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有生活,何处非语文?
高考迫近,刷题百道,不如请名师指道!
学余秋雨写高考文化散文
余秋雨散文集《文化苦旅》问世以来,名声鹊起,受到海内外华人的广泛好评和关注,他相继又推出了《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开创了余氐大文化散文的新路子,不仅对当代散文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他散文中的文化批评、人文反思、人性溯源也引起了文化学术界的批评和讨论,见仁见智,葆贬皆有。在文学退潮的时候,他的散文大多是畅销书,特别是《文化苦旅》十年来稳居畅销书行列,盗版书也居前茅,余的所有文学作品都被盗版。
一、传经觅道的主题先行
文学创作是意为气先,还是气为意先,是个因人而异的问题,有人是有了情感倾泻的欲望,引发了创作的冲动,也有人是想通过创作倾吐心中的“块垒”,阐述思想或疑惑。余秋雨的写作目标很明确,是意在气先。他在创作《文化苦旅》时,先有一个蒙眬的主旨:远祖废墟,当代愁虑;一已笔触,世间话语。他要在历史转型的时刻,带着当代人的愁虑,走向春秋战国,走向魏晋,走向汉唐,走向苏东坡,走向十万进士。一句话,他要勾通古今中外,他要吞吐万里河山,他要梳理中国文化的脉络,他要重建废墟上的文明。
如果说在文化苦旅中还不十分明显,还保留了一些真挚朴实的情感,平易近人的作风,而到《山居笔记》中,主题先行更明确更突出了,寻根觅道的味道更重了。余在自传中说,“我借东北的流放者来讨论中国文化的生存灾难;借苏东坡的遭遇来讨论社会灾难与群体生命的关糸;借岳麓书院来讨论文化应该如何来救助愚昧的灾难。”《山居笔记》就是探讨中国文化与社会灾难的文化论文集,只不过用文学着意地包装,精心地打扮。
他后来写《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更直言不讳,考察人类各大文明的遗址,比较中华文明与古代其它文明的异同。对于欧亚文明的考察,使他得出了关于中华文明之所以千年不蓑的八点感想。
但在文学创作中,主题先行也会在作品创作中带来困惑,留下遗憾。余秋雨从学术跳到文学创作时,也有过深深的困惑与苦恼,“好的文学作品是一个充满质感的感觉糸统,因此必需避免逻辑结论。”“在散文写作中,逻辑结论就像铁栅栏,把世界的无限春色都关在外边了。”余秋雨把学术引进散文,把散文写成论文,虽然是个不错的开拓,但过多的书脂气破坏了天然平易的散文意境,刻意地借助文学的手段去宣扬某种思想,推行某种文化或价值观,必定会损坏散文的文学本质。他的后几部作品的成就都没有达到《文化苦旅》的水平,这恐怕是个主要原因。
二、亲身游历的山水与名胜
余秋雨的散文表面是山水游记,实质是文化寻根。山水只是背景,只是表象。他要从山水中寻找生命的真蒂,文化的根源。他的文章如其说是写出来的,不如说是走出来的,诚如他在《千年一叹》自序中说的,“与笔端相比,我更看重脚步;与文章相比,我更关注生命;与精细相比,我更倾情粗糙。”
山水文化在中国有着优秀的传统,从屈原到司马迁,从谢灵运到苏东坡,许多好文章都是作者亲身游历有感而发,也历来为读者喜爱。余秋雨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在余秋雨笔下,莫高窟的神秘,月牙泉的阴美,阳关的粗放,三峡的秀丽,洞庭湖的开阔,庐山的诗情画意,不仅是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是文章的不可缺少的背景。
余秋雨描写风景的手法多种多样,在《三峡》中,用的是全景描绘法,从白帝城开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一一道来,重笔渲染神女峰,轻轻带过王昭君家乡和屈原故里,让读者对三峡有个全景的感观。
在《沙原隐泉》中用特写的手法描绘沙山和月牙泉,“夕阳下的绵绵沙山是无与伦比的天下美景。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像用一面巨大的筛子筛过了。”那种自然造化的神秘与神奇使我非常向往,我还没去过敦煌,没见识过沙海与月牙泉。
