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舟 文
最近一段时间“凤凰男”又成了热词,尘嚣其上。现代文学史上也有个根红苗正的凤凰男,“沈从文,年二十岁,学生,湖南凤凰县人,便开始进到一个使我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学那永远学不尽的人生了。”这是《从文自传》收笔的话,落笔这一刻,这个凤凰人算是正式投身到一座大城中,风帆浩荡,于此安身立命,即便屡有辗转。由此留下佳话,书写传奇。
自卑
刨去籍贯的调侃,按照百度百科解释,沈从文依然是不折不扣的凤凰男,百度百科上给凤凰男下了这样的定义:“凤凰男是‘鸡窝里飞出来的金凤凰’,虽然离开农村自然的生活环境,但是仍然保留许多农村的朴素观念和传统思想,当他们选择了身边的城市女子,并和她们携手走入婚姻殿堂,一部分夫妇许多观念上有时会有不同,大多数家庭冲突不断。”沈张姻缘,肇始于情书,在上海中国公学的课堂上,蹩脚先生沈从文喜欢上了骄傲学生张兆和,当时的女学生有多骄傲呢?施蛰存文字中有过旁证,新式学堂刚刚兴起,学校里女生依然还是个珍奇动物,女生们就非常侧目,施蛰存回忆和丁玲同学,丁玲从来没正眼看过他这位,其时年轻先生很多,得风气之先的运动领袖也多,普通学生又如何被看得起呢?但是沈从文又有不同,沈到中国公学教书时,已为著名作家,他的一些代表作在这一时期已经创作完成,比如《萧萧》、《柏子》、《虎雏》一类,只是传世之作《边城》,仍需契机来完成。张兆和二姐张允和的文字里,就写到张对沈的初印象“不过是个写小说的”况且这个写小说的第一次讲课,紧张地说不出话,“上下相互在沉默中受窘,”在黑板上老老实实写了几个大字“见你们人多,我怕了!”学生张兆和对此印象深刻,老太太年近九旬时接受采访,讲到这一幕,仍然难掩笑意,这位老师当真不让学生崇拜。
这位先生自己对教书生活也十分不满意,在写给友人王际真的越洋书信中,一再表达青春逝去的困苦,性的苦闷,以及新式文学不被看重,心上所承受的重压。一个小学都没念完的人走上了大学讲台,俨然一个奇迹,只是这奇迹并不能使他骄傲,带给他的只有自卑,学生让他作演讲,让他揭示文学秘密,他只想告他们挥霍青春,去恋爱,去阅历,而不靠一本文学理论书来空而论道,学生的热情,只让他觉得是嘲讽,是希望他出丑,他在回家电车上默默地哭。既然劝学生去恋爱,这位三十出头的先生自然动了这个念头,这一时期发表的《不死日记》里,他仿佛移植了郁达夫的苦闷,沉浸在自渎痛恨中。思想如此困顿,行动上就有所表现,他陷入了对张兆和的单恋,一封接一封地给张写情书。张绝不回应,自然加重了他的痛苦,既然在给王际真书信里写到哭泣,他不知因此落泪几次,真是那个时代的有趣处,沈仅仅和王际真见了一面,就可以这样毫无顾忌,他们再见面已经是半个世纪以后的1980年。王后来成为哥伦比亚大学中文系的奠基者,也是最早的《红楼梦》英译者。
当时的沈从文夸大了对环境的不适,以及心情的糟糕。校长胡适对他却有极高评价,胡适后来在日记里有所记述,胡适考虑中国大学文学系的创办问题应当兼顾三方面:“历史的;欣赏与批评的;创作的。”沈从文这个小学没读完的作家之所以能被请入到大学教书,并不是胡适卖徐志摩引荐人情,实有他办学考虑,胡要打破中文系只重古文教学的风气。胡适写到“中公文风之盛,此风气皆是陆侃如、冯沅君、沈从文、白薇诸人所开,从文在中公最受学生爱戴,久而不衰”。沈在中国公学不到两年时间,久而不衰,实在是很高评价了。从实绩看也如此,何其芳、李连萃、高植、刘宇诸人走上文坛,离不开沈的推介,沈总是热心帮助学生修改习作,推荐发表,高植后来翻译了《战争与和平》,包括著名历史学家罗尔纲,也是因沈从文引荐才投身胡适门下,以及后来在中国历史上无法略过的吴晗,吴在史学路的选择上,受过沈氏指引。另有八卦,吴晗也给张兆和写过情书。大概在这同时,沈也受暨南大学邀请兼任了中国小说史的课程,如沈所述不堪,显然不会受欢迎。
