没什么差别。


惠施真的是这样的人吗?不完全是。我们再来看另外一则故事,同样来自《庄子 · 秋水》篇。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这就是著名的“鱼乐”之辨。“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就来自于这里。


虽然我们在初中都背过,到现在也不是很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但是,庄子让我们感觉到惠施是一个很有思辩能力的人,经常与庄子辩论。


又是讽刺,又是争辩。那他俩的关系究竟如何?


在《庄子》一书中,惠施经常出现。比如在《庄子 · 杂篇 · 徐无鬼》里有这样一个故事:


庄子送葬,过惠子之墓……自夫子之死也,吾无以为质矣,吾无与言之矣!


有一天,庄子送别人,路过惠子的墓地。感慨地说:自从惠子离开了人世,我没有可以匹敌的对手了!我没有可以与之论辩的人了!


可见,在庄子心中,惠施是“高山流水”的知已。虽然二人经常争吵。


02五车有多少M?

在正式解读“学富五车”前,我们还要解决一个问题:


五车究竟有多少书?换算成现在的电子书存储单位,占多少个字节?


当时的车是什么车?是先秦的马车。


五车能装多少书呢?


墨家经典著作《墨子·鲁问》,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


子墨子谓公输子曰:“子之为鹊也,不如匠之为车辖,须臾刘三寸之木,而任五十石之重。故所为功,利于人谓之巧,不利于人谓之拙。”


“五十石”。这是墨子所造的马车的装载量。墨子是著名的工匠,水平远远高于普通制造者。


那普通的马车,能装多少呢?


《鄂君启节》书:屯二十担以当一车。


当然,这是秦时的计量单位。


根据林甘泉先生主编的《中国经济通史 · 秦汉经济史(上)》来算,五车应该能装载5000公斤左右,即五吨。


这是一个令人咋舌的数字。如果是纸质书,一本大概1斤左右,相当于10000本书。那就很吓人了,当代也没几个人读得完。


但是,在先秦,纸还没有出现。书的载体是竹简。


在知乎上,有人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列了专门的公式,如下:


战国马车体积本人资料有限,一时无法考证,就以秦代马车来替代,估计六七八九不离十。


按秦始皇的铜车马换算,估算秦代马车体积(单位:米) 1×1.4×1.5=2.1立方 (尚未刨去车厢构架厚度)。


秦竹简体积(折中) 0.003×0.006×0.26=0.00000468立方 单位:米


一马车理论上可以容纳竹简 2.1/0.00000468=448718 枚


一枚竹简按32字数


448718枚×32字=14358976 字


一车就是1430万字,五车就是7100万字。


虽然很高级,但这肯定不现实。


要知道先秦典籍中,字数最多的《左氏春秋》,也是先秦书籍的集大成者,才19万字。更重要的是,在惠施的年代,这本书还没有出现。


又如:《庄子》全书80400字。


再比如,清代有一本《四库全书》,集古代所有书的大成,大概8亿字。这是加上了秦、汉、唐……清等所有朝代的书籍汇总。


所以,五车书肯定没有多少,不超过100万字。


焚书坑儒画像


从史料中来,是我们的研究方法。再翻书,找到一条:


《史记》记载,年过五旬的秦始皇,依然精力充沛,“以衡石量书”。


就是说他每天要看秦制120斤的奏章,相当于现在60斤,三十公斤的奏章。


这么算起来,五车书装5000公斤,实际上166天也能看完。


现在我们在网上追部小说看,也不止这个时间。


所以,换算成现在的字节,就是几部网络小说的内容,大概不超过10-30M。


03学富五车是指读书多吗?

我们现在经常说一个人读书多,会夸他“学富五车”。


但是,庄子是说惠施读书多吗?庄子难道没有惠施读书多?


我们看一下原文的下面几句:


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惠施这个人学识广博而驳杂,他著的书有五车之多。他讲的道理也很庞杂,他的言辞也没有统一的思想主旨。


“书”做动词用,是著书的意思,而不是读书的意思。


"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是说惠施所写的著作,而不是他读过的书。因为不可能惠施所读的书全是"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惠施为什么能写这么多书?因为他不简单,是名家学派的开山鼻祖,也是在战国政治舞台上最活跃的人物之一,是合纵抗秦的倡导者。


但很可惜,他的书现在完全没有流传下来。我们只能在《庄子》看到一些寓言故事,如濠梁之辩、惠子相梁等。


04庄子是在表扬惠施吗?

看完刚才的分析,很显然不是。


庄子是在批评惠施。


这么说有什么根据?我们先看这段文字后面的一部分:


历物之意,曰:“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无厚,不可积也,其大千里。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连环可解也。我知天之中央,燕之北、越之南是也。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


是不是脑袋大了?大概意思如下:


“历物”是指“分别究析事物之理”。文中统计了是个辩题,称之为“历物十事”。


惠施认为,这些都是大道理,并传扬天下,天底下的辩士也乐于同他辩论,这些争论无休无止。


惠施同天下辩士一起制造了很多怪异之说。比如:“鸡有三只脚”、“火不热”、“白狗是黑的”的,这些人以口舌之争胜人,却不能服人之心。


最后庄子更是把惠施的才能比喻为“蚊虻之劳”,追逐万物而不知返还根本,就像是用声音去追逐回响,用身体和影子竞走。


从这里,可以看出,庄子对惠施的理论是完全持批判态度的。


用现代简单粗暴的话说:惠施虽然写了很多书,但格局太小,没什么用。


后来的人,只看到庄子的前半句话,就将后半句置之不理。


再后来纸张普及,很多古人感觉五车书很多,读都读不完,学识渊博啊!


慢慢,“学富五车”的贬义消失了,完全成了一个褒义的成语了。


看来,断章取义,古人与今人没什么不同。


最后,以一副对联共勉:


书到用时方恨少,学富五车不为多。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