《柳候祠》中用的是白描手法,“祠为粉墙灰瓦,回廊构架。中庭植松柏,东厢是碑刻。所立石碑,皆为后人凭吊纪念文字。”简洁自然,平实朴素。
余的写景有的是实写,有的是虚写,最有特色的是用虚实结合法描绘都江堰的水势,“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动,一种隐隐隐约约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浑身起一种莫名的紧张,又紧张得急于趋附。不知是自己走去还是还是被它吸去的,终于陡然一惊,我已站在伏龙观前,眼前,急流浩荡,大地震抖。”这段写水的文字虚实结合,妙不可言,我去过都江堰,真的感受到了余秋雨笔下的那种震撼与神奇。
余秋雨通过游览不仅介绍了大好河山,还考察了风俗人情。他不是简单的将风景介绍给读者,而是融入了他的思考,他的独特的眼光,让没去过的人想去看看,去过的人有了新的感受和发现,不由感叹一声,啊!游山玩水还有学问。
余秋雨的游走虽然也经历过艰苦,甚至风险,但与张謇、玄奘、徐霞客相比,又是昂贵的,豪华的,他以一知名学者的身份,游走四方,有现代交通工具,有朋友接待,有专家讲解,有时还有妻子陪伴,能尽情饱览景区的风光,广泛收集文史资料,这不是一般的游客所能享受的。更别提由凤凰卫视组织的亚洲和欧洲的专题文化考察。丰富多彩的风景名胜是余散文中最重要的原素,也是最吸引读者的原因之一。
三、流传千古的名人达客
中国山水文化是文人鼓吹出来的,文人大多官场不得意,于是游走山水,将一腔济世为民的豪情,将一已的喜怒哀乐都泼洒在山水上,景以人名,人以景传,山水名人于是融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代代传承,余秋雨深得其中真蒂,他在苦旅中,与一个个历史名人进行了剖心置腹的交谈,进行了人生真蒂的探讨。
在《阳关雪》中,他与王维一起咏叹“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在柳候祠里,他抚摸柳宗元塑像,歌咏柳州八记。在都江堰傍,他惊叹工程的雄伟,仰视李冰父子的神庙。在岳阳楼上,他与范仲淹一道观赏八百里洞庭,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苏东坡突围》里,他对这位大师近乎顶礼膜拜,为他的被小人攻击、损毁愤怒不已,为中国人不懂得爱惜自己的大情由而伤心感叹。在《哀希腊》里,他与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苏格拉底、希罗多德、柏拉图一起漫步在爱琴海边,探讨人类文明的起源。在印度塔克西拉的国际佛学院,他拜会了一千多年前的老乡法显和玄奘。总之,余秋雨是喜爱名人的,他的旅行都有名人相伴,一点也不寂寞。他的文章几乎可以开列出一个古今中外名人录。
余秋雨写名人有几种手法。一是当小传写,如写苏东坡,基本反映了他的人生经历,名人与情景与主题结合得比较好,特别是苏东坡在黄州创作前后赤壁赋的经历。一是充任思想评说的论据与背景,如《青云谱随想》里的画家八大山人、徐文长等。一是当商标用,某某名人来此一游,有记在此,增加文章的厚重感,如《庐山》里的司马迁、慧远、陆修净、陶渊明、谢灵运、李白等。还有些完全是世俗的做法,风景本无名,全靠名人撑,像《狼山脚下》里写到的骆宾王,与狼山有什么关糸,历史上还是个谜,他的墓是真是假也不清楚,至于张謇是个现代名人,是南通人,还说得过去。但有多少人知道狼山呢?狼山我去过,确实没什么看的,狼山只是余散文中的背景与道具。
名人有影响力,名人有故事,名人有崇拜者,名人是文章的大料,但名人引多了,写多了,会给人拉大旗的感觉,也会有些副作用,连余秋雨也感受到了,“天底下的名山名水多是文人鼓吹出来的,但鼓吹得过于响亮了,就会迟早引来世俗的拥挤,把文人所吟咏的景致和情怀扰乱,于是山水与文人原告的对应关糸不见了,文人也就不再拥有此山此水。看来,这是文人难于逃脱的悲哀。”不知余秋雨先生是否也是在评说自己?
