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办法:答案放最前面:标题中的成语“犁庭扫穴”比喻彻底摧毁,犁是耕地的意思,它的详细解释,请看第四个字犁字解说中加粗段落。
接着我们的《说文解字》课程,今天是第137课,讲四个汉字,这四个汉字全部是《说文解字》“牛”部汉字,分别如下:
1、 犓 。读chú。《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以芻莖養牛也。从牛芻,芻亦聲。《春秋國語》曰:‘犓豢几何。’”什么是芻呢?我们前面在“艸”部已经学过,《说文》给的解释是“刈艸也。象包束艸之形。”就是割草之后,捆扎起来,后来也指给牲畜吃的草料。因此犓的本义就是用草料喂牲畜(不仅是牛),如图:
(用草料喂牛)
《春秋国语》曰:“犓豢几何。”这一句,今本的《国语.楚语下》中,这一句话作“芻豢”,省略了牛旁,韦昭注说:“草养曰芻,谷养曰豢。”芻和豢在古人那里分得是很清楚的。另外,《墨子.天志下》里有一句:“霜露不时,天子必且犓豢其牛羊犬彘,洁为粢盛酒醴,以祷祠祈福於天。”大意是:霜露失时(就是时令不正常),这时天子必须要喂养牛羊狗猪,洁净地整备粢盛(古代盛在祭器内以供祭祀的谷物)酒醴(酒和醴,也泛指各种酒),去向上天祭祀祷告求福。
本义之外,犓也用来泛指牛羊。比如 《墨子.非乐上》:“非以犓豢煎炙之味,以为不甘也。”这里的犓和豢,指的是牛羊、猪狗本身,不是指的喂养过程。
犓的小篆写法如图:
(犓的小篆写法)
2、㹛<牛+夒>。读rǎo。GBK字库无此字,有些设备无法正常显示,只能上图说明:
(rǎo)
这个字要注意右边夒(同“猱”,长臂猿的一种)字形与“夔”的区别。《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牛柔谨也。从牛夒声。”本义就是牛柔驯。《广韵.宵韵》称“㹛,牛驯'伏'(原文如此,不是‘服’)”就是牛在驯服之后变得和善,顺从。
(温顺的牛)
本义之外,㹛字也可以直接用来表示和善、顺从。《广雅.释诂一》称:“㹛,善也。”《玉篇.牛部》:“㹛,从也。安也;又驯也。”
㹛的小篆写法如图:
(㹛的小篆写法)
3、犕。读bèi。《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易》曰:‘犕牛乘馬。’从牛(备)聲。”许慎对这个字没有直接解释,只引用了《易经》一句话。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此盖与《革》部之‘鞍’同义。鞍,车驾具也。故《玉篇》云:犕,服也。以鞍装马也。”给牛装鞍,显然不对,因此,犕的本义是套车,就是套牛车。犕字在《毛公鼎》有这个字,字形如图:
(犕的字形演变)
你看,犕的金文的确像一头牛拉着一辆牛车的俯视图,这跟它的本义很符合。到现在,很多落后国家和地区,牛车还是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
(牛拉车)
犕字除本义之外,还有如下几个字义:(1)八岁牛。《玉篇.牛部》:“犕,牛八岁也。”《集韵.至韵》称:“犕,牛八岁谓之犕”。另有一说是六岁牛,出自《本草纲目.兽部.牛》“(牛生)六岁曰犕”;(2)牛具齿。《广韵.至韵》又有:“犕,牛具齿。”
(3)通“服(fú)”。心服。《后汉书.皇甫嵩传》有这一段:“及卓还长安,公卿百官迎谒道次。卓风令御史中丞以下皆拜以屈嵩,既而抵手曰:‘义真犕未乎?’李贤注说:“犕,即古‘服’字也。”这段话的大意是:董卓到长安的时候,公卿百官都在道边迎接。董卓暗示御史中丞以下的官员都要迎拜在车下,想用此来屈服皇甫嵩的意气。然后,拉着手问皇甫嵩:‘义真(皇甫嵩的字),你服不服?’”
犕的小篆写法如图:
(犕的小篆写法)
4、犂(现代汉语以“犁”通行,本文均以“犁”行文)。本字《说文解字》所列字形GBK字库没有,只好如图:
(犁的《说文》字形)
读lí。《说文解字》给的解释是:“耕也。从牛黎聲。”这是个形声字。本义是耕翻土地。《广韵.齐韵》:“犁,耕也。”
比如《汉书.匈奴传下》:“近不过旬月之役,远不离二时之劳,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颜师古注说:“犁,耕也。”大意是: 短的不过用个把月时间,长的也用不了半年,就耕平了它的庭院,扫荡了它的里巷,彻底摧毁敌方,在那里设置郡县,纳入汉朝的版图。这也是典故“犁庭扫闾”的出处,后来又因陆游的《上殿劄子》中又有:“以臣愚计之,朝廷若未有深入远讨、犁庭扫穴之意,能於用度之间,事事裁损,陛下又躬节俭以励风俗,则赋於民者,必有可轻之理。”“犁庭扫闾”发展成为“犁庭扫穴”成语。在成语“犁庭扫穴”中:犁是耕地。庭指庭院。犁平他们的庭院,扫是扫荡,穴是巢穴,扫荡他们居住的地方,这个成语一般用来比喻彻底摧毁。
再比如《乐府诗集.陌上桑》有句子:“耕者忘其耕,锄者忘其锄。”这里的耕和锄,指的是耕地和锄地的动作,罗敷太美了,耕地锄地的人都忘记了劳作。
(罗敷采桑图)
本义而外,另有常用义如下:(1)犁同时又指耕翻土地的农具。我国在春秋时已经开始用牛耕,出现了木犁。后来又发展成铁犁。《玉篇.牛部》:“犁,耕具也。”《广韵.齐韵》:“犁,垦田器。”犁的样子如图:
犁
(犁)
比如李白的诗《对雨》:“尽日扶犁叟,往来江树间”。这里的犁,就单指耕地的工具——犁。
(2)杂色。《论语.雍也》:“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何晏《论语集解》称:“犁,杂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花牛的牛犊毛色纯赤而且牛角端正,即使祭祀不打算用它,山川难道会舍弃它吗?前面我们说过,祭祀一般用纯色的牛比较贵重。犁牛,则只好用来耕地。这是孔子的比方:冉雍的父亲不好,但并不能有损冉雍的品德。
(孔子讲学)
(3)黑斑;黑色。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称:“犁,假借为棃(应是黧)”。比如《战国策.秦策一》有:“形容枯槁,面目犁黑”吴师道的《战国策补注》称:“古字黧、犁通借。”
(4)通“黎”。有三个意思:
<1>比及,迟。“犁明”即“黎明”《广雅.释诂四》:“邌,迟也。”王念孙《广雅疏证》称:“迟、黎古同声,字亦作犁。”《史记.晋世家》:“重耳谓其妻曰:‘待我二十五年不来,乃嫁。’其妻笑曰:‘犁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虽然,妾待子’”重耳要去齐国了,临走时对妻子说让妻子等自己二十五年不回再嫁人,妻子笑着对他说,到了(比及)二十五年,怕我坟上的柏树都长大了,虽然如此,我还是等着你。司马贞《史记索隐》称:“犁犹比也。”
(重耳复国图<局部>)
<2>古国名,就是黎国。在现在四川省汉源县北。峨眉山西。<3>用作姓,黎姓是常见姓,《千家姓》有载,曾写作犁。
犁的小篆写法如图:
(犁的小篆写法)
(【说文解字】之137,部分图片引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