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的故事想必大家都听过,简而言之就是有个人叫愚公(愚就是笨拙的意思),他家门前两座山挡路,他想把两座山移走,别人问他:“你一个人怎么可能搬得完两座大山?”愚公说:“山不会长高,但是我有儿子孙子可以一直搬它们,总会搬走的。”最终他的精神感动了天帝,天帝让人搬走了那两座山。
大山
此处先心疼一下被愚公拉进坑里的子子孙孙。
小时候读愚公,只觉得这个人十分愚笨,门前有两座山挡住了出行的道路,那直接搬家不就行了?而且山又不是突然出现在门前的,它肯定是早就在那里了,愚公为什么要在山旁边修房子?
但是老师说,愚公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吧,愚公是个正面教材)
后来长大了一点,竟然也觉得愚公说得十分有道理:山是不动的,我和我的后代却是绵延不绝的,我和两座山之间差的只有时间?但总觉得哪里不太对。
山路难行
多角度看待
首先是人道主义角度,愚公的子孙不是愚公的私产,他没有处置的权利。事实上,他已经年近九十,可以说,他是几乎没有机会看到山被移走的那天的,但是他却打算让他的子孙继续他的事业,他把他的意愿强行加到子孙后代身上,这在今天看来就像是某些专制霸权的家长!
其次是现实主义角度,仅凭人力搬走两座大山实在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与此相比,带着家人包袱款款地搬到别处居住似乎是个更好的主意。
有人说,古代出行都需要路引,十分不便,更何况是搬家?要知道古代田地是多么宝贵,搬家就相当于远离自家的田地,这样子来回耕种更加麻烦。
茅草屋
还有些人对于愚公移山不搬家的说法是,愚公搬家,损害更多的是自家的利益,比如田地、屋产等都会受到影响。但是移山的话,损害的就是公家的利益。这在今天叫做“损公肥私”。
但是不搬家也行啊,你挖个地道或者修条路,不比搬两座山来的更加简单方便?
我拿着问题去问老师,老师一句话就把我打发走了,“要在事物特定的环境下看待事物。”
特定背景下的“愚公移山”
这里说的特定背景,是什么背景呢?
第一层,是农耕社会的背景。农耕社会,交通不便,土地就是命根子,要农民抛弃土地几乎是不可能的。而且,老人一般有“故土难离”的情怀,他眷恋这片土地,也眷恋这片土地上的故事和人。
第二层,是神话故事背景。“愚公移山”是个神话故事,代表了一种埋头苦干、求真务实的精神,不必用恶意揣测他是损公肥私,也不用嘲笑他不知变通,人家就是你学习踏实之道的最佳导师。
声明: 本文图片来源于“IC photo”或“图虫创意”,任何网站、报刊、电视台、公司、组织、个人未经IC photo或图虫创意许可,不得部分或全部使用。
往期文章:
清官都难断家务事,为什么老娘舅能“断”?老娘舅到底是什么地位
一篇国家奖学金获得者的告白:你好,努力的时光
一灯大师四弟子,“渔樵耕读”,为何渔夫居首,读书人最后?
- 上一篇:愚公移山造句-鸿鹄之志,也需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