四、精心裁剪的史料和名人诗文
余秋雨的散文有着丰厚的文史底蕴,那一条条精心裁剪的史料,那一段段中外名人的诗文,支撑着文章的骨架,引导读者进入古今中外的历史画廊,帝王将相的文功武治,文人骚客的诗词文章,清朝流人的人生苦难,十万进士的科考历程,使读者开眼界,长见识,让沉寂在二十五史的人物故事、历史流变轻松地走进了普通读者的心灵。“昔日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过去也有专家学者写科普性的历史文章,但用大散文的形式解读历史文化,余秋雨是第一人。
在《一个王朝的背影》里,看似写承德避暑山庄,实质在探讨清王朝由康熙、乾隆盛世到清末蓑败的历史,引用的史料不光是明实录,清史稿,还有皇家档案,读到康熙叙说“用鸟枪弓矢获虎一百五十三只,熊十二只,豹二十五只,猞二十只,狼九十六只,野猪一百三十三只,哨获之鹿已数百。”我感到震惊,有这样体魄和勇气的皇帝肯定会大有作为。余在叙说清初的文字狱中,不经意地引用了李顒、黄宗羲、顾炎武、吕留良等一串文化人,使我对仕人由反抗异族入侵到皈依新王朝了新的认识。
在《风雨天一阁》里,我们随着作者的脚步也一步步走进天一阁,走进中国文化古籍的殿堂,余先生给我们上了中国的私家藏书的启蒙课,教材很丰富,有《天一阁藏书记》、有《范氐家谱》,有中国藏书史,有四库全书成书的经过,有黄宗羲在天一阁读书做学问的记载,一个天一阁,却记载着中国古代文化的历程。
《流放者的土地》是反映清末流人流放东北的悲惨历史的。作者在文章里就说明使用了谢国祯的《清初东北流人考》和李兴盛的《东北流人史》、《研堂见闻杂记》。还有当初流放宁古塔的流人的文集,如方拱乾《宁古塔志》、吴振臣《宁古塔记略》、张缙彦《宁古塔山水记》、杨宾《柳边记略》、英和《龙沙物产咏》。所用史料之丰富令人折服。在文中作者还适时引入诗文,丁介的两句诗:南国佳人多塞北,中原名士半辽阳。说明当时读书人多被流放。
戴梓的“同是冰天谪戌人,敝裘短褐益相亲。”使人感受到流放的读书人患难与共、渴望友情的心态。增加了文章的情感和力度。
在《三峡》中,作者引用了余光中咏叹李白的诗,舒婷《神女峰》的诗,与三峡风光相互映衬,大放光彩。
在《道士塔》中,他引用了一位青年诗人写给火烧圆明园的额尔金勋爵的诗,表达了当代中国人对那段屈辱历史的愤怒和反思。
余秋雨把散文当学术做,他有着与他同时代人少有的优势,他不无自豪地说,中学毕业时就熟读了屈原、庄子,能熟练地背诵几十篇范文,在文革中他因病在家乡一个山中图书馆浏览了四库全书,万有文库,对中国古代文化典籍有了全面的研读。后来他又攻读了西方文化典籍,可以说是学贯中西。他引用史料有两种方式,一般是化作自己的语言,娓娓道出;一种是直接引用原文,增加文章的信度和力度。
不过余秋雨“掉书袋”的手法也引起专家学者的非议,不深刻不全面不准确,还时不时出现误差或纰漏,有人专门咬文嚼字,写专著批驳,余先生很不服气,用调侃的口气说,我是在喝茶,你却要与我讨论茶的分子式,不是一回事。我有些不同看法,余先生的茶不光是自己品味,是泡给读者喝的,那么读者有权利品说,你这茶正宗不正宗,或者说泡法对不对,余先生为什么不能改进一下,让读者喝到更淳正清香的好茶呢?
