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简介
于丹:著名文化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著名电视策划人,被誉为中国电视业的“军师”。同时也是古典文化的普及传播者。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文化视点》等栏目,通过《论语心得》《庄子心得》等系列讲座普及、传播传统文化。先后在我国内地、港台地区,及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国家地区进行千余场传统文化讲座,得到广泛的好评。著有《于丹“论语”心得》、《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感悟》,《于丹趣品人生》等,其中《于丹“论语”心得》一书获得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的版权金奖,国内累计销量已达600余万册,多次再版,已被译为30余种文字在各国发行,短期内国外销量已近40万册。
导读
10月1日至6日,BTV文艺频道《文化之约》栏目与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合力推出国庆特别节目《名人大讲堂》。10月4日,节目迎来了著名文化学者于丹。她结合自身的读书感受以及历史名人的故事,与现场观众探讨了《读书阅世养心明德》这一主题。借助于孟子的名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于丹讲读书的终极目的是“完成了对生命的成全”。
于丹结合自身的读书感受以及历史名人的故事,与现场观众探讨了《读书阅世 养心明德》这一主题。她在节目中强调“文化文化,文而化之”,她从“文化”的本义阐释了“死读书”变为“真学问”的必要性,认为伟大的知识分子“一定不是在象牙塔里面守着拿点奶酪自恋的人,他们是心怀天下,行动着的知识分子”。通过明朝大哲学家王阳明在官场失意与得意的故事,于丹表示“阅读是人最悲苦的时候有拯救自己的信念和力量”,是一个人“穿越所有的坎坷迎来自己的人生光明”。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大家走进10月4日10:15分BTV文艺频道(歌华有线22频道或622频道)播出的《文化之约》特别节目《名家大讲堂之读书阅世 养心明德》,听于丹讲述如何“通过书山走向真自我”。
《文化之约》国庆特别节目《名人大讲堂》之于丹访谈笔录:
于丹解读孟子四端说:“学是非是我们的一个终极目的”
在我看来,读书是我们阅读这个世界的一个基础,人怎么了解世象人心呢?书积累的多了,自然就有了逻辑,而读书阅世都不仅仅是功利地为了一个知识,最后是为了养心明德。我把读书这件事,简单的分成读有用的书和貌似无用的书。读有用的书是为知识,而那些貌似无用的书恰恰是为了人的成长。读有用的书,比如说小孩子都是要读奥数的,它给他一个基础的逻辑思维,让他以后可能会用得到。但是我想说,真正读书的人,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什么时候我们在一个急匆匆行进的时代中,少一点急功近利的心,多一点从容的超乎功利的爱呢?我想要从读书开始。爱一些开卷有意的闲书,因为闲书里其实有人生,它才真正是我说养心的东西,而读得多了,它也能够明德,让你知道什么才叫是非。我认为学是非这件事情会是我们的一个终极目的,因为中国从孟夫子开始就说过,人心有四端犹如有四体。这四端是什么呢?就是仁义礼智。他说你如果拥有了并且不断地充实、滋养着这四端,那么足以保天下。而人要是没有仁义礼智,不足以侍父母。这么重要的事情都是什么呢?他说,恻隐之心,人之端也。人见了别人家有悲苦的事情,自然要伸手帮个忙,有同情心,这就是仁爱的开端。修恶之心,义之端也。人得知道廉耻,国有四为礼义廉耻,这一辈子不犯错不可能,人能认错比不犯错重要,人会改错,比能认错更重要,而这种羞恶之心就是从小要有的,我们做家长的可以想一想,一个孩子四岁的时候他要做错了事,能够站出来说对不起我错了,所有的大人都会挑大拇指夸他是一个能担当的好孩子,但假如四十岁这个人做错了事,还在推卸责任、狡辩、蒙过是非,那么还有谁去真正尊敬他呢?所以我说,礼义廉耻要从小时候开始,有羞恶之心就是大义之端。第三句话叫做,辞让之心,礼之端也。什么事情跟人有个礼让。