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送孩子到幼儿园,绝大多数家长都会叮嘱:“听老师的话。”“不要和小朋友打架。”
但大部分家长都忽略了,让孩子终生受益的嘱咐。
在这里,我先和大家分享一个和那句嘱咐相关的小故事。
1
新学期开始了,妈妈送女儿去上学。一路上,女儿有点紧张,还有些开心。
于是,妈妈轻轻地问女儿:“你想成为老师和同学喜欢的小朋友吗?”她点头。我接着问:“你想认识新的朋友吗?”她再次点了点头。
“我有个魔法,你按妈妈说的做,魔法就会帮助你交到朋友。上课时,一定要多举手,老师提问或者你有不懂的地方,都第一个举手。下课后,好好休息,和小朋友玩耍。”
“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因为,你一举手,小朋友就都看到你,了解你,才会来到你身边;老师得到了回应就会喜欢你喔。”
“嗯,妈妈,我记住了。”女儿狠狠地点了点头。
后来,开家长会时,老师在所有家长面前,表扬了她的孩子,夸奖孩子上课认真听讲,回答问题积极,成绩非常优秀。
由于孩子从小就养成了敢于表现自己的习惯,以至于在后来哈佛大学面试环节中,哪怕大家的分数十分相近,她却以优秀的表达能力和积极地自我展现,得到了面试官的一致青睐,进入了哈佛大学。
2
我有一位亲戚,是名牌学校的博士生导师。
有一次聊天,他说起自己的一位同班同学,那位同学很刻苦,上课非常积极回答问题,和上文说到的小女孩一样。
他非常优秀,优秀到下课期间也在研究各种问题,可是依然融入不到集体里。
不是不鼓励钻研精神,我们常说工作要劳逸结合,孩子学习更需要劳逸结合。
如果孩子一堂课,有近40分钟内专注听讲,一堂课下来,是非常疲劳的。
孩子不懂得课间休息,只会看书、学习,肯定会在下一堂课注意力不集中,影响学习成绩。当周围同学都在课间交流想法,讨论话题事,也会显得格格不入,影响社交。
只学习,不玩耍,聪明的孩子会变傻。这句西方的谚语十分有道理。
3
我鼓励孩子上课时,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保持充沛的体力和精力,下课后就好好休息,才能在下一节课继续保持专注。
因为,敢于举手发言的孩子,是有勇气的;马上举手发言的孩子,大脑反应能力和语言组织能力是活跃的。
积极参与课堂的孩子,可以找到自我存在感和自信,能够更好地融入到集体生活中,不至于“不合群”。
这样的孩子在以后遇到机会时,通常敢于表现自己,抓住每一次机会,从而慢慢走向成功。
然而,我记得闺蜜跟我聊起过她上学那会儿,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家长逼迫她不停地学,导致孩子精力不足,成绩下降,接着家长变本加厉地逼迫她学习……
所以,每天送孩子去学校的路上,不防鼓励一句:“上课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下课记得好好玩耍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