五、生动有趣的故事传说
小说是靠故事和情节来吸引读者的,而散文一般是靠情感和哲理来征服读者的,在散文中适当地穿插故事,有不少作者也有过,但余秋雨运用得十分频繁和熟练,让文章变得轻松生动,也克服了大文化散文的凝重和抽象的弱点。
在《十万进士》里,他引用了《唐摭言》中的一个读书人的故事。这个名叫公乘亿的人,为了科考,在京城滞留了十多年,家乡音讯不通,家乡传说他死于京城,其妻来京城奔丧,但两人相见不相识,经故人提醒,两人才抱头痛哭。这个故事比所有的评说更能揭示科考制度的残酷与无情。
读《五城记》印象不深,但兰州那个马师傅那叫人难以忘怀。当一个名演员因冤狱坐牢,无一人探望,连妻子都离他而去,只有这位马师傅去看望他,连续二十年不断。当那位演员平反后,重新走红名震全城的时候,马师傅却不管他用什么方式来表示感谢和报答时,马师傅全不接受,只是在他每天来吃牛肉面时,投以轻轻一笑。马师傅的为人代表了西北汉子的大度仁义与无私,这个人物与兰州一样深深留在我的记忆里。
《老屋窗口》讲述的阿英的故事也十分感人。阿英是个乡间姑娘,因抗拒包办婚姻。在老师的帮助下,十五六岁与五六岁的作者一起上小学,她每天要翻山越岭上学,当她走在崇山峻岭中时,作者还在梦中,她那红色的身影出现在山上时,就是母亲呼唤作者起床的讯号,作者对这个童年的记忆终身难忘。这个故事支撑起老屋窗口,也支撑起作者对美的希望,“雪岭顶上,晃动着一个红点,一天一地都是一片洁白,这个红点便显得分外耀眼。”尽管这个问题乡间女人后来终身劳作,默默无闻,却深深印记在作者的心灵中。
《信使》和《酒公墓》基本是在讲故事,是靠故事来支撑文章的。
在《庐山》一文中他讲述了虎溪三笑的故事;在《狼山脚下》中他讲述了骆宾王与宋之问夜晚对诗的故事;在《西湖梦》里他讲述了林和靖的故事;在《酣睡寒风中》他讲述了文革中造反派将不愿出早操的学生连床抬到操场上示众的故事,让人忍俊不禁,哈哈一笑。
余秋雨讲述的故事有三种情形,一种是广为流传的,如虎溪三笑,如巫山神女;一种是听朋友讲述的,如马师傅;一种是自己亲身经历的,如阿英的故事,《老师》中回忆中学时的老师。而亲历的故事更为亲近,动人。
六、滔滔不绝议论夹抒情的叙述模式
在散文中运用议论和抒情的的手法很正常,也很必要。许多散文大师都有妙用议论和抒情的佳作,画龙点睛,升华主题。像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背影》,杨朔的《荔枝蜜》,秦牧的《土地》,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而余秋雨散文中的叙述很独特,叙述中夹着议论,议论中又不泛抒情,知性与感性揉和在一起,且篇幅很大,在议论中渗入强烈的感情色彩,成了余氐散文的重要特点。
在《道士塔》中,叙述了王道士将珍贵的敦煌文物廉价地卖给外国传教士后,作者感叹不已,“完全可以把愤怒的洪水向他倾泻,,但是他太卑微,太渺小,太愚昧,最大的倾泻也只是对牛弹琴,换得一个漠然的表情。这是一个巨大的民族悲剧。”
在《流放者的土地》里,他赞叹苦难中的友谊,“我敢断言,在漫长的中国封建社会中,最珍贵、最感人的友谊必定产生在朔北和南荒的流放地,产生在那些蓬头垢面的文士们中间。其它那些著名的友谊佳话,外部雕饰太多了。”