中国人过去都有这个礼让,我们去背背《弟子规》,如果长者是站着的,孩子是不能坐着的,孩子正坐着,大人进来,孩子要起身;长者问的时候,必须要回答。《弟子规》说吾与我不分明,不能说谁,我啊,我是谁啊,回答我是谁,这是不礼貌的,必须要报上名来,是谁谁谁,人家才知道是谁。然后,入虚室如有人,屋里没人你也得轻手轻脚的,执虚器如执盈,捧着一个空碗、空杯子,也不能吊儿郎当的,你就如同它里面有水一样,恭恭敬敬的。中国人原来教小孩子的东西,都是有恭敬辞让之心的,什么时候我们变成了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呀,现在教孩子就是不懂竞争、不会表现自己,你就没前途。争这个字怎么写的?大家看上面,这个点是一只手,下面这块也是一只手,中间这原来像不像一个月亮的月,过去肉月旁,就相当于一块肉,古代物质贫瘠的时候,一块肉搁那儿上面一只手拽着,下面一只手拽着,两只手在那儿撕,撕扯不开,这个字就是争。争就是两种力量在抢一样东西,竞过去不是这一个字,是并着的两个,现在竞争的竞,它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两个人在比赛,所以竞争这个词真是充满了争斗。这个时代什么是真正的竞争?人这一辈子真能争的,最大的敌人、一生的敌人,是自己的心气,就是是不是自己没出息了、懈怠了,而你的心怎么能一生有志呢?那就要养心明德!养心是给自己动力,明德是给自己准则。一个人有准则、有动力,你才能一生跟自己的心去争,而不是和别人去斗。从侧隐之心、从羞恶之心、从辞让之心、说到最后一心。什么叫做智慧?大智慧是什么心呢?孟夫子说是非之心,志之端也。人这一生最重要的是明辨是非,用咱老百姓的话说得知道好歹吧,不能人不明是非吧。我们看看今天可以说有好多争论的话题,其实在我们这个民族传统的道德共识以下,大家不觉得有些话题不该讨论吗?比如说儿女应不应该赡养父母,我们今天孝还有没有意义,大家都见过这样的讨论。这件事真的需要讨论吗?我们怎么从来没见到媒体上说,提倡天下父母一定要善待自己的孩子,很少有这么来提倡的吧?因为父母认为爱孩子是人的本能,那孩子爱父母难道是需要公共提倡的美德吗?它同样是生命的本能啊!所以你看看,中国写的这个孝字,上面我们叫老字头吧,下面就是个子,所以孝的本意是什么?子承老也。这个你要画个画,就是一个孩子,在下面扶着老人的胳膊,孝为什么百善为先,论心不论迹,就是因为不在于你花多少钱,给父母买房子置地,而是你真正用心扶持着他,用行动去体现你的孝心。所有这些过去都是我们的价值默契,我不敢说在这个文明时代里城里人读书多了,就一定比我们原来的中国农民明辨是非。大家想一想,一个目不识丁的农村孩子走在自己的村里,小路上见到长辈,如果他敢不打招呼,他父亲可能一个嘴巴就扇过去了,你这见了大爷不打招呼吗?见了爷爷你不让路吗?因为中国人是伦理为根基的社会,我们在伦理关系中重视人跟人的这种礼貌辞让,这是天大的事情,它是维系着我们社会的纲常。所以,我说中国人得明辨是非。这件事情其实跟我们现在学专业知识无关,因为中国的农民并没有读那么多的书,但是他们阅世他们传承一些价值共识,这就是我说死书本里面要读些灵活的杂书,而除书之外还要阅世,然后才能够养起来心。
于丹眼中的文化:“文化文化是文而化之,没了这个化字,文只不过就是死文明而已”
我们最怕的就是书呆子,在今天其实这是一个要警醒大家的话题,我们的家里都有一些从早到晚上各种课外班的孩子,全家在为他让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你只要念好书,就是咱们家的功臣,大伙一切时间表跟着你走,这是应该的。这真的就是应该的吗?我们教出来的孩子读了一堆书,没有化进心里,他会有是非的标准吗?什么是文化?我们在今天这么说文化,我还是想说说,文化最早的本意,就是周易上的那句话,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中国人是活在春夏秋冬四季农时中的,中国人过的节日其实就是咱们的节气,人是跟着节序入流的。怎么能不看节气呢?大家看,昨天和今天北京的阳光和前几天突然就不同了?为什么变的这么清清亮亮?秋天来了,时节不撒谎,千古恒常啊,所以人能不观天时吗?看了这样的天时,就知道秋燥起了,然后早晚天凉了要加减衣裳了,那这就叫观乎天文以察时变,察醒时节的变化。第二个坐标是什么?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我们还要观察人世间的百态。现在出什么案件了?流行什么时尚了?