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道》是余秋雨所著随笔类书籍,站在中国文化与中国人格的角度来阐述“君子之道”。
君子之道
1.千万不要对自己的智商有过高的判断。大愚若智,大智若愚。世上真正的高人单纯的像个婴儿。天道无欺,大成无伪,自古以来一切巨匠胜业都直白坦然。 人生不易又至易。只要洗涤诈念,鄙弃谋术,填平阴沟,拆去暗道,明亮苍穹下的诚实岁月,才是一种无邪的享受。
2.因尊严,万事万物才默然自主,悄然而立;因自立琳琅世界才有迹可循,有序可寻。 没有尊严,世间便是一个烂泥塘。
3.清淡交友,在具体表现是什么样的呢?未必经常相聚,未必海誓山盟,未必成群结队,未必书函频频。但偶尔一见,却满眼亲切,纵挥手而别,亦衣带留痕。
4.中华文化的终极成果,是中国人的集体人格。复兴中华文化,也就是寻找和优化中国人的集体人格。
5.一个人最值得珍视的是仁慈的天性,这远比聪明重要。
6.蔑视是一把无声的扫帚使大地干净了许多。 让我们在学会尊重的同时,也学会蔑视。
7.我们一生所做的比较像样的大事,连父母也未必能够理解。父母生育了我们却理解不了我们,这便是进化。
8.中国文化没有沦丧的最终原因,是君子未死,人格未溃。 中国文化的延续,是君子人格的延续;中国文化的刚健,是君子人格的刚健;中国文化的缺憾,是君子人格的缺憾;中国文化的更新,是君子人格的更新。
9.不少中国现代作家和学者喜欢用激烈的语气抨击中国人的集体人格,揭示丑恶的“国民性”。看似深刻,但与儒家一比,层次就低得多了。儒家大师如林,哪里会看不见集体人格的毛病?但是,从第一代儒学大师开始,就在淤泥中构建出了自己的理想设计。
10.世事漠漠,恰如水墨,被人加浓,反失常态,由浓归淡,即返自然,便得泰然。
11.君子,是选择的结果。小人,是儒家故意设定的错误答案。
12.谗夫处处都有,唯独在中国,特别神通广大;诽谤处处都有,唯独在中国,足以排山倒海;冤屈处处都有,唯独在中国,伤及精神主脉。
13.天下害人的人,都有自己的直接理由,例如,争权、谋财、嫉妒、报复、逞强、发泄。突然有一个人,把害人的直接理由变成了间接理由,说是为了捍卫道义,那就有三分之一的可能,此人是伪君子。如果进一步,发现被害人没有反驳的机会,或者已经被此人制造的势头剥夺了反驳的可能,那么,三分之一的可能就上升到了三分之二。如果再进一步, 发现此人在刻意把自己打扮成“英勇斗士”、“社会良心”,那么,所有的“可能”也就立即转化为“肯定”,也就是说,此人肯定是伪君子。 这是因为,不管怎么闹腾,都掩盖不了一个最根本的原理:天下一切道义的最终本质,是普及善良,克己利人,减少伤害。号称捍卫道义的人均然违背了道义的所有本质,伪不伪?
14.君子的本质:蹈仁义而弘大德。
- 上一篇:予欲无言-欲取先予解读(一)|张其成全解《道德经》
-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