在《苏东坡突围》里,他用诗化的语言倾泻对大师的同情及对小人的憎恶,“小人牵着大师,大师牵着历史。小人顺手把缰绳重重一抖,于是大师和有中国特色成了罪恶的化身。一部中国文化史,有很长时间一直把诸多文化大师押在被告席上,而法官和原告,大多是一群挤眉弄眼的小人。”有人嘲笑余这段文字太矫情,做作。我认为是余真实的情感和思想。他父亲在文革中被整十年,叔叔在文革中因喜爱红楼梦被批判而自杀。自己也受到小人的告密被审查,他在多处文字中对小人痛加批驳,由自己的经历联想到苏东坡的人生磨难而发感叹,甚至有些夸张,但这是他内心世界真实的想法。至于比喻是否形象准确,是否为读者接受,那是另一回事。
在《柳候祠》中作用一段诗化的语言为中国的文人作了全方位的评介“唯有在这里,文采华章才从朝报奏摺中抽出,重新凝入心灵,并蔚成方圆。它们突然变得清醒,浑然构成张力,生气勃勃,与殿阙对峙,与史官抗争,这普天皇土留下一脉异音。世代文人,由此而增添一成傲气,三分自信。华夏文明,才不至全然黯暗。朝庭万万没有想到,正是发配南荒的御批,点化了民族的精灵。”这段文字哪是叙述,哪是议论,哪是抒情,如果用作高考题目,还真的有难度,这就是典型的余秋雨话语模式。
余秋雨的许多评论富有哲理,而且有语不惊人誓不休的雕饰,“理性的启蒙,良知的传递,文明的呼吁,能在多大程度上阻止这类恐怕的灾难”,表达了对纳粹行为及思想的警醒,也包括对中国文革中的狂枉与愚昧的反思。“人生在世,可以没有功业,却不可以没有友情。以友情助功业则功业成,以功业找友情则友情亡。”肯定人的情感是生存立命的基础。“人类伟大而又无奈。只要时时仰望太空,面对旷野,就会什么也不在乎了,最后只剩下两个字:善和美。”呼唤真善美是人类走向文明永久的课题。
余的过多的议论夹抒情使文章显得啰嗦,有些地方也有娇情做作。《莫记窟》一共有四段,第二段用主要篇幅写敦煌壁画的历史与特色,从汉到元,看似夹叙夹议,实是议论为主,文字华丽内容空泛,游离于文章之外。还有不少地方余的议论给人一居高临下的感觉,显示作者无所不知、无所不解、无所不感的智者和导师地位,这也许与余先生的经历有关,教授学者,常常在课堂上传道授业解惑,也自然地流露在文章中。但正如余自己所说,在文章中作者与读者是平等的,是心的交流,爱的传递,对读者说教那怕是对的,读者也不会买账。
七、华丽典雅绘声绘色的的语言
语言是文章的载体,最能体现作者的文学功底,表现作者的文风和个性。余秋雨的散文语言总体表现为华丽典雅重视色彩讲究韵律韵律善用修辞的特点。
描写月牙泉,“它是这样的清澈和宁谧,它是这样的纤廋和婉约。”形容都江堰,“它的水流不像万里长城那样突兀在外,而是细细浸润,节节延伸,延伸的距离并不比长城短。”不长的文字中使用了清澈、宁谧、纤廋、婉约、突兀、浸润等带有浓厚文言色彩的词语,典雅华丽。
余的用词喜爱色彩,“这儿应该有几声胡茄和羌笛,音色极美,与自然浑和,夺人心魄。”一一《阳关雪》
“天地间没有一点声息,只有光的流溢,色的笼罩。”“那青褐浑厚的色流,应该是北魏的遗存。色流中很难找到红色了,那该是到了元代了。”一一《莫高窟》
“光与影以最畅直的线条流泻着分割,金黄和黛赭都纯净得毫无斑驳。”一一《沙漠隐泉》
余也许是受了敦煌壁画的影响,赤橙黄绿青蓝紫,用丰富的色彩来装饰文字,来突出典雅。
讲究韵律,注意节奏,余是研究文学艺术理论的,深知节奏的抑扬顿挫、会增加文章的美感,读来朗朗上口,如《夜雨诗话》、《三峡》等文章读起来有一种韵律感,有些像散文诗。
余在修辞运用上更是得心应手,比喻、夸张、拟人、借代、排比、设问、反问等无处不在,极大地增加了文章的感染力。
“废墟就是建筑的黄叶。”一一比喻