孩子们在唱什么歌了?最好的保健食品是什么?然后人的通讯方式又怎么改变了?所有这些都叫人文,观察了以后赶时髦,就一定是弄潮儿吗?这里面还有一点,就是判断是非。跟对了的事情是进步的力量,跟错了的时候就搅乱了自己的是非,所以要观察了。人文以后凝聚价值,化育人心、化成天下,文化文化是文而化之,没了这个化字,文只不过就是死文明而已。我们总说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卷帙浩繁,但是我们想过,用今天自己的生命真正去让它活起来,化进自己的生命道德中吗?如果文而不化,算是爱读书吗?所以怎么样,让文化进自己,这就是我说把读书跟阅世连起来,看看书本是不是能够成全人的一生。
于丹分享故事:“王阳明是读书人最好的楷模”
我跟大家分享一个人的故事,就是王阳明。今天我只从一个角度讲这个人,就是一个读书人。在他生命中历尽万千坎坷的时候,读书给了他什么样的生命信念,一个人怎么样穿越所有的坎坷,迎来自己的人生光明。1472年大明王朝风雨飘摇的时候,他生在浙江余姚一个奉儒守官的人家里,他11岁问他的私塾先生什么才是天下第一等士,这句话相当于今天咱们关于生命意义的一个终极追问,就是什么是世上最重要的。老师说,读书啊!像你父亲这样考状元。小孩子说,我以为不然。老师说,那你说什么是第一等士?他说,天下第一等士乃是做圣贤。这是11岁孩子说的话,相当于咱们现在的小学五年级吧,我们现在小学五年级你问他什么是你的理想,有的孩子想当科学家,有的孩子想从政,有的孩子经商做大老板,这是理想吗?可以说,这是一个目标。人设定的目标要靠世界成全,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世界不给你,那个机遇你做不了。但是什么才是真正的理想呢?就是不管世界怎么改变,我内心一念已定,我这一生不离不弃。
这个叫王守仁的孩子读到十三、四岁的时候,其实他已经博览群书了,这个时候他亲生母亲去世了,继母对他不好,所以他就开始跟着一帮武将到处游荡,出了居庸关、出了山海关,一个虚岁十五的少年慨然有经略四方之志,就开始想做武将了,想要大定天下。大人聊天吃完的果核,这个孩子据果核为阵,拿所有的果核在那排兵布阵,迷兵法。到17岁去江西娶亲的时候,误入一个道观,一下就坐在那里,跟道士学上导引术了,弄得老丈人家找不着新郎官,满山地找才跟他找出来。大家想想看,一个人血要很热、眼要很冷,才能够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心要热、血要烫,这个人有正义,有慈悲、眼要冷,他才能有判断,有是非、有分析,怕就怕什么事眼都热,预见什么苦难心都冷,人就完了。好在王守仁在一个浊世里心太热了,所以儒道释各家包括兵法什么都喜欢,18岁考中了举人,再往上考进士,以他的才华那应该就一两年的事情,但是屡试不第,一考十年,这个世界对他的蹉跎开始了。王守仁的名言是世人以不第为耻,我以不第动心为耻。大家认为考不上丢人,我认为考不上这个人就抬不起头来见不得人,自个儿就不念书了,那才真丢人。不第有什么,我不动心,我继续念我的书,这十年磨一剑,他是何等学养。所以到他28岁那一年考试,王守仁中了二甲进士第七名,这个排名还是很靠前的,所以他是入北京来做官。今天我学生里老有人说,哎哟,生不逢时,我说你们谁能有王守仁生不逢时?历史上的生不逢时,有谁像王守仁遇见的那接近天灾,老皇上去世,继位的是不到15岁的小皇上朱厚燳,这个孩子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明武宗,贪玩误事的这么一个孩子。你说赶上这么个皇上,有为之士能怎么样?你可哪天盼到他明白事、长大啊。所以,大权旁落在大太监刘瑾手里,这就是咱们现在影视作品说锦衣卫当道、东西厂横行的那个时候,而王守仁就在他最好的年华遇到了最坏的时代,当时文武百官都被刘瑾纷纷下狱了,有个高官戴铣上书弹劾刘瑾,要营救这些个正义的官员,那这个折子直接就到刘瑾手里。你哪弹劾得了他呀?他把戴铣也给免官了。这么一弄,大家知道万马齐喑,不能再说话了。但是,年轻的、人微言轻的王守仁,他的信念就是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也是孟子的观点。道义在的地方,就是千军万马,我还是要去。所以,他上书营救戴铣。这件事情直接惹火了刘瑾,不仅官职一免到底,而且当廷廷杖四十,这四十大板把一个江南的才子打的奄奄一息,半条命啊,然后我还要发配你,发配到哪儿呢?就是夜郎国,现在的贵州省修文县龙场驿,就是换马的驿站。那驿站几个人呢?