沈在多年后,才能够客观评价自己教书的起始生涯,在体力和精神崩溃之际,教职给了他稳定收入,得以养家,另外也因为教书,他才有时间系统学习,并不断尝试各种写法,完善写作技巧。更为重要的,他在上海中国公学认识了和他相伴一生的妻子张兆和。
情书
沈从文开始给张兆和写情书大概是1930年2月,也就是他从教的第二个学期,张只默默接受轰炸,却不回应,甚至还给这些书信编了序号:青蛙一号、青蛙二号……青蛙十三号。沈在给王际真的书信中,宣泄苦闷:“我在此爱上了一个并不体面的学生,好像是为了别人的聪明,我把一切做人的常态的秩序全毁了。在各方面去找那向自己解剖的机会,总似乎我能给这女人的幸福,是任何人所不能给的,我所牺牲可以说是一种奢侈,但所望,就只是这年青聪明女人多懂我一点……我的世界总仍然是《龙朱》、《夫妇》、《参军》等等。我太熟习那些鱼都市相远的事情了,我知道另一个世界的事情太多,目下所处的世界,同我却远离了。我总觉得我是从农场培养出来的人,到这不相称的空气里不会过好日子,无一样性情适合于都市这一时代的规则,缺处总是不能满足,这不调和的冲突,使我苦恼到死为止,我这时就仿佛看到我一部分生命的腐烂。”这段话简直就是凤凰男的宣言,沈一生自命乡下人,不在于自贬,而是自辩。所以他笔下的乡村,总是明丽充满人情味的,人一到都市,就那么多龌龊、龃龉和不堪。如果说沈从文作品中的现代性对抗表达,往大处说是从古旧文化、原乡中寻求庇护,往小里讲简直就是凤凰男心理投射,现代都市实在给他太多压迫。《边城》里,傩送二佬要去给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情歌,沈从文给张兆和写了四年旷日持久的情书,小说故事何尝不是作家自况呢?
终于,苦闷老师因追求不得,向校长吐露了离开学校的打算,校长开明,自告奋勇劝他留下,表示如果张兆和是因家庭原因拒绝的话,愿帮解决。张兆和的日记里则写道:“又接到一封没有署名的s先生的来信。没头没脑的,真叫人难受!”校长尚未做媒,学生先来反映先生追求,张向胡适谈了自己对沈从文追求的态度,胡建议张写信给沈表明态度。同时,胡写信给沈,谈了看法:“我的观察是,这个女人不能了解你,更不能了解你的爱,你错用情了……此人年太轻,生活经验太少,故把一切对她表示爱情的人都看作‘他们’一类,故能拒人自喜。你也不过是‘个个人’之一而已……你千万要挣扎,不要让一个小女子夸口说她曾碎了沈从文的心。”胡适的判断有些是准确的,在后来的生活中,张确实并不能理解沈,彭子冈访问记里曾戏称张兆和不像苏州小姐,沈却像《浮生六记》中人物。作为一个艺术家,沈实在不够现实了些,比如面对时代政治,他文艺观的遵循,张不能理解,生活上,沈急公好义,为了帮助卞之琳出诗集,当掉未婚妻的戒指,这样的事做多了,以至于张说他打肿脸充胖子,他的美德被spoil了。张兆和祖上是淮军将领,家室巨富,张父兴办学校,很是开明。沈祖父虽为湘军大员,但到沈父一辈家道中落,沈为之挣扎,13岁即从军流徙湘西,二人家境和成长背景实在天差地远。难能可贵的是相守一生,只是其中多少委屈,不为外人道及。
▶凤凰吊脚楼
幸福
沈张婚姻的幸福或不幸,在《从文家书》后记中,由张兆和第一次提了出来:“……从文同我相处,这一生,究竟是幸福还是不幸?得不到回答。我不理解他,不完全理解他。后来逐渐有了些理解,但是,真正懂得他的为人,懂得他一生承受的重压,是在整理编选他遗稿的现在。过去不知道的,现在知道了;过去不明白的,现在明白了。……越是从烂纸堆里翻到他越多的著作,哪怕是零散的,有头无尾,有尾无头的,就越觉斯人可贵。太晚了!为什么在他有生之年,不能发掘他,理解他,从各方面去帮助他,反而有那么多的矛盾得不到解决!悔之晚矣。”张的自省,让人动容,以沈不事生计,过分幻想的劲头,没有张这样的掌舵人,还不知什么样子。