水流“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一一比喻加排比
“什么也没有了,唐代的笑容,宋代的衣冠,洞中成了一片净白。”一一拟人
“他们由由高迈走向苦呤,由苦呤走向无声。中国,还留下了几个诗人?”一一反问
余文用得最多的是排比,如《白发苏州》:“这里的流水太清,这里的桃花太艳,这里的弹唱有点撩人,这里的小食太甜,这里的女人太俏,这里的茶馆太多,这里的书肆太密,这里的书法过于流丽,这里的绘画不够苍凉遒劲,这里的诗歌缺泛易水壮士低哑的喉音。”用一串排比形象地表现了苏州的风俗和历史。像这种排比句在每篇文章中都有,有如长洪大波,山崩海啸,气势宏大,极富感染力。
余的语言也有平实朴素的一面,如在《家在龙华》描写好友用了“人越来越瘦,学术论文越发越多,脸色越来越难看,文章越写越漂亮。”没有什么华丽的词藻,但同样感人。
还有写在农场的大学生被迫交书焚书的场景,“火是当夜就点起来了的。书太多,烧了好久,火光照亮了松棱镇上的千年古松。”没有一句评说,却震撼人心。我真怕余在此再发议论,面对这焚书的场面所有的语言都是多余的。
余秋雨刻意追求独特的语言风格,丰富了散文的语言创作。但也留下一些过于雕琢过于花哨甚至有些空泛、生涩的毛病。在五城记中品说兰州,“对立的风味和谐着,给西北高原带来平抚,给长途旅人带来蔚藉。”,平抚是什么意思,让人不知所云。还有西湖梦里概括西湖“它走向抽象,走向虚幻,像一个收罗备至的博览会,盛大到了飘渺。” 盛大到了飘渺,生涩费解,这是感性西湖的升华还是哲学的梦呓?
八、突破传统又成套路的文体结构
散文是最自由开放的文体,但在一段时间内,杨朔、秦牧的散文进了教科书,成了榜样或是模式,一为抒情性散文的代表,一代知识型散文的代表,还有军旅作家刘白羽以行走创作为特色,散文创作也形成几种模式,阻滞了散文创作的多元化和丰富多彩。余秋雨的散文一问世,对这些散文文体是一个突破,也是个创新。散文可以写军国大事,叙三教九流,叹风花雪月,呤诗词歌赋,品吃喝玩乐,但用散文解读历史品说文化诠释经典却是余的创作。一般学者把余的散文称大文化散文,虽然没有学理的支持,但也形象。那么余的大文化散文有那些套路,文体上有什么特点呢?概括为以下几点:长篇大论的体式,跨越时空的视角,传统文人的心历冲突,自然山水的人文解读,西方文化分析的手法,知性与感性合一的叙述语言。具体表现为“四大”,大题材,大篇幅,大视野,大结构。
余的散文题材宏大,领域众多,政治、经济、文化、艺术、科考、旅游,几乎无所不包,最终归结在文化上,归结为两大主题,中国文化与社会灾难,中国文化的精神归宿。
余的散文篇幅大,《文化苦旅》和《山居笔记》中的文章一般都有五六千字,短的也有二三千字,长的有一二万字。余在介绍《山居笔记》的创作时说,每篇文章都很长,平均要花四五十个完整的工作时间。《千年一叹》和《行者无疆》的文章要短些,那是受电视实播和报纸连载的局限,用日记体抢出来的。
与《古文观止》上的散文比,与中国一些著名作家的散文比,余的散文真的称得上是大散文。
余的散文视野大,古今中外,天马行空,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没有时空的限制。从地域看,余不仅走篇了中华大地,而且游历了欧亚大陆,长江黄河三山五岳都被他调遣,关山大漠名胜古迹都任他叙说。世界古代文明的发祥地,文艺复兴的故乡都进入了他的笔端。从时间讲,他喜欢穷本溯源,莫高窟壁画,都江堰水利,天一阁藏书,三峡风光都是从古到今,洋洋洒洒,尉为大观。