王守仁算在内,一共11个人。多少马呢?23匹马。你就去那儿吧,你就管那驿站,这对他是多大的蹉跎呀。我因为追慕王守仁,我曾经沿着他的路线走了一下,我也到了修文,我去看看他住的那几个山洞,那真就是个洞啊,里面冷冰冰、坑坑洼洼,流着水,但是大家知道他住的洞都叫什么名字?他当卧室的那个山洞叫做阳明小洞天,多美啊,心中别有洞天。我最感动的是在高高的龙岗之上,低处叫龙场,高处山岗叫龙岗,它有一个山洞,叫做龙岗书院。你能想象一个书生,把四壁空空的一个山洞变成了一座书院,所以他在那儿有著名的《教条示龙场诸生》,给这些喂马的人照样讲学。讲的是什么,讲的是份良知,你可以不会读书,但是人得明白是非,人得有信念才能活下去。所以,那里是他的书院。没有他37岁这个书院哪有后来举世闻名的阳明书院呢?所以他是从一个山洞开始的,这就是一个做圣贤的人信念的力量。所以我其实真的是想说,让我们现在的孩子念书,念出点信念的力量来,这是能救人的,不是为了这个孩子找工作,是为了这个孩子有一天倒霉的时候,亲爹亲妈、爷爷奶奶都疼不了、帮不上的时候,他的内心还有救自己的力量。到王守仁46岁这年,又遇到一件大事。他得罪了张忠、许泰这样一批大太监,王守仁一看,全身自保吧。赶紧自己这回是自己辞了所有官,我回家好不好。正好回家第二年父亲王华去世,对世界说,我守孝好不好,我不出来了行不行?46岁。我们今天想想,一个男人经历智慧、才华,几乎登峰造极的时候,回家闭门不出。在山阴会稽筑阳明书院史称阳明先生,这个时候他是个武官啊,平定天下的人啊,这个时候他没抱怨、不说冤屈,守着他的学问一守七年。这七年中,天下书生云集山阴会稽,就是现在的浙江绍兴,阳明书院成为天下讲学圣地。而在这里,就是用今天的词叫被边缘化这么一个人,他能够用他的良知推行他的知行合一,他要用知识化为行动去改变世界。所以最后他把中国的心血打通了,他真正是中国说明白了格物致知的那个人,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我们今天一听都能明白,这话说的多明白。一个小婴儿是无善无恶的,这是心的本体,人进入社会有善有恶,意念之动开始有这个观念了。但是你得知善知恶,不能被恶裹挟着,能挣钱啥都干,咱们敢不,知善知恶吗?知善知恶是良知,但知道了就行了吗?你得去行动!为善去恶是格物,这就叫知行合一。
王守仁的故事我们可以给孩子们讲讲,当一个人生不逢时的时候,信念与学问不仅成全了自己,还让他成就了千年万代的中国文化,并且托住了他当时的风雨江山,这个人还不是读书最好的楷模吗?
于丹寄语:“通过书山走向真自我”
我想说的读书真的是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读出一份快乐,读出来一点自己对它的依赖,读出来一种判断。中国的四书《中庸》里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五个阶段。第一就叫博学之,广博的读,开卷有益这事,见到什么你都念念难道不好吗。我发现小孩读书无禁忌,因为什么都好玩,所以好多家长愁眉苦脸地问我,于老师得怎么能让孩子爱念书啊,要我说你要让孩子觉得念书是游戏,哪个孩子不爱游戏啊,他天然的就爱了,你尊重了他他就爱念书了。
博学就够吗?大家看看现在手机微信上一天到晚有多少东西,光广博就够吗,得分辨,所以博学之第二句叫审问之。你得像审犯人那样去审问这些知识到底这里哪些是伪信息,有什么观点是伪命题,不被伪命题绑架这个人才是自由的。
审问完就够了吗?不行,慎思之,走走脑子问完了还得想想,就算是这个观点你觉得它是对的,还得想想它对在哪。今天有多少谣言呢,说这个不好那个不是了,你也想想这个事它成立吗,这事就对吗,得慎思。
慎思完了第四步是明辩之,想完了再把它拿出来分辨一下我留下什么,人去伪存真去粗取精以后,真留下东西是很少的。
留下了就要走第五步笃行之,我笃定不移地去执行它,认定的事情我就按照这个路子一直做下去,所以知行合一,读书是为了去做。我一直觉得读书这件事情是我们在一个仓皇不定的判断中,让我们内心拥有透彻的理性、清明的途径,是我们在处处判断中能够去伪存真的标准,是我们有很多坎坷艰难的人生里得大快乐大自由的依据,它是使我们通过书山,走向真自我的那条路。
聆听名家心语,学习生活大智慧。更多内容,敬请关注10月4日10:15分BTV文艺频道(歌华有线22频道或622频道)播出的《文化之约》名家大讲堂系列之《于丹——读书阅世、养心明德》!
获取更多文艺精粹,敬请关注“BTV文艺频道”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