作家李辉有过精彩评判:“我认为沈从文、张兆和他们一生的婚姻和爱情,从整体来讲是一个非常美丽的故事。这是肯定的。……他们互相之间的思想倾向,对生活的看法,对文学的态度可能有不同的一面。但对沈从文的文学创作,张兆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有时是决定性作用。没有张兆和,可以说就没有《湘行散记》,没有《边城》,包括《从文家书》等……虽然他们之间曾经有过一些矛盾,甚至有一次风波,但最终没有影响他们婚姻,他们一生就这样一起走过来了。 ”
▶青岛大学宿舍
孤独
伟大作家注定是孤独的,不仅孤独于时代,也孤独于亲人。《从文小说习作选》后记中,沈委婉地告诉读者:“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素照例那作品背后的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对于沈张的婚姻,我不来渲染甜蜜,自也不希望夸大其中矛盾,但一辈子相扶将总是难得的,特别是经历中国巨大时代变动的家庭,自戕而亡的大多源于后院起火。张能陪着沈担惊受怕,吃尽苦头,何其不易。
一直以来,沈从文的情书被人称道,我一直有所感:其实相爱的人不需要情书,只有爱而不得才需要,无论是生离的《钗头凤》,还是死别的《与妻决别书》,远离才有了情书的必要,至于追求更是处于未知境地,终究《情书》就像雪皑皑茫茫一片,藤井树的青春,那个藤井树不曾参与,这个藤井树的青春,却因那个藤井树而光亮。写信是件折磨人的事,表达感情是件难言的事,它永远比不上相视一笑,比不上一句温馨话,比不上结结实实拥抱……
▶苏州九如巷
在写信路上傻瓜们前赴后继,越挫越勇,也博不得局中人一笑,却给旁人温馨,给历史留下佳话,局中人多年后才能感念这段别人书信里的青春。1937年12月14日,张兆和致信沈从文,信中谈到,“苏州家屋毁于炮火”,“有两件东西毁了是叫我非常难过的。一是大大的相片,一是婚前你给我的信札,包括第一封你亲手交给我的到住在北京公寓为止的全部,即所谓的情书也者,那些信是我俩生活最有意义的记载,也是将来数百年后人家研究你最好的史料,多美丽,多精彩,多凄凉,多丰富的情感生活记录,一下子全完了,全沦为灰烬!多么无可挽救的损失啊!”“为这些东西的毁去我非常难过,因为这是不可再得的,我们的青春,哀乐,统统在里面,不能第二次再来的!”这些是沈张情书最后去向的最直接交代。好在沈从文用书信争取到一份感情,一场人生,一段传奇。
▶北京寓所
Ps:为应景,写此篇,成文仓促,较为散乱,因手边材料不多,很多引文仅凭记忆,并非原话,很多话也没有写出。沈氏书信绝不是4000字可道尽的,《沈从文全集》书信卷计9卷,足有1500封,几乎都是“三三专利读物”。这篇文字里情书仅指追求时情书,实际上《湘行书简》也是最好情书,其中既有个人情感,又有家国历史静观,绝不是《爱眉小札》一类可比。最近,凤凰男正惹争议,我的看法是,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爱可笃定,可真挚,不够爱,趁早离开,不必指责。人生很长,世事难料,前辈相伴和不舍,总该学习和赞颂。一个美丽故事,心有准备,总有波折,相伴相守,并不容易,唯有珍惜。五年级看《射雕英雄传》时,会感动于那首《山坡羊》,“生,我背着你,死,我背着你。”不成器,现在仍感动,死心眼至此。
2016年2月14日 夜
附:
一个白日带走了一点青春,
日子虽不能毁坏我印象里你所给我的光明,
却慢慢的使我不同了。
一个女子在诗人的诗中,
永远不会老去,
但诗人他自己却老去了。
我想到这些,
我十分忧郁了。
生命是太脆薄的一种东西,
并不比一株花更经得住年月风雨,
用对自然倾心的眼,
反观人生。
使我不能不觉得热情的可珍,
而看重人与人凑巧的藤葛。
在同一人事上,
第二次的凑巧是不会有的。
我生平只看过一回满月。
我也安慰自己过,
我说:
我行过许多地方的桥,
看过许多次数的云,
喝过许多种类的酒,
却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
观球胡扯不睡觉……谈书论影克舟的自留地我夜眠迟微信号:nightsleeplate