余的散文结构宏大,一般都分为几节,基本形成套路。开始是淡淡一笔引起叙说的对象,继而描写风光或人物,然后穿插史料或者讲述故事,引出心中的困惑或疑虑,生发一串串的联想,再运用文化分析的手法,去咬去问去感去叹,最后下一个情绪化的结论或是丢下几句发人思索的名言警句,萧洒地与读者拜拜。
余秋雨散文突破了传统散文的框架,颠覆了周作人林语堂的“休闲模式”,“杨朔的说教模式”等,又形成了新的大散文模式,但一旦形成模式,大批余氐散文应运而生,又将文化大散文推向困境,走向蓑微,预示着文化大散文的终结,因为散文本质上是最个性化最直逼人心灵的文体,一旦僵化,就自然失去其生命力。但余氐散文对散文创作的贡献在当代文学创作史上是不可否认的,其弊端和局限也值得认真分析和消解。
【附】
余秋雨是学者出身的作家,又是作家中有影响的学者,还是目前为止旅行最多的文化人,他不仅走遍了华夏大地,还游遍了亚欧大陆,可称为华夏第一学人。他阅历较丰富,出生浙东乡村,在上海受过良好教育,下放农场劳动,文革曾卷入石一歌写作组,小试锋芒,后潜心教学,成为年轻的戏剧文学理论家。又被推上学院院长的位子,体会了官场春秋。
九十年代辞官“下海”,专心文化研究和散文创作。其散文结论宏大,知识渊博,古今中外,直逼人性。他将厚重的历史用华丽的语言、生动的故事,优美的风光,风趣的议论包装起来,一下成了最畅销的文化食品,不仅在文学学术界,更受到大众的喜爱。其作品多次获得海内外文学大奖。但有趣的是余秋雨又是一个争议最多的作家,近年来,他受到批评也是空前的,有从质问余秋雨为什么不忏悔;有人评说余秋雨的散文程式化,虚假化;有人抨击余秋雨好为人师,处处以学者、导师身份说教,是矫情,狂妄。可以说出现了一种“余秋雨现象”。
笔者也是余秋雨散文的爱好者,既不同意一些批评者对余秋雨的带有情绪化的批判,甚至是人身的攻击。也不认为余的散文就是西方如来宝座上的真经,完美无缺。余秋雨真的成了导师?他只是文化拓荒者,文化建设者。他是个性情中的学者,他是个行呤诗人,他的作品总体是他人格的真诚表露。要想客观评价余秋雨,只能从其作品入手,作一客观入理入情的分析,才能服人服已,推动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
中国的散文创作从春秋的诸子百家至今天已有二千多年的历史,出现了许多散文大家,庄子和孟子,司马迁,唐宋八大家等;留下了无数的佳作,《古文观止》只是一个侧面;湧现了风格不同的流派,什么性灵,什么公安,什么风花雪月,什么匕首投枪;写散文无非是叙述、描写、抒情、议论几种手法,无非讲究情景交融、形神相聚,形散神不散。散文的定义又是无界定的,除了诗歌、戏剧、小说,几乎包罗万象。散文是最好写的,小学生都会,但散文又是最难写的,难在写出新意,写出真情。散文没有什么情节,吸引读者也是难的,但余秋雨的散文一度席卷大江南北,海峡两岸,余秋雨的散文好在什么地方?余秋雨的散文有什么特点?余秋雨靠什么打动读者?这是我读余秋雨常常思索的。武林高手一般都有绝招,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武林界有十八般兵器,刀枪剑戟,样样精通的人是很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