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不能为空

位置:云林新闻励志网 > 经典语录 > 俞敏洪经典语录-俞敏洪自述“自卑”经历,与其被标签驯化,不如主动利用编剧思维

俞敏洪经典语录-俞敏洪自述“自卑”经历,与其被标签驯化,不如主动利用编剧思维

作者:车型网
日期:2020-04-07 01:33:24
阅读:



小白入职公司也有 1 年多了,一直在我手下干活,人比较老实,让加班就加班,属于低调听话的那种。快年底了,小白过来找我,试探性的问了我是否可以涨工资?我觉得也还行,就找老板去了。结果和老板一说,老板半天没想起来公司还有小白这么一号人,涨工资的事也就顺理成章的拖下去了~


现在很多人都喜欢喊:“要换位思考”,其实真的有几个人会问自己这样的一个问题:


“当别人向老板提起你的时候,老板会对你有什么样的印象?”


职场老好人?职场老滑头?职场小白?职场小萝莉?糊涂虫?粗心鬼?


等等,这里发现没有,这些评价全部都是“标签”化的~


现在很多所谓的“心理”自媒体,都喜欢黑化标签,可实际上了,世界上所有的动物,都会通过某种模式来认识世界,「好吃」、「危险」、「有害」....


人类更是将这一特点演化到了极致!以至于“模式识别” 成为人类的一项基本智能,我们找出模式,找寻事物的关联性,并赋予其意义。「贴标签」——是人类运用“模式识别”认识世界最便捷的手段之一。


使用之前,必须要正确看待“贴标签”这件事,它不是叫你以貌取人,而是学会用“人性的方式”来展示自己。






贴标签为什么要有“编剧思维”?

说到人物的设计,给人物贴标签,最厉害的就莫过于编剧了。2018年被《时代》杂志评选为25个年度“网络最具影响力人士”之一「Lil」,与特朗普齐名。她在全球拥有超过150万粉丝。不仅Prada和Diesel等时尚大牌邀请她拍品牌照片;




最神奇的是她并不是一个真人,而是一个完全被虚拟出来的人物。这就是编剧的力量,能将一个虚拟人物打造得比绝大多数真实网红还要成功。当然,编剧作为一个职业,在这方面沉淀了大量的方法和技巧,不可能一下就学完的,也没有必要学完。这里主要选取日常中最容易用到的三个点:


  • 第一点:标签要的是特点,不是优点!!
  • 第二点:适当利用负面
  • 第三点:日常中要有意识的去强化和提高「标签」辨识


  • 第一、要特点,不是要优点

    一提到特点,有的人就不自觉的开始琢磨有哪些优点。这个不算错,但思路偏了,优点不代表特点。


    假如你现在是选美比赛的评委,场上三个佳丽让你选,三个人的优点都是长得漂亮,并且在你选的时候,你还不能完全看个人喜好,因为有多个评委,你的选择要和他们大多数一样,你的选择才有效你要怎么选?


    这其实是一个典型的“选美博弈”问题,所有评委,为了达到一个统一的平衡,都不会选自己认为最漂亮的面孔,而是选他认为最能吸引其他评委注意力的面孔。这也是现在选美小姐的冠军越来越“不怎么漂亮”的原因了,因为她在三个人中最有“特点”。


    换到职场中来也是一样的,身边所有的人都是评判,你如何只是展现出和他人一样的特质,那很有可能就被忽视了。因为所有人只能记住最好的那一个。你说你“吃苦耐劳,为公司流过血,为老板出过力”,但年最终会因为没有特色而被埋没。


    所以很多时候,想出头并不是靠优点,而是特点。三个佳丽中,那个有美人痣的就容易胜出。全公司都在加班,那个把加班写成“我是公司的加班小王子”的人就容易胜出。


    标签重要的不是优点,而是特点,可以让人印象深刻的特点。




    第二、标签本身没有好坏,但是使用得当却可以事倍功半。

    很多人,特别是不太自信的人,总想只展示好的一面,把不好的一面都统统隐藏起来。事实上,越想隐藏,越容易被人发现。


    新东方的创始人兼董事长俞敏洪,再一次公开演讲时,就给自己贴上了一个“自卑”的标签。别人高考考一年,他考了三年。大学整整四年不敢和女生谈恋爱,因为怕女孩子说他:“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他最终克服了内心的恐惧,克服了别人的目光,迈出了自己生命的第一步。最终实现自己人生的价值。2019年胡润百富榜排名第172位,财富值200亿元人民币。


    最喜欢他的一句话是:


    “一个人真正优秀的特质,来自于内心想要变得更加优秀的那种强烈的渴望,和对生命的追求那种火热的激情。


    标签,本身不代表什么,重要的是看你如何使用。


    当你已经有了一些负面标签的时候,不要害怕,也不要急着跳槽“重来一遍”。也可以试着和俞敏洪一样,接受自己的标签,并当着所有人的面撕掉这个标签。


    标签本身没有好坏,重要的是你如何选择。




    日常中要有意识强化「标签」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庆余年》,我非常佩服这部剧的编剧,里面的配角都能塑造的活灵活现。例如剧中有个人物叫范思辙,是主角的弟弟,他的标签就是两个字「财迷」,编剧是如何体现他财迷的本色?


    1. 出场方式,第一次出场就是追着账房先生要钱
    2. 牌桌上,平时看他老爹都是战战兢兢,打牌的时候对他老爹都是“大义灭亲”
    3. 被打的时候,问护卫“你这么不救我”,护卫回答:“你哥顾的我,你没出钱”。他的第一反应居然是点头!居然是点头!





    同样,如果我们给自己设计了一个标签,日常中也需要不断的去强化。


    例如,我给自己设计了一个“酷爱专研”的形象,出差也好,外派也好,不管走到哪,我都可以随时可以从口袋里掏出一个小本子,来记录想法和意见。


    为什么是小本子?因为回顾起来方便,也因为容易给别人留下印象,其实主要还是给别人留下印象~




    最后,“贴标签”是一个技能

    也许你看到这还会想:“哼,这些都是套路,我是全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不需要贴什么标签!”


    “标签”除了开头说的人性的表达以外,也是拒绝“平庸”的工具。


    我也是很多年后才发现的,职场中一直追求全面发展的我,一直都忙着补短板,补到最后,确实没有特别短的短板了,同样“长板”也给自己补没了。看上去好像什么都行,实际上就是平庸,毫无特点,别人遇到事不知道该不该找我,领导想提拔我还得拼命想理由~


    “贴标签”,是一个长期被人们忽视的技能,是一个不起眼但可以减少弯路的技能~


    最后如果觉得开心就点个赞呗~


    #庆余年#


      一直为网友的需求而努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